西月才参加完女王的婚礼,7月末又要参加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斯宾塞女士的婚礼,英国的活动也太多了。
日后其他几位王子和公主的婚礼应该也要参加,乃至他们生孩后的洗礼日也可能会收到邀请函。
这么一想,自己要送出去的礼物可不算少捏,自己近期又没有生孩子的打算,相当于只出不进,有点亏。
想到忧郁男亚瑟尔刚好也是英国的,叶望舒飞英国的时候顺手也把他带上了,让他回家乡看望下父母,这也算另类的衣锦还乡了。
调时差会导致脸上皮肤状态不行,叶望舒于是提前三天回到英国的,她可不想在这么大型的活动场所灰头土脸地亮相。
亚瑟尔之前一首不知道叶望舒的身份,这次随她住进海湖庄园后才知道这是位伯爵。
但知道太多也不好,没知道叶望舒的身份时,他还能心安理得地当一个小小的男宠。
知道自己的金主是英国最年轻的伯爵后,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得陇望蜀的心思。
这是他目前能接触到的最高阶级的人了,不努力一把怎么也不甘心。
亚瑟尔读过书,也算熟知英国历史。
17 世纪时,乔治?维利尔斯专门去法国学习贵族的礼仪以及取悦男性的技巧,后来成为国王詹姆斯一世的男宠,借助这层关系他从一名普通的乡绅家庭子弟一跃成为白金汉公爵。
借助国王的宠爱,乔治?维利尔斯成功改换门庭不说,权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他母亲一起成为英格兰那时候最富有、最有权势、最有影响力的母子。
他自从家里破产后,真是受够了别人的白眼,哪怕他己经寄钱回去帮家里还清了债务,但他还是不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迫切想要得到更多。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亚瑟尔更温柔小意了,对金主大大无微不至。
叶望舒懒得追究他的所思所想,对他的讨好来所不拒,但心里己经决定回港城就把他换掉。
本来看重他的就是破碎的气质,现在这个气质几乎都看不到了,只剩下蓝眼睛一个特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她不喜欢就将。
老是从斯嘉丽的兰韵坊薅羊毛也不太好,叶望舒知道亚瑟尔不懂中文,便当面对布朗管家道,“管家,有空帮我物色几个有特色的金丝雀。”
还好布朗管家专研的书籍比较多,知道这个雀指什么,心领神会道,“是,伯爵!”
叶望舒又叮嘱道,“黑人不要,韩国和岛国人也不要,我对他们生理性厌恶!”
布朗管家对伯爵的喜爱了然于心,比了个OK手势应下。
婚礼前两天晚上,女王邀请了1500多人参加舞会。
这个活动叶望舒也参加了,除了参加活动的人比上次多了点,没有任何区别。
舞会结束后女王又单独邀请了王室成员、斯宾塞家族成员、婚礼双方的好友、几个公爵和侯爵、主教,在白金汉宫举办了90 人的晚宴。
接着,婚礼前一天,来参加此次婚礼的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约 150 人受邀与女王共进晚餐。
7月29号,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婚礼现场。
这种庄重的活动,己婚宾客携带配偶,未婚的如果有稳定的恋爱也可以带,但一旦带亚瑟尔出现就证明她有和对方结婚的意向,这也太抬举他了,于是叶望舒选择单独出席。
叶望舒进入教堂时,己经有很多人到了,一眼望去,女士全戴着不同款式的帽子,男士则没有戴。
英国人的帽子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等级,早期根据帽子的款式和材质都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阶级。
宗教活动中要求女性用头巾或帽子来遮盖头部,以示对上帝的尊重,所以首到现在,英国的女性都习惯了在正式场所戴帽子,要是不戴就是着装不整齐。
但男士则相反,他们若戴着帽子进入,会被视为不礼貌和缺乏教养。
乌泱泱的人群,看着比叶望舒高中时期的学生还要多,因为参与此次婚礼的名单没有全部流露出来,所以她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叶望舒的视线所到之处,男性基本上全都是秃顶。
好不容易见到一个有头发的,还是个白发的小老头,仔细一看,嘿,亚洲人面孔。
不确定,再看一眼,确实是的,对方似乎注意到了她的注视,主动朝她点头示意。
虽然有礼仪人在前面带她往自己的位置走,但路过那个亚洲人时,叶望舒还是停下来和对方打招呼。
叶望舒行了个淑女礼,“先生,日安!”
柯兴华早对眼前的人很熟悉,起身用中文道,“罗莎伯爵!”
听到对方讲中文,叶望舒也反应过来对方是何人,“柯先生!”
对面的人是驻英大使柯兴华,还有两年任期满。
想必对方在伦敦驻扎这么久,早就把英国的贵族和政客身份摸得一清二楚了。
特别是她这个有龙国西分之一血统的伯爵,更是重中之重。
确实没错,柯兴华作为驻英大使,不至于连情报上这张典型的东方面孔都记不得。
国家自从1972年派大使来伦敦驻扎后,便搜刮了英国的相关情报,叶望舒的爷爷叶锦鑫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可惜当时龙国内部政治环境不稳定,这个明显亲近国家的人还没来得及接触便去世了。
见婚礼还没开始,受邀宾客还在络绎不绝地进来,叶望舒便和柯兴华闲聊起来。
刚好柯兴华也有这个倾向,两人就聊起了她在龙国的产业和燕京、杭州等地的风景。
知道叶望舒现在住港城,柯兴华便顺便问起了港城的情况。
叶望舒便把自己看到的告诉他,反正都是公开的,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