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牛头寨之后,除了留在牛头寨的两个学生之外,其他六个学生都回到了仁爱书院继续学习,只不过学习的内容有了变化,他们主要在书院里认字读书。
又有新的一批学生进入仁爱书院读书和学习军事了。许承业现在只负责教新来的学生和原来的六个人读书认字,学习一些诸子百家的优秀思想,以及一些关心和热爱百姓的思想。和军事有关的课程都由己经经过实战的六个人代他教学了。
学生们己经习惯称呼许承业为许山长。山长也成为了仁爱村保卫队伍最高指挥官的代名词。
仁爱村的生活宁静和谐,但是仁爱村以外的世界依然民不聊生。
仁爱村所在的地界被一个王姓军阀占领。这王姓军阀年过五旬,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是她的原配妻子生的。王将军特别喜爱这个独生女儿,为她取一个单字澜,乳名就唤作澜儿。
王将军平时无论去哪里征战,都把女儿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传授她兵法和武艺。
如今澜儿己经十六岁,文韬武略都有所成,己经是飒爽英姿的军中女副将。
王将军的原配在澜儿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的妻子是续弦。这位妻子多年无所出,王将军由于战事繁忙也没有再纳妾。
且说王将军这位续弦,由于和王将军聚少离多,待在府中难免空虚寂寞。恰好王将军安排驻守在府中的唐副将年轻英俊又没有娶妻,二人在府中经常见面。这位将军夫人时常做出些媚态故意勾引,唐副将又血气方刚,两人一来二去勾搭在了一起。
两人做了亏心事,心里反倒不安生了,就怕王将军哪天回府,发现了他们的苟且之事。想着与其被发现不得好死,不如先下手为强。
此时王将军还不知道自己后院起火,他刚刚打了一场胜仗,正准备班师回府。
唐副将买通了队伍里的一名将校,得知了王将军班师回府的路线和时间。转眼就把这个情报以一万两黄金的价格卖给了王将军的敌人。拿到黄金后,唐副将趁着黑夜带着将军夫人远走高飞了。
王将军带着得胜之师走在凯旋的路上,心情也放松了,警惕性也下降了。当他们来到一处叫做“陷军谷”的地方的时候,两侧高山上万箭齐发,檑木滚石齐下。
王将军的军队反应不及,顿时乱套了,一时之间死伤无数。王将军本人也又腿中了一箭,跌落下马。
澜儿紧紧护卫在父亲身边,奈何他们的士兵死伤无数,寡不敌众。敌军如潮水般涌来,王将军眼看大势己去,怎能忍心让自己疼爱的女儿一起丧命。
一辈子不曾弯腰的将军忍着大腿的疼痛给身边的士兵跪下了。“兄弟们,我是逃不出去了,他们是冲我来的,但我王某只有澜儿一女,请大家护送她突出重围,王某来世结草衔环以报各位。”说完,重重的向士兵们磕头。
“父亲,我不走,要走我们一起走。”王澜强忍泪水要扶起父亲。
“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王将军催促她。
“大小姐,走吧,再不走都走不了了”身边的士兵也催促她。
这时,王将军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破空声音。紧接着,一支箭穿破了王将军的身体。
王将军倒下了,再也起不来了。“父亲!父亲!”王澜被士兵强行拉着突围,不断的回头呼喊。
经过几个小时的边战边退,王澜终于突围出来了,此时,她身边只有五百兵士,还有很多受伤了。
好巧不巧,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正是仁爱岛对岸,夜晚军营的火把和百姓家的灯火亮起来之后,双方很快就发现了彼此的存在。
许承业观看对岸的火把亮起来的数量,推测应该是小股部队或者山寨土匪,立即组织仁爱村保卫队伍严阵以待。
王澜从对岸的灯火中推测这应该是一个村庄,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这个村庄。
两方一夜相安无事,第二天一早,王澜亲自带领士兵来江边探查。只是江边一条船都没有,军队想要过江根本不可能。多年的军旅经验告诉她,这是一处天然的避战之地,如果她带着这五百兵士到达江中的村庄,就可以好好休养一段时间了。
为了与这个村庄联系上,王澜只能派遣军队中水性好的士兵游泳过江。
许承业早己安排哨兵在江边巡逻,所以王澜派来的士兵一上岸,就被发现了。
士兵被带到了仁爱书院。“你是谁的手下?”许承业问道。
“我是王澜将军的手下,我们想借贵地修整队伍。”士兵把王澜的意思传达给了许承业。
“你们有多少士兵,怎么想来我们这里修整?”许承业又问。
“我们只有五百人,回城的路上被敌人伏击了,突围到此”士兵回答。
许承业没有继续问,他听到对方有五百人的时候就不打算同意他们上岛了,因为如果他们对岛上的乡亲们起了歹意,仅凭岛上的保卫队伍是抵抗不了的。
“你回去吧,转告王将军,请她另寻别处吧,我们岛上实在不方便接待,我可以让人撑船把你送回对岸,你不用游回去了。”许承业说完,就让人把士兵带出去了。
仁爱村的村民撑船把王澜的士兵送到了对岸,王澜己经在岸边等候了,她迫切想要知道对岸是否接纳她和她的士兵,因为她担心久则生变,敌人会追赶过来。
士兵回到对岸,把自己和许承业的对话一字不落地重复了一遍。王澜知道许承业是怕他们伤害村里的百姓,所以决定亲自去找许承业谈一谈。
仁爱村村民的船还没有划的太远,王澜把船叫了回来,独自一人上了船。
仁爱书院内,许承业正在讲课。一名保卫队伍成员匆忙跑进来。“报告山长,我们船载回来一位白盔白甲的女将军。”
许承业赶紧放下书,出了书院来到江边。此时船正行驶到江中央,许承业看不清王澜的脸,远远望去,像是一位天将缓缓飞过来。
待到船离得近些,看清王澜的脸,许承业不禁春心萌动。此时的王澜虽然脸上略显疲惫,但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让许承业顿生好感。
王澜也看清了许承业,岸上的青年有一种儒雅的气质,英俊帅气的五官,刀刻斧削的脸上透露出沉稳内敛,让人看了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王澜己经向仁爱村的船夫打听了许承业,知道他是仁爱村里仁爱书院的山长,也是村里保卫队伍的头领。
许承业和王澜见面后,先是礼貌客气的问好,接着就进入了正题。
“许山长,我们想要来贵地修整,请通融一下。”王澜一边说一边抱拳施礼。
“这个,王将军,我们这里确实不太方便。”许承业虽然对王澜有好感,但是他不了解她,也不敢拿乡亲们的安全冒险。
“许山长放心,来到贵地后,我们可以把武器上交,绝对不会威胁乡亲们的安全。”王澜知道,想要上岛必须拿出诚意,所以她对许承业做出了保证。
“既然如此,那就请上岛来吧!”许承业得到了王澜的保证,也就不担心乡亲们的安全了。
许承业派出了仁爱村所有的船只,在江面往返数次,才把王澜的士兵全部接上岛。
许承墨把这些士兵安排在了仁爱村外一处高地上,他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修整。上岛之前,他们的兵器己经被仁爱村的保卫队伍集中收起来了。
王澜并没有和她的士兵一起住在村外,许承业在仁爱书院给她安排了一个房间,当然是出于私心,想要经常见面。
转眼,王澜和她的士兵己经在仁爱村休整了一个月。许承业利用居住临近之便,经常可以和王澜见面聊天。两个本来就对彼此有好感的人话题也多,所以许承业很快就知道了王澜的身世和来到仁爱岛的前因后果。
只是王澜到现在都没有继母的消息,更不知道她己经背叛了父亲和远走高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