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清穿之四爷李侧福晋 > 第78章 技艺

第78章 技艺

看信封的厚度,和自己送回去的差不多,胤禛将蜡油揭下。

将信件取出来时带出来了一支玉簪,胤禛及时伸手接住,待看清就知道是自己送棠儿的。

自己经常送棠儿首饰,棠儿一首喜欢的还是这支海棠花簪,这些年都是经常戴着的。

将簪子轻轻放在桌面上,胤禛将信件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与自己相似的笔迹,只是神韵不足,笔力也稍微婉转了些,其他方面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看来这些日子棠儿练字的进步非常可观的,棠儿在书法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就是还差自己风格神韵的形成。

打量了一番棠儿的笔迹,胤禛这才将注意力放在内容上,看到棠儿写了自己离开之后做了什么,开始每日就孤孤单单的在棠黎院,后面逐渐找到自己想要做什么,开始静下心来练字。

胤禛见棠儿在信里只说快乐的或者是有趣的,不说自己的忧愁,就想到府里人汇报的动向,开始的棠儿几乎每天都呆呆的望着院门,后面逐渐才改善了许多。

胤禛透过信纸都能看到他的棠儿每日望着院门发呆的样子,对于自己却是报喜不报忧。

胤禛想着就有些心疼,棠儿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人,离开家人嫁给他之后又没有这么长时间的分开过,可能会极不适应吧。

往下看去胤禛就知道棠儿后面逐渐心情好的原因,灵昭和明珞还有弘暄,三个孩子长大了些,就更黏棠儿了。

孩子也开始减少奶嬷嬷的喂养,对于养孩子棠儿实在是没有经验,不仅仅是自己探索,还询问了太医和李夫人,最后和林嬷嬷商量之后才着手给孩子添辅食。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棠儿对孩子很上心对于信息的筛选也很谨慎,生怕有个万一孩子出现意外。

看到棠儿生动的描写孩子们的变化,胤禛觉得孩子好像在自己面前渐渐长大了一样,他突然想起来欧巴罗洲(欧洲)那边来的传教士曾经介绍过他们的一种绘画方法,可以明白清晰的记录人的样子就是画下来却没有意境,但对于记录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苏培盛,去那些传教士那里问问,他们谁会欧巴罗洲那边的一种绘画方法,可以画的和人眼中看到的分毫不差。”

胤禛吩咐身边站着的苏培盛,让他去打听打听,这些官府的传教士里面有没有会这项技艺的人。

“是,主子爷。”苏培盛应声,退下去打听了,他不知道主子爷为什么想要找会这样技艺的人,却知道做好主子爷吩咐的事就行了。

胤禛继续往下看信,讲述完孩子的事情,棠儿似乎犹豫了许久,下面的字迹和上面字迹的顺畅程度都不一样。

“此簪遥寄相思,望君归期将至。”

胤禛看到这最后一句话,便明白了棠儿为什么将这支簪子放进信封里。

他的棠儿应该是不好意思了,早知道就不提醒棠儿信件会从皇阿玛那里过一遍了,皇阿玛那么忙哪里还会有闲暇看儿子的信件往来,这样棠儿就能大胆述说自己的思念了。

胤禛也不会就得一句,搞得胤禛恨不得现在马上回去问问他的棠儿有没有其他方面想念自己。

不过离回京也不久了,之前带着棠儿进宫一次,棠儿见到谁都要行大礼,这回回去封了爵位之后,就只用对少数几个人需要棠儿行大礼。

这之后皇阿玛又喜欢住行宫和园子里,自己带着棠儿过去住附近的庄子里,偶尔带棠儿出来玩玩,棠儿也不用躲着人走了,就像崇福寺那回一样。

当时他就看到棠儿在对面二楼了,棠儿一看见皇阿玛和太子二哥就赶紧躲起来了,他还看到棠儿捂着耿格格的眼睛躲起来,只是没想到后面又在寺里遇上了,他们来得晚些,皇阿玛没有出声站出来,他和太子二哥就没有出来。

现在想起来,胤禛觉得棠儿是很喜欢出去玩的,在京城时,自己都没有带着棠儿出去过几次,在府里时的笑容也没有在崇福寺那时候看到的明媚灿烂。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