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寡妇美人逆袭 > 第63章: 归程之星辉

第63章: 归程之星辉

马车碾过唐蕃古道的第一块界碑时,廖佳怡突然从车辕上倒翻下来,蝴蝶刀在掌心转出个危险的圆弧。

"有东西在跟踪我们。"她眯眼望向右侧的山脊,刀尖挑起一缕晨光,"不是狼群...是..."

"是达瓦那小子!"舒墨的断棍突然伸长三丈,棍尖轻点远处岩石后躲藏的人影。

小牧童抱着雪豹狼狈现身,皮袍下摆被荆棘扯得稀烂,脸上却带着倔强的神情。

文成公主的轿帘猛地掀起,Ω明珠的光芒将岩壁照得通明。

"胡闹!"她难得用了重语气,鎏金护甲在窗框上磕出清脆声响,"此地离逻些己过百里,你..."

话未说完突然顿住——达瓦怀里的雪豹正用爪子扒拉个皮囊,袋口露出赤松德赞常用的鎏金狼首箭筒。

小牧童噗通跪下,从怀中掏出卷沾着奶香的羊皮纸:"赞普让我...让我..."

他抖开羊皮纸,上面用汉藏双语写着"唐蕃永好",每个字都掺着Ω碎片粉末,在夜色中莹莹发亮。

更惊人的是纸角盖着吐蕃王印,印泥里混着几根金色毛发——分明是赤松德赞从自己发辫上剪下来的。

雪豹突然窜到轿辇前,叼起羊皮纸跳进车厢。

文成公主接住纸张的瞬间,王印突然迸发金光,在空中投射出少年赞普的立体影像。

赤松德赞穿着正式朝服,用略显僵硬的汉话说道:"臣,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谨以雪山之神的名义起誓..."

影像突然晃动,少年绷不住露出本性,挠着头补充道:"那什么...祖父说文书要庄重...其实我想说的是..."

真正的赤松德赞声音从影像里传来,活泼又明亮:"公主教我的《诗经》还没学完呢!布达拉宫东墙下埋着三百六十五个问题,每年冬至日我会挖出一个,等你们回来解答!"

影像突然变成达瓦偷拍的画面——少年赞普深夜在宫墙上刻字的背影,发梢还沾着夜露。

廖佳怡的蝴蝶刀"铮"地归鞘。

"得,"她拎起达瓦的后领,"看来咱们得捎个吐蕃使节回长安了。"

小牧童悬在半空踢腿挣扎:"我不回去!赞普说要把《齐民要术》里养蚕的法子学会!我们吐蕃的桑树..."

"吐蕃的桑树三年后就能成林。"舒墨的断棍轻点地面,棍身投射出全息图像——

王先生设计的量子温室方案正在雅鲁藏布江河谷闪烁,"老王连蚕种都备好了,就存在布达拉宫地窖的Ω保温箱里。"

达瓦突然安静下来,小脸绷得严肃:"我要学真本事。"

他掏出个粗布包,解开是十二枚锈迹斑斑的汉五铢钱,"部落里凑的学费...爷爷说当年文成公主带来的工匠,让我们学会了打铁..."

钱币突然被量子场激活,浮现出铸造年代的市井景象。

文成公主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钱币。

Ω明珠的光芒突然变得温柔,将车厢映成暖黄色:"舒卿,我记得...弘文馆还缺个译语生?"

三日后过怒江时,达瓦己经能用结结巴巴的汉话与车夫聊天。

小牧童腰间挂着廖佳怡送的蝴蝶刀,刀鞘上多了串吐蕃风格的松石坠子——

那是雪豹临别时用爪子给他挂上的。

此刻他正指着江面突然出现的鱼群惊呼:"看!和圣湖同样的银鳞鱼!"

舒墨的断棍插入江水,棍身卦象疯狂流转:"是老王布置的量子生态网。"

他指向水下若隐若现的蓝光,那些光点正引导鱼群形成太极图案,"从洱海到长安,所有水系都被..."

话音未落,达瓦突然指着东方天际:"流星!"众人抬头,看见一道金光划破夜空,在云层上留下久久不散的轨迹——

那分明是长安方向发射的Ω信号,光芒组成的图案正是《周髀算经》中的方圆图。

"王等急了。"廖佳怡吹了声口哨,蝴蝶刀突然飞出,刀尖在悬崖上刻下"距长安一千三百里"的藏文标记。

令人惊讶的是,石屑落地的瞬间,标记旁自动浮现出汉字与里程数,还有个小狐狸啃石头的简笔画。

文成公主的轿辇突然被七彩光晕笼罩。

车厢西壁的《璇玑图》金线自动重组,显现出长安城的实时景象——

朱雀大街的槐树正在落叶,太极宫飞檐下的铜铃在风中轻晃,连量子塔顶老王挥舞的手臂都清晰可见。

"到家了..."公主轻声说,指尖触碰影像中的宫墙。

就在这一瞬,达瓦怀里的雪豹铃铛、舒墨的断棍、廖佳怡的蝴蝶刀同时发出共鸣,与万里之外布达拉宫的Ω核心形成共振。

夜空突然大亮,无数光点组成横跨天际的桥梁,桥上是汉装与吐蕃服饰的人群携手同行的幻影。

达瓦看得呆了,小牧童的眼里映着漫天星辉:"这就是...长安啊..."

舒墨的断棍突然投射出最后一道影像——

赤松德赞独自站在布达拉宫顶,少年赞普的吐蕃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手中举着个正在发光的Ω模型,模型结构分明是缩小版的大明宫。

影像下方有一行小字:"待到青稞熟,再迎汉使来"。

文成公主的Ω明珠突然脱离发髻,悬浮在车厢中央。

明珠光芒大盛,将所有人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在这跨越山河的光芒中,长安与逻些,大唐与吐蕃,从未如此接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