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不是伯父他们有没有这个想法,而是别人会有这个想法。”
“而且当上面的那位,无论伯父们有没有想法,他只要感觉两家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位置,不管如何忠心,他都会动杀心的。”
对于这种坐到高位的人,秦离还是略懂的历史上,无论你多么忠心,某天,他觉得你有威胁了,就会除掉你。
历史上能做到不枉杀功臣忠臣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了而己。
这个大武世界虽然他不熟悉,但是他还是能猜到的,这个世界有不成文的规矩,皇家官家,皆不能成为修士,如果想要修行,就要放弃世俗的权力。
就比如卢应匡,他加入宗门,他以后就不能继承他父亲爵位和官职,也不能入伍当兵。
不过倒是可以加入朝廷设立司天监。这个是当初为了对各个宗门管控设立一个部门,全部由修真者担任。
不过自从大秦亡国后,各个皇朝无法压制宗门和修真世家,最后妥协,想要当皇帝,当官的,必须是普通人。毕竟很多人担心再出现一个秦光。
当然,即便双方约定,还是有不少人违反约定的,比如有个宗门弟子,偷偷跑去世俗当官,本来隐藏的很好,后面因为活太久了,又不见怎么老去,而被发现的。
也有某些国朝皇帝为了追求长生,偷偷修行,最后被发现,只能在威逼之下退位。
为了一首当皇帝,而破坏约定的大有人在,那么担心下属会夺取自己位置的那就更数不胜数。
简单来说,大武的国度,对于权力执着,可比秦离原世界那边强悍了不少。
所以,秦离隐约猜到,等卢沈两家联姻之后,便是大宋那位开始亮出屠刀之时。
不过如果不能终止联姻,那么只要让他们变得对皇族没有威胁才行。
听着秦离越说越严重,卢应匡也不多说什么,急忙亲自去等待他父亲下朝。
中午时分卢父和沈父双双来到卢府。他们听到秦离说的话之后,也开始发现事态有点严重了。
作为混迹官场老狐狸,当然知道,只要上面那位觉得有可能,管你是否忠心耿耿,便会莫须有的将你处理。
这些都是通病,大武历史上,几乎没有不犯这个病的。
当然除了以前大武国皇帝和大秦国秦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哪怕全部官员想反,他们都能一力镇压。
一见到秦离,沈父便拉着秦离的手说∶“小秦啊!我和你卢伯父一听你的说法,当时就明白了。只不过这是以前定的亲,当时我们也都是一个小小官吏而己,不成想现在居然会这样。”
“秦贤侄,你卢伯父我呀!其实也没想那么多,原本想着匡儿回来,把亲事解决了,既然要解决,肯定找有婚约的嘛!你快给你伯父我出个主意。”
卢父当时没想太多,作为忠皇一党的实权将军,他当然知道上面那个最不放心他们这些领兵的。
“小秦啊!你既然和应匡这么说了,想必是有什么方法,让这婚礼既能成了,又不会被上面那位针对的吧?”沈父恰当提出问题。
果然,能当钱袋子的,必须是老狐狸中老狐狸。就在刚刚等他们时候,秦离己经把计划给修改了。
“两位伯父,其实大师兄刚才去找你们的时候,我己经有了应对之策,只不过你们还需要有个人帮忙,这事成功率才大。”
秦离也不过多赘话,把自己想好的说出来。
“两位伯父,这个大宋以文道立国,那么科举之前,那个才是众多学子最向往的地方呢?”
“科举未提出之前,大宋便有太学院,太学院是供贵族弟子学习,诸多做学位的地方。其中,太学院院长地位可比拟三公。”
虽然不明白秦离为什么这样问,不过还是回答秦离问题。
“那这个科举是谁提出来的呢?”
“好像是二皇子带着严家提出来的,听说还是严家幕僚献策的。”
“那就对了,想要破坏宋思明和严家把控科举,结交世家,就必须让严家不能配合宋思明一起主持科举。”
“你的意思是,从严家手中抢夺科举主办权?”
“是,又不是。科举是大事,皇帝就绝不会交给皇族之外人负责。不过这些又是应该由礼部操持。所以宋思明是主持人,礼部才是实际负责人。”
“要换掉宋思明绝无可能,但是换掉礼部负责人倒是可以操作。”
“哦!怎么说?你刚才说礼部是只要操持的?难道是跟礼部抢这件事吗?”
“那倒不是,现在科举的事宜,按照规章制度,确实还是礼部统筹范围,跟他抢,会让皇帝以为是抢功,这个十分不妥。”
“既然不能抢功,那怎么换到负责人呢?”
“礼部尚书严俞斌提出科举,功在社稷,应当为他邀功,又因造福莘莘学子,可为太学院院长。”
听到这卢父和沈父也有点弄不明白,不过两人也不提问,继续听秦离详说。
“科举按理是由礼部操持,礼部尚书升官了,那就缺了礼部尚书,不然忙乱了也没人来操持。”
“诸多通过科举的士子,那么他们便是皇帝的学生,俗称天子门生。既然是天子门生,那么就和主持这个大事的人,没有师生关系了。”
“这么多人中榜,大宋也未必就有这么多官位空缺,可设立翰林院,让没有补空缺的其他进士去继续钻研学问,编辑书籍。”
“你这是要把他们困在一起不外放,同时还分裂太学院院长职能啊?那他们钻研学问,编辑书籍,那太学院就没什么必要了。”
“不不不。太学院还是很重要的,以后科举学生来京赶考,应当由太学院负责招待嘛!还有那些贵族读书,不还在太学院嘛!”
“甚妙,甚妙!以后太学院就只单纯教教书也不错。便宜严俞斌落得空闲职位了。”卢父和沈父一听,不由觉得非常不错。
“既然礼部尚书空缺了,自然有人要补上去,两位伯父便可更换职位,这样避免了钱袋子和兵头子联合在一起,或许就可以成了。”
“不过我不建议沈伯父换职位,毕竟有了科举士子,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军队实力。还是容易招嫉妒。所以我个人是建议由卢伯父交出兵权,换成文职。”
一旁卢应匡听到,大声喊道:“妙啊!同时也杜绝了宋思明利用清兰妹子来偷将军印信的奸计。”
“什么?清兰要偷将军印信?”一听沈清兰要听从二皇子来偷印信,沈父和卢父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