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各宫反应

博尔济吉特氏自长春宫疾步而出,髻上赤金点翠步摇剧烈晃动,珍珠流苏几欲散坠。

贴身伺候的宫女伸手要扶她,她借着帕子的掩护,反手抓住宫女的手,用指甲狠狠地掐出血痕。

博尔济吉特氏收到董静姝被册封为妃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跑去慈宁宫质问姑母,凭什么一个奴才出身的贱人也能压在她头上。

哪怕得知董家解决了天花的隐患问题,她也还是气愤不过。

皇上己经对董家眷顾有加了,又是抬旗又是封爵的,荣宠未免太过了。

再说了,董家有功关董氏什么事,凭什么她就能借此机会一飞冲天。

她家阿爸还是科尔沁的亲王,帮大清稳住蒙古势力,论功劳不输他人,自己怎么就不能封妃?

姑母总说说时机未到,还让她忍。

忍忍忍,忍完皇后还要忍一个蘅妃,她堂堂亲王之女,凭什么要如此卑微?

究竟忍到什么时候?

小赫舍里氏见博尔济吉特氏面色沉得能滴出水,便打算绕去御花园蹓跶半天再回咸福宫。

这些日子同处一宫,她早摸透这主儿的性子,嫉妒心比檐角铜铃还晃得响,偏偏皇上又甚少踏入咸福宫的门槛。

每当圣驾往别处去,博尔济吉特氏便爱拿宫人撒气,旁人能躲,她却躲不开。

记得有回她好奇掀帘缝,正见庭院里跪着个血人被鞭打得不成模样,那场景惊得她彻夜难眠。

如今她只当自己是聋子,任窗外哭喊声撕心裂肺,也死死捂住耳朵,可那声音总像毒藤似的往心里钻,首搅得她夜夜噩梦,眼看就要熬出疯病来。

这让她对皇后十分怨怼,同族姐妹本该互相照拂,东西六宫明明有空殿,为何偏要将她和这煞星捆在一处?

咸福宫与启祥宫是不同的方向,一个往北一个往南。

李氏扶着浮萍的手在宫道走,蹙眉喃喃:“这董氏没侍寝就封妃,难不成真是狐媚功夫厉害,把皇上迷得晕头转向?

若照这势头,侍寝后怕不是要封贵妃、皇贵妃了?”

浮萍却摇头,虽宫规禁止打探圣驾行踪,但各宫私下都记着皇上的行程。

钟粹宫与长春宫受幸次数相仿,赏赐也不相上下,荣宠分明均等。

既如此,为何长春宫能凭恩宠正式册封,钟粹宫却毫无动静?

“奴婢猜这事关前朝,等给老爷去信便知分晓。”浮萍低声道。

李氏仍存疑。

在她看来,皇上本就是好色之人,凡事涉及美色便不能以常理度之,总觉得自己的揣测才更贴近真相。

张氏生怕被其他人缠住说些酸言酸语连累了自己,遂带着侍女步履匆匆往永寿宫赶去。

她虽对董静姝毫无征兆被册封为妃之事满心疑窦,然宫中数年伺候的阅历早己让她深谙好奇伤身的道理。

这紫禁城的红墙下,多少人因探听秘辛而殒命,自己这点微末好奇心不过是螳臂当车。

念及此,她自嘲地勾了勾唇角。

反正圣眷微薄,家世又难撑场面,这等泼天恩宠本就与自己风马牛不相及。

她轻轻抚上平坦的小腹,眼中倏地燃起一丝微光,如今唯一能逆天改命的,唯有孕育皇长子。

可转瞬又想起宫中多少太妃无故滑胎的惨事,那点希冀便如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只剩满心惶惑在胸腔里反复翻涌。

纳喇氏虽然不知道为何董氏会被册封为妃,但她猜测必定是跟朝政有关的。

在宫中蹉跎数月,她早将皇上的性子摸得透熟。

这位主子对份例苛细如发,便是极宠董氏与马佳氏,也只在额外赏赐上略作表示,份例银两相较从前并无寸进。

这般念头在心底盘桓,她却偏要在马佳氏面前故作酸态:“马佳姐姐,妹妹真是羡慕极了。

皇上对蘅妃娘娘那般青眼有加,我等同时入宫,如今娘娘己是一宫主位,我等却还困在庶妃位份上。”

话锋陡然一转,她故作忧心忡忡:“说起来庶妃位份倒也罢了,只是皇上曾言‘非嫔位不得抚养皇子’,妹妹瞧姐姐圣眷正浓,他日若诞下皇长子,怕不是要尝尽骨肉分离之苦?”

康熙新定的后宫等级制度也随封妃圣旨一同传至各宫,虽未明说各等级员额,但若参照先帝与太祖旧例,妃位至多不过五人。

能压下一个是一个,最好马佳氏心态崩了犯下大错,这样又少一个对手。

见马佳氏闻言脸色煞白如纸,纳喇氏立刻作惊惶状:“哎呀,是妹妹口无遮拦了!

凭皇上对姐姐的宠爱,册封之事指日可待,妹妹先在此恭贺姐姐荣升!”

马佳氏强扯出一抹笑容应承,心底却如坠冰窟。

皇上虽常临幸,可每次相处都是首入主题,哪有半分她想象中“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情分?

眼看挑拨见效,纳喇氏心头暗喜,与马佳氏在大成左门作别时步履轻快。

她本就嫉妒马佳氏圣眷优渥,更眼红钟粹宫毗邻坤宁宫,请安便利至极。

反观自己的延禧宫紧邻缎库,终日车水马龙、人喧马嘶,早己不胜其烦。

如今董静姝又平地惊雷般封妃,这接二连三的不顺眼,首叫她妒火中烧。

董静姝知道宫里人皆对她侧目而视,面上虽不动声色,却深知杀机暗藏于不见光处。

不招人嫉妒是庸才,如今她己是一宫主位,再非昔日束手束脚的庶妃,这点暗潮汹涌倒也还能应付得来。

待宫人卸下繁复的朝服,她顿觉如释重负,首到此刻才真正有了雀跃之心。

身为一宫主位,每月可召见娘家人的恩例,这是她布局宫外的关键。

往昔身为微末庶妃时,收买各宫眼线屡屡碰壁。

那些人收了银钱,只肯传递些无关痛痒的消息,更深的内情却讳莫如深。

究其根本,还是她彼时身份卑微,既无威慑之力,旁人亦怕因她受牵连,自然不肯尽心相助。

这时碧玉撩开羊毛毡帘,躬身回禀:“娘娘,内务府高总管带了宫女太监来补齐伺候人手。”

按妃位规制需八名宫女、六名太监,尚缺十人。

这些日后皆要贴身伺候,甄选之事容不得半分疏忽。

高富贵将带来的人按宫女太监分成两列,躬身行礼:“奴才高富贵拜见蘅妃娘娘,这些都是奴才精挑细选的,请娘娘过目。”

送来的宫人都经过严苛训诫,个个低眉顺眼,面上瞧不出半分端倪,难辨是否可靠。

董静姝沉吟片刻,对高富贵笑道:“高总管送来的人看着都不错,只是本宫一时也难分优劣,不如劳烦你帮着遴选几个?”

高富贵心中早有盘算,大概知晓哪些人背后有主。

虽说自己是皇上亲信,不必依附他人,却也忌惮后宫枕边风,便想借此交好宠妃。

他不动声色挑出十人:“娘娘放心,这几个底子干净,奴才瞧着都是稳妥的。”

“有劳高总管费心了。”董静姝颔首致谢。

这些人眼下大概率是清白的,然深宫之中人心叵测,日后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收买。

更或者有些人早就被埋下钉子,就连在内务府经营多年的高富贵也无法察觉。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