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恶心人

太皇太后的第一个重孙满月,她自然亲临宴饮,不仅着人往钟粹宫抬了几箱重礼,更亲手抱过承瑞逗弄片刻。

望着赫舍里·芳华强作镇定的端方笑意,孝庄十分满意,虽然暂时不便报复皇后,却不妨她借由抬举皇长子,叫皇后尝尝如鲠在喉的滋味。

果然,赫舍里?芳华本就因久未受孕而焦虑,见皇上与太皇太后对庶子如此看重,心底的酸涩更甚,暗下决心回宫后便让太医调整调理方子。

宴至尾声,康熙抬手示意梁九功。

马佳氏抱着承瑞的手紧了紧,眼底浮动着期许;董静姝轻啜了口茶,也好奇地望过去。

其余嫔妃驽定必是封嫔圣旨,虽不忿且嫉妒,但均屏息敛气,厅内鸦雀无声。

梁九功展开明黄圣旨,声线扬起: “……马佳氏诞育皇长子有功,着晋为贵人;皇长子承瑞乃皇室血脉,着养于兆祥所……”

即便马佳氏在博尔济吉特氏薨逝时未曾当众晕厥,康熙也从未想过要将其晋封为嫔。

他心里早有计较,马佳氏空有容貌,却无统御一宫的能力,且家世平平,实在不易抬举太过。

圣旨宣罢,马佳氏如遭雷击,惨白面色下尽是震愕。

原以为最低能得嫔位,却不想连母子相守都成奢望。

她正欲待哀求,却撞上康熙冷凝的目光,到嘴边的话化作颤抖的呜咽,终究不敢多言。

赫舍里?芳华己恢复端方仪态,垂眸瞥了眼阶下的马佳氏,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冷笑。

庶长子?不过是个贵人所出的!

呵!

她望向跪伏在地的身影,声线温婉却藏着针尖,“马佳贵人还不领旨谢恩?”

圣旨既宣,断无收回之理。

马佳氏颤抖着叩首谢恩,喉间似塞着碎冰,连 “谢皇上” 三字都含糊不清。

张氏眼底浮起一抹哀色,马佳氏虽为包衣,却颇得圣宠,家世比自己高出几个等级,却也无法抚养皇子。

自己这等低贱出身、容貌平平的,就算能生出一个皇子,又能有何指望?

纳喇氏垂眸掩去眼底笑意,本想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的贤德,低眉顺眼地奉承马佳氏,谁知这女人有了身孕后,圣驾便鲜少临钟粹宫,当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今看来,这“皇长子之母”的风光也不过如此,竟连个嫔位都换不来,倒叫她白费了许多功夫。

李氏绞着帕子暗骂皇上吝啬,但即便只是个贵人,也比她这庶妃高了几级 。

日后见了面,她竟然要给之前瞧不上的包衣屈膝行礼,当真是折煞人。

当着皇上的面,她心不甘情不愿,阴阳怪气道,“姐姐在此祝贺马佳妹妹的晋位之喜。”

康熙似未察觉她的怨怼,亲手将人扶起,“你怎么知自己没有喜。”

这话如投石入水,厅内宫人皆屏息望来。

不会吧,就连董静姝也觉得不可思议,康熙是嫌自己的后宫太安稳了吗?

众目睽睽之下,梁九功再次拿出一份圣旨,“......启祥宫李氏册封为贵人。”

李氏将圣旨接过,眼底的阴霾尽数散去,昂起高傲的头颅,理所当然等着其他人给她贺喜。

余光扫过马佳氏惨白的脸,唇角的得意怎么也遮不住,辽东铁岭李氏乃将门望族,哪是马佳氏这种包衣能比的。

虽然康熙给了她一个惊喜,但别想着李氏能感谢他。

她这会还在心里怨怨念念,皇上既然念着她母家的功勋,为何现在才抬举她,平白让她遭罪了这么久。

董静姝觉得康熙可真会恶心人,什么时候封李氏为贵人不好,偏偏要在马佳氏儿子的满月宴上宣布。

这岂不是告诉其他人,马佳氏的生子之功比不过李氏的家世之贵,这真是生怕马佳氏不将李氏恨之入骨?

她朝马佳氏望去,果不其然,马佳氏如风中残花般摇摇欲坠,眼底尽是肝肠寸断的痛楚。

本来是风光无限的皇长子生母,瞬间沦为满宫的笑谈。

康熙也注意到了马佳氏的悲伤,忽然意识到今日主角原是马佳氏,不该让李氏抢了风头。

出于政治考虑,他拟旨的时候顺手将李氏也添进去了,方才看到李氏时没忍住漏了口风。

看着马佳氏柔弱不堪的身形,康熙想着日后再补偿她就行,爱怜地拍了拍马佳氏的肩膀以示安慰。

然而这抹温柔的触碰,却让马佳氏泛起一阵苦涩。

她知道皇上心里有她,但没想到在这后宫中,母家势微的自己永远只能排在家世、政局之后。

今日这出 “双喜临门”,终究是她一人成了衬托李氏风光的背景板。

等宴会结束后,李氏特意留到最后,到马佳氏面前颐指气扬,“马佳妹妹莫怪姐姐扫了你的兴,原是皇上抬爱,非要在今日给姐姐这份体面。

不过妹妹该怨的可不是我,谁让皇上嫌你家世单薄,偏要让我这汉军旗贵女压你一头呢。”

说完就神清气爽地回启祥宫了。

那句 “家世单薄” 如利刃剜心,马佳氏难堪地晕过去了,晕过去之前还在想,皇上为何要这样对她。

原来帝王的恩宠这般凉薄,终究是她高估了自己。

这场满月宴的最大赢家竟是李氏,董静姝冷眼旁观完这场闹剧,带着几分兴味返回长春宫。

她望着案头洁白如雪的瑶台玉凤,轻笑出声:世人总道 “母凭子贵”,却不知在帝王权衡间,家世根基远比子嗣更能决定后宫女子的命途。

菊花的一种-瑶台玉凤

这辈子有董静姝这个变数在,蝴蝶扇动翅膀,马佳氏好歹得了个贵人的位分,不然像第一世的时候,连生六胎都还是庶妃,那才真是叫人齿冷。

小赫舍里氏从皇上今日的举动得出一个结论:马佳氏身份低微,身为包衣不配抚养皇长子。

想到自己满军旗的身份,她赶忙追上皇后仪仗队。

她想向族姐旁敲侧击,同意由自己抚养皇长子。

虽然她尚且未晋升到嫔位,但她是宫中除皇后外唯一的纯正满军旗女子,蘅妃是后来抬旗者,不算纯正。

她认为皇上看在自己的身份份上,或许会予以考虑。

知道族姐瞧不上庶子,但她觉得奇货可居。

皇长子总归是特殊的,若能将皇长子握在手中,还怕皇上不常去咸福宫?

圣驾频繁驾临,她侍寝的机会才会增多,受孕的几率自然更大。

马佳氏遭此重创,初时万念俱灰,却在宫人的劝慰下,仅消沉一日便强打精神振作起来。

幸而皇上并未禁止她探望皇长子,否则真要如同剜去心头血般难以承受。

为了能够以更高的位份震慑兆祥所宫人,她调养好身子后,便再度投身争宠之列。

她心底清楚,只有晋封嫔位,才能名正言顺地接回承瑞。

若因身份低微导致母子疏离,纵然有生母之名,又与路人何异?

此胎既然未能达成所愿,她便将希望寄托于下一胎,终有一日能凭子嗣荣宠,将儿子护在羽翼之下。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