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番位之争

董静姝正思虑往后的路该如何走,夏至己经陆续送走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皇后的人,并将几位主子赏赐的物品登记入册,“主子,太皇太后、皇太后、皇上、皇后都遣人来送礼,庆贺主子入宫,另外皇后娘娘让主子翌日卯初去坤宁宫请安。”

卯初即凌晨五点,那会儿天都还没亮,且长春宫与坤宁宫还隔着一个翊坤宫,距离并不算近。

庶妃没有恩典不能坐轿,为了不迟到,寅初(即凌晨三点)就得起床,清朝规矩可真变态。

想到前后两位皇后统治紫禁城后宫长达十三年,这十三年都得寅时即起,董静姝捏着茶盏边沿转了半圈,忽然嗤笑一声:“知道了,把各宫送来的礼单都拿上来,往后谁送的什么物件,经手人是谁,都得在册子上画押留痕。”

说着便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琥珀色茶汤都晃出半盏。

早晚要成为那个制定规矩的人!

夏至不知主子怎么就生气了,难不成是不愿意向皇后娘娘请安?但嫔妃向皇后娘娘请安是正理......

不敢多想,她急忙将礼单奉上。

董静姝略微看过便丢一旁,都是些布匹、摆件,实在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

今日是新人第一天入宫的时候,内务府就算看人下菜也不会在局势还没清晰的时候犯蠢,所以送来的饭菜还算丰盛。

但就算丰盛,份例摆在这里,也就三菜一汤,实在没有出彩的地方。

不说前世董静姝在现代,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想吃就吃;在董府作为嫡女份例本来就是最高等的,陈舒婠又经常补贴,所以这顿午膳是董静姝吃过最简陋的一顿。

她无甚胃口,略微吃几口便让碧玉他们解决了,看来日后要多使些银两去内务府点些份例外的菜品,亏什么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胃。

作为主子的董静姝饭菜都这么寒酸,更不要说下人的伙食了,所以将剩菜剩饭赏赐下去可不是侮辱人,这是真的恩赐。

等董静姝午憩时,皇后派去送礼的人也跑遍东西六宫回到了坤宁宫。

赫舍里·芳华才堪堪将一半的宫务理清楚,忙里偷闲招来跑腿的人询问,“各宫都安置妥当了吧?”

坤宁宫的首领太监王公公为难地说,“回主子,其他宫的小主都倒没什么,只咸福宫的博尔济吉特小主略有抱怨,认为同入宫的秀女都是独占一宫,只她宫里还有个赫舍里小主......”

话里话外就是说皇后娘娘忌惮她竞争过后位,这才安排个眼线来盯着她。

王公公的未言之语赫舍里·芳华懂,不就是仗着太皇太后的势来挑衅她,更希望皇上发现她这位中宫行事不公。

李嬷嬷给了王公公一个荷包就打发他出去,对从小奶到大的格格抱怨道,“与娘娘一同竞争后位的钮钴禄氏都识趣地远嫁蒙古了,这博尔济吉特氏成王败寇了还仗着太皇太后娘家侄女的身份蹦跶。”

知道奶嬷嬷只会在她面前抱怨,不会向外表露这种想法,赫舍里·芳华也没有打断她的以下犯上,不在意道,“跳梁小丑罢了。”

选秀的时候与博尔济吉特氏接触过,要不是有太皇太后保驾护航,早就被人算计出宫了,人太蠢,赫舍里·芳华对此不屑一顾。

她现在介怀的是,要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夫君了。

张庶妃虽然是康熙的试婚格格,但她长得清秀而己,家世低微,赫舍里·芳华从不把她放在眼里。

但膈应她是丈夫的第一个女人,所以新婚的两个月眼不见心不烦,免了张庶妃的请安。

张庶妃也识趣,深居简出,成功让康熙忘记了这个人。

而康熙因为还没有亲政,空闲时间比较多,两人在新婚期间如胶似漆,恩爱有加,才十二岁的赫舍里·芳华情窦初开,难免沉溺其中,以至于对皇上产生了独占欲。

但新人入宫的消息,将她的脑子一棍子敲醒了,皇上不可能只有她一个女人,心里又酸又胀,实在是不好受。

好在太皇太后将凤印和宫权都交了出来,赫舍里·芳华暂时忙于宫务,才渐渐将脑海里的伤春悲秋压下。

手里的宫权是第一要紧事,其他的可以先放一边,一切等她腾出手再说。

见娘娘不理会咸福宫的怨言,李嬷嬷也识趣地没有多言,低头一起梳理宫务。

第二天寅初,董静姝被夏至从床上挖起,怨念十足、睡眼惺忪地任由碧玉和夏至装扮。

知道今日除了要去坤宁宫外,还要去慈宁宫请安,她捡了两块糕点垫肚子,早膳还要等请安回来才能吃。

收拾妥当后,董静姝带着碧玉和金砖从长春宫的宫门敷华门出到西长街,先后穿越崇禧门、广生右门到达东一长街,再穿越长康右门、琼苑西门绕到御花园,才到达坤宁宫。

许久不曾走这么远的路了,董静姝的脚底酸疼不己,好在碧玉一路搀扶着,这才没有因穿着高高的花盆底鞋而脚软摔倒。

紫禁城的规划可真不合理,御花园和养性斋那里竟然没有门,不然董静姝也不至于绕了这么远的路。

到了坤宁宫正殿,马佳氏和张氏己经到了,董静姝先是同二人互相行了个平礼,而后被人往左边第二个位置引去。

董静姝立即稳住脚步不动,按照家世来算,她应该在右二的位置落座,仅次于博尔济吉特氏和李氏。

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亲王之女,又是太皇太后的侄女。

李氏是汉军正蓝旗,祖父李永芳是明朝边将中第一位降清的将领,后娶了宗室女,其父是李永芳第三子。

李家拥有数个世管佐领,是汉军八旗内著名的勋旧世家,地位显赫。

这两位排在她前面理所当然,按照方才的排位,那第三个位置肯定就是留给与皇后同族的旁支小赫舍里氏。

同为庶妃,小赫舍里氏的家世是远不及董静姝的,这次的座位安排不知道是皇后想要挑拨离间,还是底下的人自作主张。

她更倾向于前者,毕竟赫舍里·芳华这个女人惯会在这种小事上恶心人。

毕竟包衣确实比满军旗地位低,这种位置顺序安排也说得通。

个鬼!

照坤宁宫的意思,同是为册封的庶妃,怎么不照着先满蒙汉后包衣的顺序来,把小赫舍里氏排到最前面去,看皇后敢吗?

事关尊卑的问题,董静姝可不愿意吃这个哑巴亏,轻声感叹了句,“皇后娘娘调教人的能力不行啊!”

这句话如同一巴掌打在坤宁宫众人脸上。

大清以右为尊,董静姝不理会领路宫女的欲言又止,径自往右二的位置坐下。

马佳氏见到董静姝的举动,也想起了小赫舍里氏的家世,这是比她家还低的存在。

所以她现在到底要不要换到左二的位置?

看着坤宁宫肃静的氛围,她捏着帕子不知所措,眼波流转下,最后还是决定不换。

第一次见主子娘娘谨慎点总不会出错,万一传到皇上耳边,对她印象变差就不好了。

张氏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反正她的家世最低,首接往最后的位置落座总归不会出错。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