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米面装车后,苏瑶又转到杂货铺。铺子里各式锅碗瓢盆琳琅满目,她仔细挑选着:
"这个大陶盆要六个,炖菜用;粗瓷海碗来二十个;竹筷三把..."她指尖划过一排青花瓷碗,突然顿住,"这种细瓷的也来十个,以后招待贵客用。"
小花好奇地摸着一个描金边的汤勺:"奶奶,这个亮闪闪的好漂亮!"
"喜欢就买。"苏瑶爽快地让掌柜包起来,又添置了几口新铁锅和蒸笼。想到明日宴席,索性连红漆托盘也买了两个。
杂货铺的刘掌柜一边记账一边感慨:"苏大娘这是要搬新家啊!置办得比城里人家还齐全。"
苏瑶笑而不答,付完钱后看着伙计们将货物小心翼翼地装上车。最上面还摞着几个崭新的簸箕和竹筛,在阳光下泛着清新的竹香。
回程时,牛车吱呀吱呀地压过青石板路。小花坐在一堆锅碗瓢盆中间,小手紧紧抱着那个描金汤勺,生怕磕着碰着。转过街角时,正好遇见送货的板车——那是定制的家具到了!
带靠背的餐椅、雕花衣柜、带抽屉的梳妆台......每件都按照苏瑶画的图纸打造。最特别的是一张可折叠的大圆桌,展开能坐十几个人,收起来却只有门板大小,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奶奶,那个亮晶晶的是什么?"小花指着家具堆里一个铜制物件。
"那是熏香炉。"苏瑶解释道,"等天冷了,可以在屋里熏些草药,防病驱虫。"
夕阳西斜,当牛车驶入村口时,新宅前己经热闹非凡。工匠们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李氏带着几个村妇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忙活。见苏瑶回来,众人七手八脚地帮忙卸货。
"娘,您看!"李氏兴奋地指着院角,"家具都到了,都按您说的摆好了!"
"娘!"李氏擦着手迎上来,"周边三个村的鸡我都收来了,共十八只,都关在后院笼子里呢!"
苏瑶满意地点点头,开始卸货。当她把最后一口袋米扛进厨房时,听见小花正在院里兴奋地跟小树描述镇上的见闻。
苏瑶望着窗明几净的新房,现代风格的家具在古朴的农舍中丝毫不显突兀,反而有种别样的雅致。她摸了摸袖中的空间玉镯,心想明日上梁宴后,该好好规划药膳铺子的事了。
天刚蒙蒙亮,村里就热闹起来了。赵氏婆媳提着装满鸡蛋的竹篮,张氏抱着新织的粗布,还有几个妇人挎着时令菜蔬,陆陆续续来到苏家新宅前。
苏瑶穿着一身崭新的靛青色棉布衣裙,发髻上簪了支银钗——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郑重打扮。小树和小花也换上了李氏新做的衣裳,一个像小书生,一个像年画娃娃。
"老三,"苏瑶整了整苏云礼的衣领,"你去陪着村长和几位族老,他们正在堂屋喝茶。"
苏云礼今日特意穿了件月白色长衫,衬得越发清俊。他恭敬地应了声,端着茶盘往堂屋走去——那里坐着村里最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正对着新打的家具啧啧称奇。
院中央,苏云武正指挥几个壮汉搬运主梁。那根粗壮的榆木大梁上系着红绸,两端还挂着用红线串起来的铜钱,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再往左些...好!"苏云武黝黑的脸上沁出汗珠,"等吉时一到就上梁!"
厨房里更是热火朝天。李氏系着新围裙,正麻利地剁着猪肉馅。苏云意挽起袖子在揉面,发髻上沾了些面粉也不自知。赵氏婆媳一个在灶前掌勺,一个在院角杀鸡,配合得天衣无缝。
"苏家嫂子,"周猎户家的周氏抱着捆青菜进来,"你看这莴笋嫩不嫩?今早刚从地里拔的!"
苏瑶接过还带着露水的青菜,笑道:"正好做个凉拌莴笋丝!"她转身从柜子里取出新买的细瓷盘,惹得周氏惊呼:"哎哟,这盘子比里正家的还讲究!"
李氏就带着几个媳妇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新砌的灶台烧得通红,三口大铁锅同时开火,蒸腾的热气裹着肉香飘满了整个院子。
"这红烧肉得用冰糖炒糖色,"李氏抡着锅铲,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娘教的法子,做出来油光水亮的!"
赵氏在另一口锅前炸酥肉,金黄色的肉条在热油里翻滚,发出"滋滋"的声响。她笑着对来帮忙的张氏说:"苏家嫂子真是大方,你瞧瞧这肉堆的,比过年还丰盛!"
院角的临时案板上,苏云意正麻利地切着萝卜块。新打的菜刀在她手中飞舞,不一会儿就堆起一座小山。旁边的大木盆里泡着早上现杀的两只老母鸡,准备炖汤用。
"二妹,把这筐辣椒递给我。"李氏指了指墙角的竹筐,"回锅肉得多放些辣子才够味!"
正午时分,八张八仙桌在院里摆开。每张桌上都摆着八道硬菜: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垒成宝塔状,酥脆金黄的炸酥肉堆得冒尖,青椒回锅肉红绿相间引人垂涎。最中间是那盆山药排骨汤,乳白的汤汁上飘着翠绿的葱花。
日头渐高,院门外传来一阵热闹的寒暄声。苏瑶整了整衣襟迎出去,只见李氏正搀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往院里走,后面跟着个精神矍铄的老汉和一对中年夫妇,三个半大孩子蹦蹦跳跳地跟在最后。
"亲家公、亲家母来了!"苏瑶快步上前,亲热地握住赵翠花的手。老人粗糙的手掌上满是老茧,却温暖有力。
李根生打量着气派的新宅院,古铜色的脸上笑出了褶子:"好好好!这青砖到顶的屋子,比里正家的还体面!"
"爹!娘!"李氏从厨房探出头,脸上还沾着灶灰,却掩不住欢喜,"快进屋坐,我炖了您最爱吃的猪蹄汤!"
李家大嫂王氏牵着三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一进门就找小花:"我家小花丫头呢?舅妈给你戴了红头绳!"
正说着,小花像只花蝴蝶似的从屋里飞出来,一头扎进王氏怀里:"舅妈!"又仰起小脸挨个叫人,"外公!外婆!大舅!"
赵翠花爱怜地摸着外孙女的脸蛋,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外婆给你攒的..."打开竟是对小巧的银镯子,上面还挂着铃铛。
"这太贵重了!"李氏连忙推辞,却被母亲瞪了一眼。
"给我外孙女的,你拦什么?"赵翠花亲手给小花戴上,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