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筹备开业

夜幕低垂,苏家堂屋内灯火通明。苏云武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那张地契,在油灯下缓缓展开。薄薄的纸张上墨迹清晰,朱红的官印在灯光下泛着威严的光泽。

"真...真的买下来了?"李氏瞪大了眼睛,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九百两银子,就换了这一张纸?"

苏云意接过地契,指尖轻抚过上面的字迹,声音有些发颤:"娘,这上面写的是'醉仙楼原址,今转售于苏氏名下,作价九百两'..."

黄婶端着茶进来,闻言手一抖,茶盏差点摔落。她在官宦人家做过事,最清楚这等产业的价值——寻常农户攒十辈子也未必买得起一间铺面啊!

"都别愣着了。"苏瑶笑着将地契收进匣子,"老大媳妇,明日开始你和云意、黄婶就专心研制药膳。我定了八道招牌菜——"她取出一张单子,"茯苓糕健脾,西神汤安眠,当归炖鸡最宜妇人..."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上下忙得脚不沾地。

苏云武带着几个工匠修葺后院,按苏瑶画的图纸搭起了暖棚骨架。这"温室"用厚油纸做顶,地上铺着从山上挖来的腐殖土,角落里还堆着新买的石灰——都是为栽种空间里的灵药做准备。

李氏和云逸整日泡在厨房。黄婶不愧是官家出来的厨娘,将药膳的火候把控得恰到好处。三人反复调试,最终定下八道招牌药膳:

小儿健脾糕(茯苓+山药+蜂蜜)

西神安眠汤(莲子、芡实、淮山、茯苓)

当归乌鸡汤(专调妇人气血)

...

每道药膳旁都备注着功效,字迹工整——这是苏忠熬夜誊抄的。少年如今跟在苏云礼身边做书童,一手楷书写得越发端正。

这日清晨,一辆牛车缓缓驶入镇子。车上是苏瑶定制的黑底金字招牌——"苏氏药膳坊"五个大字苍劲有力,边角还雕着桂枝纹样。

"挂匾!"随着匠人一声吆喝,崭新的招牌取代了旧日的"醉仙楼"。红绸揭下的刹那,街坊们纷纷驻足

开业前夜,苏瑶独自在空间里忙碌。她将灵泉水分装进瓷瓶,又采摘了些七叶一枝花的嫩叶。这些都要作为"秘方"添入药膳,既不会太惹眼,又能确保疗效。

苏瑶站在新砌的围墙下,仰头打量着这道高达两丈的青砖屏障。墙头还嵌着尖锐的碎瓷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是她特意嘱咐工匠做的防贼措施。

"娘,这墙是不是修得太高了?"苏云武扛着锄头走来,擦了把汗,"村里从没见过这么高的院墙,都快赶上县衙大牢了。"

苏瑶伸手抚过冰凉的砖面,轻声道:"等后院的药材种下去,你就知道为何要这般防备了。"她想起空间里那些即将移植的灵药——七叶一枝花、月华灵芝,哪一样不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李氏抱着晒好的被褥经过,闻言笑道:"要我说,墙高些才好!上回王婶还说,咱家这围墙气派得像城里的大户呢!"

夜深人静时,苏瑶独自来到后院。月光下,新搭的暖棚骨架泛着银光。她从空间取出几块莹白的玉石——这是清虚道长传承中记载的"阵石"。

"西方守御,灵机内敛..."她按照记忆中的阵法要诀,将玉石分别埋在东、南、西、北西个方位。当最后一块玉石入土时,院中忽然掠过一阵清风,草木沙沙作响,仿佛连月光都更清亮了几分。

这是最简单的"迷踪阵",虽比不上仙家护山大阵,但足以让误入者晕头转向,无功而返。苏瑶着腕间的玉镯,白鹿纹饰微微发烫,似在回应她的举动。

次日清晨,苏瑶召集全家人到后院。

"有件事要交代。"她神色严肃,"后院的暖棚,除了我和老大,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见众人面露疑惑,她又补充,"里头要种些特殊药材,稍有不慎就会毁了药性。"

最机灵的苏忠立刻领会,拉着妹妹跪下:"主子放心,我们绝不会踏进一步。"连向来活泼的小花都乖乖点头。

阳光洒在新砌的围墙上,将那些碎瓷片照得闪闪发亮。苏瑶望着家人各司其职的身影,心中稍安——有了高墙和阵法双重防护,再加上家人的谨慎,那些灵药应当能安然生长了。

她转身走向暖棚,袖中滑出一把七叶一枝花的种子。接下来,就该着手培育第一批灵药了...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福安镇东市街口便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红绸揭下,"苏氏药膳坊"的鎏金招牌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黄婶系着崭新的围裙,在厨房里抡着铁勺。灶台上三口大锅同时开火:一口炖着当归乌鸡汤,药香浓郁;一口蒸着茯苓糕,甜香扑鼻;还有一口正"咕嘟咕嘟"煮着西神汤,莲子与芡实在乳白的汤汁中翻滚。

"火候再小些!"李氏麻利地往汤里撒了把枸杞,"安眠汤最忌火大,要把药性慢慢熬出来。"

前堂,苏云意正笑着迎客。这位平日寡言的姑娘,今日却格外伶俐:"这位客官,小儿健脾糕最宜孩子,里头加了蜂蜜,甜而不腻..."

苏忠穿梭在桌椅间,端着红漆托盘灵活地上菜。十岁的苏巧也不怯场,有模有样地给客人添茶倒水。连小树和小花都忙着擦拭桌椅,两个小家伙穿着同款的靛蓝短褂,活像一对吉祥童子。

站在柜台后拨着算盘,声音清亮。

街坊们闻声而来,很快坐满了大堂。刘掌柜捧着汤碗啧啧称奇:"奇了!这当归鸡汤竟半点药味没有,鲜得舌头都要吞下去!"

对面"悦来楼"的王掌柜也忍不住来探虚实。他尝了口药膳汤,发现与自家招牌菜并不冲突,反倒松了口气:"苏掌柜,往后咱们可要互相帮衬啊!"

晌午时分,一位衣着华贵的老夫人拄着拐杖进门。她尝了块茯苓糕后,竟激动地拉住苏瑶:"老身失眠多年,这安神汤喝下去,竟觉得眼皮发沉!"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