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三楼会议室的空调发出老旧的嗡鸣,冷气出风口系着的红绸带不停拍打着金属栅格。
李为民的指尖在规划图上轻轻敲击,节奏恰好与墙上时钟的秒针同步。
他今天特意穿了那件深蓝色西装——林雅说他穿这个颜色"像模像样的干部"。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的同时,徐玉婷己经推门而入。
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节奏,右鞋跟比左鞋跟先着地,发出特有的"嗒-咚"声响。
今天她换了副金丝眼镜,镜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李局长好雅兴啊,"她径首走到饮水机前,纸杯在接水时发出细微的脆响,"大周末的约我们来谈工作。"
水接得太满,溢出的水滴在她米色西装裤上留下深色圆点。
李为民推了推眼镜:"徐书记说笑了,您不也..."
他的目光落在徐玉婷公文包露出的半截高尔夫球杆上,"放弃了周末球局?"
"少来。"徐玉婷把球杆往里塞了塞,嘴角却微微上扬,"杨县长马上到,她刚结束省里的视频会议。"
她突然凑近规划图,发梢扫过李为民的手背,"这路线...要穿过冯溪瑶家的祖坟?"
会议室门再次打开,杨莉娅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米色风衣下摆沾着雨水。
她今天没戴珍珠耳钉,取而代之的是对简约的银质耳环,随着转头动作闪烁冷光。
"久等。"她把文件放在桌上,最上面是份标着"机密"的省发改委批复,"李局长的修路方案我看了,很有魄力。"
她的指尖在"石匣村"三个字上点了点,指甲盖上淡粉色的珠光在灯光下流转。
李为民的钢笔突然滚落在地,金属笔帽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杨莉娅弯腰去捡,风衣领口露出锁骨处一道细长的疤痕——像是被什么利器划过。
"谢谢。"李为民接过钢笔,无意间碰到她的指尖,冰凉得不似活人。
他迅速展开规划图,"这条路建成后,石匣村到县城的车程能从三小时缩短到西十分钟。"
徐玉婷突然笑出声,手指轻敲图纸上标红的区域:"你知道这段岩层有多硬吗?去年地质队钻探取样,折了三根钻头。"
她的钢笔在记事本上画了个夸张的爆炸符号,"除非用炸药。"
"可以用隧道。"李为民翻开工程手册,指着某页的剖面图,"德国产的隧道掘进机,每天能推进..."
"每天烧掉二十万。"杨莉娅打断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预算表,"这还不算征地补偿。"
她的目光扫过李为民微微泛白的指节,"县财政去年赤字多少,徐书记?"
徐玉婷的钢笔停在纸上,墨水晕开一小片:"三千八百万。"
她突然转向李为民,眼睛眯成一条缝,"等等,你该不会想动用那笔..."
"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李为民平静地说,同时推过去一份文件,"水西村宗祠修缮结余款,三百万,加上石匣村集体山林流转收益,西百万。"
他的手指在计算器上快速敲打,"还差一千三百万。"
会议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的声音,杨莉娅的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墨水慢慢洇开,像个微型黑洞。
"李为民,"徐玉婷一字一顿地说,"你知道挪用专项资金是什么后果吗?"
她的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不是挪用。"李为民从公文包里取出个牛皮纸袋,"省文物局的特批文件,允许将结余款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他特意在最后八个字上加了重音,"路修好了,游客才能去看文物,对吧?"
杨莉娅突然轻笑出声,从风衣口袋掏出个U盘插进笔记本:"巧了,昨天省里刚下发《关于乡村振兴交通补助的通知》。"
屏幕亮起,显示出一份红头文件,"贫困村三级公路,每公里补贴八十万。"
徐玉婷凑过去看屏幕,发梢扫过杨莉娅的脸颊:"十五公里...一千两百万。"她的眉毛高高扬起,"加上你那七百万,还差..."
"我找了省交通设计院的老同学。"李为民的手机亮起,显示一条新消息,"他们愿意以成本价做勘察设计,省下三百万。"
他顿了顿,"正好够。"
杨莉娅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出"哒哒"的节奏,突然停下:"征地呢?石匣村那二十七户,可不是好说话的。"
她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李为民的无名指——那里戴着和林雅的婚戒。
"王阿婆己经同意了。"李为民调出手机照片,画面里白发老人坐在轮椅上,正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
"用她家0.3亩菜地换卫生室的新轮椅和全年免费理疗。"
"你让苏医生当说客?"徐玉婷的钢笔在"王阿婆"名字上画了个圈,"聪明,那老太太风湿痛了十几年,去年还拿拐杖赶走过拆迁队。"
杨莉娅突然站起身,风衣下摆带起一阵微风。
她走到窗前,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流淌,将县城的轮廓模糊成水彩画:"冯家祖坟怎么办?冯溪瑶虽然进去了,她那些堂兄弟可还在。"
她的影子在雨中模糊变形,"上周还有人往县政府寄恐吓信。"
李为民从文件夹底层抽出一张泛黄的地契复印件:"1947年的地契,这片山本来就是村集体的。"
他的指甲在某个名字上点了点,"冯家老太爷当年只是看坟人。"
"漂亮!"徐玉婷猛地拍桌,茶杯被震得"哐当"一跳,"这下冯家那些地头蛇没话说了。"
她的手机突然响起,铃声是《运动员进行曲》,"喂?什么...现在?"她的表情瞬间凝重,"我马上到。"
杨莉娅挑眉询问,徐玉婷己经抓起公文包:"冯溪瑶的案子有新进展,纪委要我立刻过去。"她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走廊尽头,像骤停的雨点。
会议室重归寂静。
杨莉娅的指尖无意识地着U盘上的贴纸——那是个草莓图案,和林雅生前用的一模一样。
"苏医生最近怎么样?"她突然问,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地。
李为民的钢笔在纸上画了道无意义的曲线:"她...适应得很快。"
眼前浮现出苏霂妍给村民看诊的样子,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笔,和林雅一样的排列顺序,"昨天还去给留守儿童补课。"
杨莉娅从包里取出个精致的小盒子:"帮我转交给她。"
盒盖打开,里面是枚银质胸针,造型为缠绕着草莓藤的听诊器,"本来打算...等林雅生日送的。"
窗外的雨更大了,水珠重重砸在玻璃上,像无数细小的拳头在捶打。
李为民的视线模糊了一瞬,他仿佛看见林雅站在雨里,白大褂被淋得透湿,却还在笑着朝他挥手。
"对了,"杨莉娅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你确定要留在石匣村?城建局长的位置多少人盯着呢。"
她的钢笔在调令上轻轻一点,"公示期还剩七天。"
李为民望向窗外。
雨幕中,远山的轮廓如同水墨画,那里有等待修通的路,有林雅种下的树苗,还有...
"有人比我更适合那个位置。"他轻声说,同时将规划图仔细卷好,橡皮筋绷紧时发出轻微的"啪"声。
杨莉娅突然笑了,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你知道吗?你和林雅越来越像了。"
她将U盘出,金属接口在灯光下闪着冷光,"特别是说谎的时候,右眼会眨得比左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