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我盼着一天盼了多久…看来老天待我不薄”说完陈有为眼眶都激动的有些
郑氏听得眼眶也有些发红……
夫妻两人之前就因为这事老被陈家人打压,如今怀上了,那口气总算顺了下去…
“孩子她娘,你可不能掉眼泪,这期间需要保持好心情……”
“对对对……”
郑氏这才想起什么,不由得问道“也不知道瑶瑶什么时候回来,她要是知道自己有弟弟或者妹妹了,肯定很高兴?”
……
“哈秋…”马车上的陈瑶鼻子发痒的打了个喷嚏
“你没事吧!”这几天连着跑了好几家培训
“没事…”
“对了,我明日要先回京城一趟,接下来的路由纪峰陪你”
“好…”陈瑶完全没意见,而且她觉得萧钰不在反而安全,这家伙似乎很多敌人,这一路老是有黑衣人出来袭击
到了潞州就和萧钰分开了,别说这一路上竟没再出现过黑衣人
……京城皇宫
乾清宫内,静谧得仿佛能听到心跳声。皇帝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双目紧闭,气息微弱。众皇子立于床前,神色各异,有的焦虑担忧,有的暗自庆幸,还有的则是不动声色,心思深沉。
皇后神色凝重,紧紧握住皇帝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她知道,此刻自己必须坚强,才能稳定朝局,安抚民心。
皇子们各怀心思,或低头沉思,或相互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御医为皇帝把脉。众皇子紧张地看着御医,等待着他的诊断结果。御医眉头紧锁,良久才缓缓开口:“皇上龙体欠安,需静养调息。这段时间,切勿让陛下过于操劳。”
听闻此言,皇后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然而她的面色依旧如那被乌云笼罩的天空般充满了忧虑:“为何皇上的病会来的如此之急?”
“回皇后娘娘,想必是陛下近来为了国事殚精竭虑,犹如那燃烧的蜡烛,过度消耗了自己的精力……”
大皇子向前一步说道:“母后,儿臣愿代父皇处理政务,定不会辜负父皇平日的教诲。”
三皇子紧接着道:“儿臣也想尽一份力。”其他皇子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分担。皇后扫视一圈众人,心中明白这些皇子各有盘算
“咳咳……”皇帝如梦初醒般,缓缓地睁开了双眼。
皇后眼疾手快,赶忙将茶水奉上,皇帝接过茶水,轻抿一口,仿佛久旱逢甘霖,这才缓过神来,然后将目光投向众皇子,开口问道:“都来了?老六呢?”
萧钰被其他皇子挡住了视线,听到皇帝呼喊自己,急忙向前跨出一步:“父皇,儿臣在……”
“嗯…”皇帝看见他点了点头“人都到齐了,朕今日就从你们当中选出一位做太子…”
皇帝微微坐起身子,环视着诸位皇子。“朕选太子,不仅要看能力,更要看品德。”
众皇子皆恭敬地低下头。大皇子心想自己平日里最受朝中大臣看好,此次必定十拿九稳;三皇子则暗忖自己暗中培养了不少势力,也颇具优势。
皇帝看向萧钰,“老六,你近日在外游历,可有何收获?”
萧钰拱手回道:“父皇,儿臣看到民间疾苦,深知治国当以民为本,还结识了许多仁人志士。”皇帝听后轻轻点头。
此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边疆急报,敌军来犯。皇帝见状,当即下令:“众皇子听令,谁能解此边疆危机,朕便立谁为太子。”
大皇子立马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愿前往。”
皇帝欣慰地看着萧烈“好,朕给你五万精兵。”萧烈领命而去
三皇子不甘示弱,“父皇,儿臣亦请求带兵出征,辅助大哥。”
二皇子向来体弱,自然是不可能去的,于是没说话
皇帝看了三皇子一眼,应允下来,拨给他三万士兵。萧钰站在一旁,并未言语。
待两位兄长离开后,他向皇帝行礼道:“父皇,儿臣虽未请缨出征,但儿臣想往灾区救助百姓,此亦是保国安民之举。”皇帝赞赏地点头,准了他的请求。
萧钰即刻出发前往灾区。在灾区,他亲力亲为,分发物资,组织民众重建家园。而边疆战场上,大皇子虽兵多,却有些轻敌冒进,陷入敌军埋伏圈。
三皇子本就打着坐收渔利的算盘,救援不力。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震怒。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萧钰在灾区所展现出的一系列善举犹如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深宅大院,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交相称赞。这些赞扬之声如潮水般涌来,最终传入了皇宫之中。
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听闻此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胸怀天下之人,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战场上建立赫赫战功。
那些能够真正将百姓的困苦放在心头,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的举动,无疑也是极其珍贵且令人钦佩的。
就在这关键时刻,那位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毅然决然地下旨召回此刻正在远方疆场奋勇作战的大皇子与三皇子。
当传旨太监匆匆赶到前线时,面对着两位威风凛凛的皇子,高声宣读起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子、三子啊,尔等此番出征,虽勇猛无畏,但却因轻敌而险些酿成大祸。现特命汝二人速速回京述职,不得有误!钦此!”
大皇子和三皇子听到圣旨后,心中不禁一沉。他们深知自己此次的失误给战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明白皇帝此时召回他们定有深意。于是,两人不敢怠慢,迅速整顿兵马,准备启程回京。
大皇子和三皇子回到京城后,灰溜溜地进宫面圣。皇帝看着他们,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你们可知错?”皇帝威严地问道。
大皇子忙不迭磕头,“父皇,儿臣知错,是儿臣轻敌大意。”三皇子也跟着认错。
皇帝冷哼一声,“朕本以为你们有担当大任的能力,可你们却让朕失望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