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条是何人、何时、何地放进自已的衣物中去的?”
吴三桂细思极恐。
今日李自成来的匆忙,自已一直在关注刘体纯几万大军在长城以北的动静,尤其是刘体纯军中有传言,言之凿凿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刘体纯营中。现在看来,这个传言难道只是一个障眼法。这吸引了吴三桂所有的注意力,没有发现李自成本部忽然扑到关前。
待得消息传来,李自成已经进营、赐酒,然后陈圆圆挡驾、冲撞、入怀、撒娇,吴三桂逃出、出言劝慰,之后可以用杯盘狼藉、一地鸡毛来形容。当时形势下,众人来不及反应,无人敢挡。然后,李自成立即就拍拍屁股走了。
当时,跟在李自成身边的共五人。李来亨、郝摇旗、白鸠鹤、蓝应诚,还有前内阁首辅陈演。这几人当中,陈演最不可能做手脚,因为李自成走的时候,把陈大人留下来,充当两军沟通的媒介。对于这个安排,把陈演大人高兴坏了,李自成临走,还告诉陈大人,他的家私和家人改日会派人送到吴三桂营中。陈大人笑的合不拢嘴,因为他的家人早已送回老家,家产的大头都已变卖,其中半数都送回老家,只剩下6万白银没来得及运走。
6万两白银,也不是小数目了。但是,陈演自知,能从这一乱局中逃出生天,毫发无伤,那几乎要开眼,是天人了!伤财保命,善之又善!陈大人当年送家小回老家,并不是预见李自成来京,当初提防的乃是崇祯皇帝。当时,陈演为了不替崇祯放弃宁远背黑锅,带着内阁跟崇祯皇帝唱反调,崇祯皇帝当时就记下了这仇。这崇祯皇帝气量狭小,连替他背黑锅的陈新甲都被拖到菜市口,如果让崇祯皇帝逮到机会,还不把陈演大人喂狗。因此,陈演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
如今能留在吴三桂营中,那是善之又善。
陈演只能在暗中偷笑,这李自成真是老糊涂了。
排除了陈演动手脚,那就只有李来亨、郝摇旗、白鸠鹤和蓝应诚四人。李来亨当时站在最前面,一直不离闯王左右。郝摇旗看着像个粗人,只有白鸠鹤和蓝应诚有可能做手脚。
而且自已这件衣服当时并未穿在身上。
否则白鸠鹤和蓝应诚靠得太近,必然被亲兵发觉。
至于,他们放置这张字条的时间,吴三桂猜测,肯定是刚进营帐就将这张字条塞入衣物当中。彼时,营帐中人丁甚多,众人忙着互相介绍。
他们为什么这么早就放下字条,自然是做了两手打算。如果下毒成功,到时候吴三桂一死,关宁军群龙无首,外面号炮一放,大顺军冲进来,瞬间大家就投降了,这个字条就毫无用处了。相反,现在下毒不成功,这一手的意义就深远了。
这是在警告吴三桂。
说明李自成已经无计可施了,只能用家人的性命相要挟。
然而,这个方法对当下的吴三桂还是最有效的。
对于吴三桂来说,拖延月余,早降晚降,降清降顺,其实都是一样的。甚至自已如果投降的太早,双方都会对自已产生怀疑,拖一段时间对自已也有利。投降这件事,本就是天难之事。至少关宁军不缺一个月的粮食。如果拖延月余,能换来家小的性命保全,在吴三桂看来,这很值得一试。到时候,李自成不守信用,吴三桂也就名正言顺的有借口反叛。
这里可是有证据的!
第二日,吴三桂听到几个消息。
“李自成亲入险地,无功而返。一计不成,定然再生一计!将军不可再犹豫!”谋士里面有人开始劝他出兵。
“报——昨日顺军扎营之处,发现有开挖土壕的迹象,众人不以为意,今日派一小队营兵去探查,结果踩中火地雷,一营官兵五百人仅活半数。经武库司务查明,是我大明官军善长使用的子母雷!京中尚藏子母雷总数在十万枚,只怕前方还有埋雷处。”
“报——顺军将领刘体纯派人来说,有陈演大人的家私送到,其人丁进营后,放下一箱银锭,人就不辞而别。众人打开银箱,发现上覆一纸关文,命我军出关与建虏八旗野战,顺军在后面押阵!”
吴三桂听着这些消息,心里乱哄哄的。
多事之秋!
不能整天让这些消息传入自已耳朵中。
刘体纯此时派人来传令,自然是试探自已的反应。对于吴三桂来说,昨日自已虽然气愤,但是他已经做了决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在李自成手握自已的家人性命,吴三桂决定听从李自成的安排。拖延月余,并不会影响战局。
说穿了,这一局是八旗军和大顺军的主场,让他俩去狗咬狗,自已呆在山海关里做个富家翁,晒晒太阳,喝喝茶,何乐而不为。现在吴三桂反而最担心的是建虏,他们会不会来联系自已。必须尽快斩断这条联系渠道,否则自已答应为李自成赢得月余时间,建虏又来逼迫自已,岂非两面难做。
“糟糕!”吴三桂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他立即开始装病,此时一定不能听到任何来自建虏八旗的消息,这是自已昨夜是就准备好的,“啊,我的脚!”
众人忽然看到吴三桂的脚面肿起好大一个包,原来是被蛇咬了。
躺在病房里,吴三桂托病不出,只让自已亲随三千老兵挡架,并下了死命令:“以后除了李自成和家人的消息,其他的消息一屡不得报告”。
建虏日后有消息,要逼迫自已做其他选择,就不会传到自已耳朵里。
哈哈!
吴三桂越想越开心,为自已的聪明才智而开心。
此时,刘体纯在营中,展开闯王送来的一纸命令,打开三国演义,查看上面的页码、行数和排序。花了一个时辰,终于翻译出密文:“启动派拉蒙计划。阅后即焚。”
刘体纯点燃了这个命令。
立即命人去八旗军中去谈生意。
“三桂啊,我大顺军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为了抬高吴三桂的价码,也为了拖延时间,为大顺军赢得更多的布局时间。闯王提出来一个,遣人赴八旗军中,交易吴襄的计划!名字叫做“派拉蒙”计划,非常奇怪的一个名字,不过,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尤其是听军师说,武略司的名字叫“曼施坦因司”,真不知这“满屎探荫”是何方神圣。派拉蒙计划的核心就是,要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卖给建虏八旗军,交易对价是五十辆佛郎机炮。
当这个提议提出时,众人都极为震惊,听说武略司全都一边倒的不支持。刘体纯当时也觉得,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关键,以后吴三桂来要爹,咱们拿什么给人家?
但是,闯王认为。自刘体纯出长城之后,吴三桂的山海关通道对建虏八旗军价值将水涨船高。此时,建虏会主动寻找吴三桂沟通,而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就在建虏军中,但是祖大寿跟努尔哈赤等人打过很多年仗,祖大寿的投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祖大寿本人又臭又硬,清军几代首领对这个人感情复杂,很难做为清吴两军的沟通渠道。因此,清军要想跟吴三桂沟通,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闯王提出来,我军提出交易吴襄,建虏八旗军绝对不会立即应下,肯定要来回请示。借此交易,至少能拖延三天时间。建虏八旗军得到吴襄后,如何使用吴襄,计划决策又得两天,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被我们争取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吴襄在刘体纯营中的事情是谁泄露的,现在也查不清,把吴襄交易出去,那人必然再次行动。借此机会,也会可以发现藏在军中的泄密之人。
吴三桂的父亲确实在刘体纯营中,这件事本来是个机密。但是自从刘体纯带兵从古北口出关后,这个消息就在军中不胫而走。这让刘体纯大为恼火,此时闯王也听到消息,这让刘体纯意识到,闯王在他的军中还布下了耳目。闯王很快让蓝应诚带来了命令,令他密查是谁泄露了消息出去,同时消息既然泄露了,不如让吴三桂一惊一乍,于是刘体纯主动把吴襄带出来,跟众将一起宴饮。但是,刘体纯一直派人在暗中排查,一切毫无头绪。
现在把吴襄交易出去,刘体纯心中感情复杂。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后,自已军中泄密之人就更难查清楚了。这个黑锅背着可不舒服!
但是,闯王的命令不可违背。
因为闯王后来又完善了这个“派拉蒙计划”,不仅让吴襄去清营的时候随身携带一份书信,而且还在饮宴时,让吴襄听到众将在席间谈论,八旗汉军中有大顺军的耳目,正是此人提供了多尔衮的名字以及继位为摄政王的过程。这一消息,让吴襄也大为吃惊。
吴襄是头一次听闻多尔衮继位过程。
这可是大清国的头等机密。吴襄在关宁前线与八旗军对阵多年,三十多年来,大明军队自然打听清楚了八旗各军的首领是谁。但是,平日还是大明军队走漏消息的时候多,八旗军那里很少有人叛变投奔大明。像多尔衮继位经过这样的消息,即使在八旗军中的也不会人人皆知。
刘体纯当时看到吴襄的表情,就知道,闯王这次只怕押对了宝。这是个标准的反间计划,就是要吴襄把这个消息带到八旗军中。一旦这一说法,传入对方的耳朵中,对方肯定会疑神疑鬼。哈哈,让你们离间崇祯和袁崇焕,这次让尔等也品尝一下被离间的感觉。
话说起来,现在闯王的心思变得越来越细腻了。刘体纯现在天天抱着三国演义睡觉,离京之前,刘体纯还在军师看到另一份伐辽檄文。
“刘将军,你看这两份伐辽檄文有何区别?”宋献策当时笑的有些莫名。
“这没区别!”刘体纯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也没看出有什么区别。最终,在宋献策的提醒下,他骤然发现,这里面纪念有功之臣里面多了一个名字——吴三桂。
“哈哈,这有多大区别,不就多了一个名字吗?”刘体纯不以为意。
“只这一件事,当然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若是叠加起来,就不一样了。闯王命令,军略司以后凡有行动,必须同时拿出至少三套应对方案,方可行动。否则,就不得行动。比如,这次咱们此次出击长城以北,如何撤退就拿出三套完整的方案,一是埋火地雷,二是布置陷阱,三是巨石阻路。同时,文攻司会配合释放一些或真或假的消息。如此多的手段联合使用,就像一个网。对方听到一个消息时,会有些疑虑,连续听到三个消息,就再也撑不住了。”
“是啊!”刘体纯附和着,他虽然没看出来这个伐辽檄文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闯王现在就变得像个魔鬼。
好可怕。
之前,闯王还问刘体纯,如何在不动刀兵的情况下杀死一个人?刘体纯说不知道。闯王说,如果杀死吴三桂的话,有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让吴三桂忽然听说,他父亲吴襄霸占了陈圆圆。刘体纯当时就张大了嘴,合不拢下巴。但是,这还没完。闯王说,这还不够。此时,最好吴三桂的好友被我军故意在菜市口杀害,把头颅如果能装在盒子里,用石灰装殓,送至吴三桂书案或者假称为菜肴,效果最佳。刘体纯听了,咽了一口口水。心说,闯王之狠,现在已经突破人伦底线了。但是,这还不够。要让吴三桂这样看了足够多生死的统兵大将心荆动摇,这还不够。最好,此时,又传来消息,他的儿子不是亲生的,是小妾跟他的亲随侍卫一起生的。如果一日之内,吴三桂听闻这三个消息,你觉得他会怎样。这就叫做“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崇祯皇帝就是这么被折腾完蛋的。光释放几个真真假假的消息,就让你自已完蛋。
但是,这个计划最难的地方也在这里,你必须让他连续听闻这三个消息。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再听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些消息有真有假,时间一长,一件事如果被辨别出来是伪造的,其他的全部会失效。对方反而会在心理上蔑视对手,“净玩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把戏”。所以,此类计策,不用则罢,用之必须有一击必杀的把握才行。
“吴三桂最好的朋友是谁?”刘体纯立即发现一件事,值得上心研究一番,当场就开口询问。
“这件事难道不应该你告诉我?”闯王的反问立即让刘体纯有些慌乱,但是,闯王立即就打消了刘体纯的疑虑,“其实这件事非常容易打听,前山海关总兵马科城破之前被崇祯皇帝叫回来去南方探路,跟大学士李建泰一起被俘,他最近提出来向我军投降,想重新出来领兵,孤王已经答应了他,让他带兵去川蜀一带,他对吴三桂的事情了如指掌!”
后来刘体纯还真找人问过马科,马科很开心,他说,吴三桂有个好友,名字叫方光琛。乃前任辽东巡抚方一藻之子。二人从小一起长大,都是辽东世家子弟,情份不比一般人。
刘体纯记住了这个名字。他琢磨着,哪天如果自已把方光琛的脑袋挂到山海关的城门楼子上,肯定让吴三桂呕半升血。
这个时候,如果出去叫阵,定然杀得吴三桂无心恋战。
“哈哈!”想到这里,刘体纯开始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