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次元 > 四合院:这个李家小子不简单啊 > ### 第53章:竞争选拔

### 第53章:竞争选拔

厂里关于重要项目的竞争选拔这天终于来临,阳光洒在工厂的大院里,却丝毫缓解不了现场紧张的气氛。李想和其他参与选拔的同事们一同来到了专门布置的选拔场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又期待的神情。

在这群竞争者中,有个叫赵刚的同事,他身材魁梧,性格直爽。他一直对这个项目虎视眈眈,为了这次选拔,他可是没少下功夫。还有个叫孙梅的女同事,别看她是女性,在技术方面却丝毫不逊色于男同事,她心思细腻,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李想站在人群中,正在做最后的准备。这时,赵刚走了过来,他拍了拍李想的肩膀,带着几分挑衅地说:“李想,听说你最近在厂里挺出名啊,不过这次选拔可不是靠名声就能过的,咱得凭真本事。”

李想看着他,微微一笑:“赵刚,我知道,我也是准备用实力说话。”

孙梅在一旁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轻声说道:“大家都别太紧张,公平竞争就好,希望我们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选拔正式开始,第一项是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发下来后,大家都迅速开始答题。题目密密麻麻地印在纸上,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各个方面。李想拿着笔,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心中暗自庆幸自已这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看到一道关于新型机械结构力学原理的题目,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之前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的场景,当时为了弄清楚这个原理,他可是花费了不少时间,还请教了厂里的老专家。他稳稳地写下答案,继续往下答题。

旁边的一位年轻同事小刘皱着眉头,小声嘀咕:“这题也太难了吧,感觉比大学考试还难。”

另一位同事小声回应:“这是重要项目,肯定得严格筛选啊,不然怎么选出最合适的人。”

在答题过程中,李想遇到了一道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题目,是关于某种材料在特殊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他思考了片刻,回忆起之前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他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了一些结论。他凭借着这些经验,谨慎地回答了这道题。

理论考核结束后,稍作休息,便进入了实际操作环节。这次实际操作是要组装一个复杂的机械模型,并且要保证模型能够正常运行,完成一系列指定的动作。

李想走到自已的操作台前,看着台上摆放的各种零件,深吸一口气,开始动手。他首先对零件进行了分类和检查,确保每个零件都没有质量问题。在组装过程中,他采用了一种自已改良过的组装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减少误差。

赵刚那边则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一步一步地稳步组装,他的动作虽然不快,但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很扎实。孙梅则展现出了她的细心,她在组装前仔细地测量了每个零件的尺寸,确保万无一失。

就在李想组装到关键部分时,他发现一个零件的尺寸似乎有些偏差。他眉头一皱,心中暗叫不好。如果这个零件有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模型的运行。他迅速在脑海中思考解决方案,是重新寻找一个替代零件,还是尝试对这个零件进行调整。他决定先尝试调整,于是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对零件进行打磨和修改。

这时,负责监督的一位老师傅走了过来,看着李想的操作,有些担忧地说:“小伙子,你这样修改零件风险很大啊,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前功尽弃。”

李想一边操作一边回答:“师傅,我知道风险,但我有把握。这个零件虽然有偏差,但还在可调整范围内,我之前做过类似的尝试。”

老师傅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经过一番努力,李想成功地完成了零件的调整,继续组装模型。在他完成组装并启动模型的那一刻,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模型顺利地完成了所有指定动作。

赵刚也在不久后完成了他的模型,运行效果也很好。孙梅在完成模型后,还对模型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第一轮选拔结束后,选手们都在休息区等待结果。李想坐在椅子上,喝了口水,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时,秦淮如匆匆赶来,她手里拿着一个饭盒。

“李想,你怎么样?累不累?”秦淮如走到李想身边,关切地问。

“秦姐,我还好,刚完成第一轮选拔。”李想回答道。

“我给你做了点吃的,你赶紧吃点,补充一力。”秦淮如说着,把饭盒递给李想。

“谢谢你,秦姐,你总是这么贴心。”李想感激地接过饭盒。

在休息区,选手们也在交流着刚才的选拔过程。赵刚对几个同事说:“这次实际操作真不简单,那个零件的问题可把我吓了一跳,还好我准备充分。”

孙梅也说:“是啊,这种选拔就是要考验我们在突况下的应对能力,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李想在一旁听着,点头说道:“大家说得对,这次选拔让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第二轮选拔是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选手们被带到一个会议室,每人拿到一份详细的项目案例资料。

李想拿到的案例是关于一个生产线上频繁出现故障的问题。他仔细地阅读资料,从设备老化、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到维护计划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他发现这个问题可能是由于设备维护计划不合理,导致一些潜在的故障没有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同时操作人员对新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也是一个原因。

在准备解决方案时,李想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改进方案。他建议重新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增加定期的深度维护项目,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他还详细计算了实施这个方案的成本和预期效果,并且考虑到了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应对措施。

轮到李想上台讲解了,他走到会议室前面,看着台下的评委和同事们,开始自信地阐述自已的方案:“各位评委、同事,针对这个案例中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设备维护和人员操作。首先,对于设备维护计划……”

在讲解过程中,一位评委打断了他:“你提出的增加深度维护项目会增加不少成本,而且可能会影响生产进度,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想回答道:“评委老师,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生产淡季增加深度维护的频率,并且合理安排维护时间,尽量减少对生产进度的影响。同时,通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可以降低成本。”

评委听了李想的回答,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其他选手也都提出了各自精彩的方案,赵刚从优化生产流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孙梅则重点关注了人员管理方面,提出了一套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经过两轮激烈的选拔,李想感觉身心俱疲,但同时又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次选拔竞争激烈,每个选手都有自已的优势,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也为自已在选拔过程中的表现感到满意,他已经尽了自已最大的努力,现在只等最终的结果揭晓,无论是否能够入选这个重要项目,他都没有遗憾。而在四合院,邻居们也都在期待着他的好消息,尤其是那些支持他的人,都希望他能在这次竞争中脱颖而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