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四合院:让舔狗无路可走 > 第43章:差异化经营

第43章:差异化经营

刘洪涛和阎解成的摊位因为差异化经营,吸引了不少新顾客,生意越发红火。这天,两人正在摊位上忙碌着。

刘洪涛一边整理着特色商品,一边对阎解成说:“解成,你看这差异化经营还真有点效果,这几天顾客明显多了不少。”

阎解成笑着点头:“是啊,洪涛,还是你这主意好。不过咱也不能掉以轻心,得继续想办法稳住这些顾客。”

这时,一位年轻的女顾客走了过来,拿起一个手工编织的小篮子,爱不释手地问:“这小篮子真漂亮,多少钱呀?”

刘洪涛笑着回答:“姑娘,这小篮子二十块钱,都是我们自已手工做的,质量可好了,很实用呢。”

女顾客微微皱眉:“二十块钱啊,有点贵呢。能不能便宜点呀?”

刘洪涛耐心解释道:“姑娘,这价格真不能再低了,你看这编织的工艺,都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而且材料也是精挑细选的。您要是买回去,不管是放杂物还是当装饰,都特别合适。”

女顾客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小篮子,准备离开。刘洪涛见状,赶紧说:“姑娘,这样吧,您要是今天买了这小篮子,我再送您一个小手工饰品,算是给您的优惠,您看行不?”

女顾客一听,又拿起小篮子看了看,想了想后说:“那好吧,那我就要这个了。”

刘洪涛笑着把小篮子包好,递给女顾客,又拿了一个小手工饰品给她。女顾客满意地走了。

阎解成看着这一幕,对刘洪涛说:“洪涛,你这促销手段可以啊,以后咱们可以多搞搞这样的活动。”

刘洪涛点头:“嗯,得灵活点,根据顾客的反应随时调整策略。”

在贾家,秦淮茹看到刘洪涛的生意越来越好,心里也高兴。她对贾张氏说:“妈,您看洪涛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他就是有本事。”

贾张氏哼了一声:“哼,这才刚开始呢,别高兴得太早。指不定哪天就不行了。”

秦淮茹无奈地摇摇头:“妈,您就不能说点好听的。洪涛这么努力,肯定能一直好下去的。”

棒梗在一旁听到了,也说:“妈,我觉得洪涛叔肯定行。他对我们家这么好,生意肯定也差不了。”

贾张氏瞪了棒梗一眼:“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别在这儿瞎掺和。”

在厂里,许大茂听说刘洪涛的摊位靠差异化经营又火了起来,心里别提多嫉妒了。他找到李怀德,满脸谄媚地说:“李厂长,您知道吗?刘洪涛那小子的摊位最近又火了,靠什么差异化经营,把顾客都吸引过去了。”

李怀德看了他一眼:“哦?这小子还挺有本事啊。怎么,你又想打什么主意?”

许大茂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说:“李厂长,您看能不能想办法给他使点绊子呀?比如查查他的摊位有没有违规经营之类的。”

李怀德皱了皱眉:“没凭没据的,怎么查?再说了,他要是合法经营,咱也不能随便找茬啊。”

许大茂不死心:“李厂长,您就稍微留意留意嘛,说不定能发现点什么呢。我就是看他太嚣张了,心里不服气。”

李怀德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别老想着整人,有这功夫多干点正经事。”

许大茂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刘光福这段时间靠做手工卖给刘洪涛的摊位,也赚了不少钱。他拿着钱回到家,高兴地对母亲刘彩霞说:“妈,您看,这是我这段时间赚的钱,都是洪涛哥给的机会,我以后能给家里多分担点了。”

刘彩霞笑着接过钱:“哎呀,光福,你可真出息了。这都多亏了洪涛啊,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刘光福点头:“我知道,妈。我会的。”

刘光天在一旁看着,心里酸溜溜的,对刘光福说:“哼,你就得意吧,不就是靠刘洪涛赚了点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刘光福看了他一眼:“哥,我这也是靠自已的手艺赚钱,怎么就不行了?你要是有本事,你也去赚啊。”

刘光天被噎得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随着生意的好转,刘洪涛和阎解成商量着要扩大特色商品的种类。刘洪涛说:“解成,咱们现在的特色商品虽然受欢迎,但种类还是有点少,得再增加一些。”

阎解成表示赞同:“对,我也这么想。不过增加种类就得找更多的手工师傅,这成本也会增加啊。”

刘洪涛想了想:“成本是个问题,但只要生意能更好,也是值得的。咱们可以先在院子里找找看,说不定有人愿意做呢。”

于是,两人决定在四合院张贴招聘手工师傅的告示。告示一贴出来,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阎埠贵看到告示后,心里一动,想着又能捞点好处了。他找到刘洪涛,满脸堆笑地说:“洪涛啊,我看到你贴的告示了,我这小学语文老师,手也巧着呢,我能不能也来做手工啊?”

刘洪涛心里知道阎埠贵的为人,笑着说:“阎老师,您这不是忙着教书育人嘛,哪有时间做手工呀?而且这手工活也挺累的,我怕您吃不消。”

阎埠贵忙说:“哎呀,我这业余时间还是有的,我就想赚点外快,帮补帮补家用。你就给我个机会呗。”

刘洪涛还是摇头:“阎老师,真不好意思,我们这手工要求挺高的,得有一定的经验和手艺,我怕您做不来。”

阎埠贵见没机会,脸色一变,哼了一声:“哼,我看你就是不想让我赚钱,小气鬼。”说完就走了。

刘洪涛无奈地摇摇头。

这时,有几个院子里的大妈过来问情况。其中一个大妈说:“洪涛啊,我们几个平时在家也没啥事,就喜欢做做针线活,不知道能不能做你们这手工呀?”

刘洪涛笑着说:“大妈们,只要你们手艺好,当然可以啦。我们这手工主要是做一些特色的小饰品、小物件,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先试着做几个给我看看,要是行,我们就按件给钱。”

大妈们听了,都很高兴,纷纷表示要回去试试。

在这个过程中,易中海一直在暗中观察刘洪涛的生意情况。他看到刘洪涛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心里越发不安。他找到刘海中,忧心忡忡地说:“刘海中啊,你看看刘洪涛这小子,现在生意做得这么大,以后在院子里可就更有话语权了,这可不行啊。”

刘海中现在对刘洪涛的看法已经改变了不少,他说:“易大爷,我觉得刘洪涛这孩子有本事,他把生意做好了,对院子里也有好处呀。大家都能跟着沾点光嘛。”

易中海皱了皱眉:“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他这是在抢咱们的风头,以后谁还听咱们的呀?”

刘海中笑了笑:“易大爷,时代不同了,现在讲究的是本事,人家刘洪涛有本事把生意做好,咱们也得学着点呀。”

易中海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才能遏制刘洪涛的发展。

过了几天,那些大妈们做了一些手工样品拿给刘洪涛看。刘洪涛仔细看了看,对其中几个手艺不错的大妈说:“大妈们,你们这手艺真不错,就按我们之前说的,按件给钱,你们以后就可以给我们做手工了。”

大妈们听了,都很高兴,纷纷表示感谢。

有了新的手工师傅加入,特色商品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摊位的生意也更上一层楼。

一天,一个外地的商人路过刘洪涛的摊位,看到那些特色商品,眼前一亮。他停下来,仔细打量着商品,然后对刘洪涛说:“老板,你这些商品很有特色啊,我是做小生意的,想问问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货源呀?我想在我们那边卖。”

刘洪涛心里一动,觉得这是个拓展生意的好机会,但他也有些谨慎,便问:“您是哪里的呀?打算要多少货呢?”

外地商人回答:“我是邻市的,刚开始先拿个几十件试试水,如果卖得好,以后再大量进货。”

刘洪涛想了想,说:“这样吧,您先留个联系方式,我回去和我的合伙人商量一下,然后再给您答复。”

外地商人点点头,留下了联系方式就走了。

刘洪涛把这件事告诉了阎解成,阎解成兴奋地说:“洪涛,这可是个好机会啊,要是能打开邻市的市场,咱们的生意可就更大了。”

刘洪涛点头:“嗯,是个机会,但也得小心点,毕竟咱们对那边的市场不太了解。”

两人商量后,决定先少量给外地商人供货,看看情况再说。

在贾家,秦淮茹听说了这件事,对刘洪涛说:“洪涛,这可是个大好事呀,你可得抓住机会。不过也要注意别被人骗了。”

刘洪涛笑着说:“我知道,你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贾张氏在一旁听着,撇撇嘴说:“哼,就他能行?别到时候货发出去了,钱收不回来,那就傻眼了。”

秦淮茹瞪了贾张氏一眼:“妈,您别这么说,洪涛做事有分寸的。”

随着给外地商人供货的事情逐渐推进,刘洪涛和阎解成更加忙碌起来。他们要保证商品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

在这个过程中,刘光天看到刘洪涛又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心里更加嫉妒。他找到许大茂,对他说:“许大茂,你看刘洪涛那小子,又要和外地商人做生意了,这要是成了,他可就更得意了。咱们得再想办法搞破坏。”

许大茂也正为之前没整倒刘洪涛而窝火,他说:“行,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这次一定要让他栽个跟头。”

两人凑在一起,密谋着新的破坏计划。

刘洪涛和阎解成并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算计他们,他们还在为新的发展机会努力着。

有一天,刘洪涛正在摊位上准备给外地商人发货的商品,突然发现有几件商品的质量好像不太对劲。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是新招来的一个手工师傅做的,工艺上有些瑕疵。

刘洪涛皱了皱眉,找到那个手工师傅,严肃地说:“大妈,您这手工做得有点问题呀,这要是发出去了,会影响我们的生意的。您得注意一下质量啊。”

大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洪涛啊,我这不是刚开始做嘛,还不太熟练,我以后会注意的。”

刘洪涛说:“大妈,这可不行啊,我们这是要卖给外地商人的,质量一定要过关。您要是不行,就先别做了,等熟练了再说。”

大妈听了,有些失落,但也知道刘洪涛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刘洪涛重新安排了人手,确保商品质量没问题后,才把货发了出去。

过了一段时间,外地商人打来电话,高兴地说:“刘老板,你这商品在我们那边卖得可好了,好多顾客都喜欢,我想再进一批货,这次要多进一些。”

刘洪涛听了,心里很高兴,说:“那太好了,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尽快给您发货的。”

挂了电话,刘洪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阎解成,两人都兴奋不已,觉得这次真的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在四合院,消息传开后,大家对刘洪涛的看法又有了新的变化。

一些人开始真心佩服刘洪涛的本事,觉得他能把生意越做越大,确实不简单。

一个邻居对刘洪涛说:“洪涛啊,你这生意做得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还小瞧你了,现在看来,你是真有能耐啊。”

刘洪涛笑着说:“谢谢叔,这都是大家的支持,我也得不断努力才行。”

而阎埠贵看到刘洪涛又有了新的发展,心里那叫一个嫉妒啊。他对几个邻居说:“哼,他刘洪涛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才有点小成绩,看他能得意多久。”

邻居们听了,有的点头,有的则不置可否。

在这个过程中,刘光福的手工生意也因为给刘洪涛供货,有了更多的机会。他不仅能赚到更多的钱,还结识了一些其他的手工师傅,学到了不少新的手艺。

刘光福对刘洪涛说:“洪涛哥,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我现在学到了好多新东西,以后还能做出更好的手工呢。”

刘洪涛笑着说:“光福,你自已也努力呀,以后肯定能发展得更好。”

随着生意的不断发展,刘洪涛和阎解成开始考虑扩大经营规模,比如租一个更大的店面,或者再开几个分店。

刘洪涛对阎解成说:“解成,现在生意越来越好,我们得考虑扩大规模了,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也能给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阎解成表示赞同:“对,不过这得需要不少资金啊,我们得好好计划一下。”

两人又开始为扩大经营规模的事情忙碌起来,四处寻找合适的店面,联系供应商,估算成本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四合院的人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人因为刘洪涛的成功而受益,对他感恩戴德;有人则因为嫉妒而继续在背后搞小动作。而刘洪涛在这复杂的环境中,依然努力前行,向着更大的商业目标迈进,同时也在和四合院的众人一起经历着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

在厂里,杨厂长听说了刘洪涛在外面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把刘洪涛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刘洪涛,我听说你在外面生意做得不错啊,有没有想过回厂子里来发展?我们厂子里也有不少机会呢。”

刘洪涛笑着说:“杨厂长,谢谢您的关心,我现在在外面的生意刚有点起色,还想继续发展发展,暂时不考虑回厂子里了。”

杨厂长点点头:“嗯,那也行,不过你要是以后想回来,随时可以来找我。”

刘洪涛感激地说:“谢谢杨厂长,我会记住的。”

回到四合院,刘洪涛继续和阎解成商量扩大经营规模的事情。

阎解成说:“洪涛,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在附近再开一家分店,这样风险相对小一些,也能看看市场的反应。”

刘洪涛想了想:“嗯,有道理,不过开分店也得找合适的人手,还得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两人正商量着,棒梗跑了过来,对刘洪涛说:“洪涛叔,我妈让我问你,今晚来家里吃饭不?”

刘洪涛笑着说:“好啊,我晚上一定去,你回去告诉阿姨,谢谢她的邀请。”

棒梗点点头,跑回去了。

在贾家,秦淮茹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刘洪涛。贾张氏虽然还是有些不太乐意,但也没说什么。

吃饭的时候,秦淮茹问刘洪涛:“洪涛,你们扩大经营规模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刘洪涛回答:“还在筹备当中,有不少事情要做呢,不过我们会努力的。”

秦淮茹说:“嗯,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刘洪涛笑着说:“谢谢你的信任,有你支持我,我更有动力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