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站在四合院的院子中央,环顾四周,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规划。他深知,这四合院承载着太多人的生活与情感,如今有了能力,定要让它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阎解成,你联系的工匠师傅们啥时候能到啊?这房屋修缮可得抓紧,不然赶上下雨,又得麻烦了。”刘洪涛对着正在一旁清点材料的阎解成喊道。
阎解成放下手中的本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回答道:“洪涛哥,他们说明天就来,这次找的都是手艺不错的老师傅,肯定能把房子修得结实又好看。”
“那就好,卫生设施那边王大妈盯着呢,应该也没问题。这公共区域的小花园,我想弄得精致点,让大家有个舒心的地儿。”刘洪涛一边说着,一边在地上比划着小花园的布局。
这时,刘光福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些图纸,有些兴奋地说:“洪涛哥,我找了些花园设计的图纸,你看看有没有啥灵感。我觉得这个带个小池塘,种些荷花的设计就挺好,夏天的时候肯定特别美。”
刘洪涛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光福啊,你这想法不错,不过这小池塘得考虑好排水的问题,不然一下雨就成泥塘了。咱得找个专业的人来参谋参谋。”
正说着,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了四合院。这位老人叫陈老,是城里有名的园艺师,也是刘洪涛专门请来为小花园出谋划策的。
刘洪涛赶忙迎上去,说道:“陈老,您可来了,快请进。我们正为这小花园的设计发愁呢,您给指点指点。”
陈老笑着走进院子,四处看了看,说道:“这四合院有股子老北京的韵味,花园的设计得和这整体风格搭调。我看这中间的空地,种些松柏,四季常青,寓意也好。再在旁边弄个小花坛,种上些月季、芍药,不同季节都有花看。小池塘呢,可以放在角落,养些金鱼,周围用些石头围起来,既美观又安全。”
刘洪涛听得连连点头,“陈老,您这主意太棒了。就照您说的办。不过这材料采购和施工,还得麻烦您多费心盯着点。”
“放心吧,小刘。我干了一辈子园艺了,这点事还是能办好的。”陈老自信地说道。
在房屋修缮的过程中,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在院子里。其中一位李工匠,是个直性子,干活特别麻利,但也有点火爆脾气。
他一边敲打着屋顶的瓦片,一边大声喊着:“这屋顶的椽子有些都烂了,得全换掉,不然修了也白修。”
住在这房子里的赵大爷有些心疼钱,在下面嘟囔着:“换这么多,得花不少钱吧,能不能修修补补就得了。”
李工匠一听就急了,从屋顶探出头来,说道:“大爷,这房子修就得修好,您这修修补补的,过不了多久还得坏,到时候更麻烦。”
刘洪涛听到动静,赶紧过来劝解:“李师傅,您别着急,先下来喝口水。赵大爷,我知道您心疼钱,但是这房子修好以后咱能住得安心不是?这钱该花还得花,您就放心吧,我会处理好的。”
赵大爷听了刘洪涛的话,不再吭声,李工匠也哼了一声,继续干活去了。
而在卫生设施改造这边,王大妈带着几个妇女忙得不亦乐乎。她们把原来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清理干净,重新铺上了瓷砖,安装了新的马桶和洗手池。
王大妈指挥着大家:“把这瓷砖贴整齐点,缝子都给抹好,别留死角。这新厕所就得干干净净的,让大家用着舒心。”
一个年轻的媳妇笑着说:“王大妈,这新厕所比我家的都干净,以后咱这四合院可真是大变样了。”
“那可不,这都多亏了洪涛这孩子有本事,还想着咱们大伙。”王大妈满脸笑容地说道。
小花园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陈老带着几个工人挖池塘、种花草、摆石头。
有个小孩子好奇地在旁边看着,问道:“爷爷,这小池塘里的鱼什么时候才能游啊?”
陈老笑着摸摸孩子的头:“等这池塘的水养好了,就把小鱼放进去,到时候你就能来看鱼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四合院的改造工程终于接近尾声。房屋焕然一新,墙壁重新粉刷过,屋顶的瓦片整整齐齐,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卫生设施干净整洁,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花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池塘里的金鱼欢快地游着,石凳石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
四合院的居民们看着这一切,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贾张氏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慢慢地走着,嘴里念叨着:“这还是我认识的四合院吗?简直像变了个样。洪涛啊,你可真是咱四合院的大恩人呐。”
刘洪涛笑着说:“张奶奶,您别这么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就好好在这新院子里生活。”
棒梗下班回来,看到院子的变化,也很是惊讶,“刘叔,这也太厉害了吧。咱这四合院现在一点也不比外面的小区差啊。”
“这还只是开始,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刘洪涛拍着棒梗的肩膀说道。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人觉得这新的基础设施使用规则有些麻烦,比如小花园的开放时间、卫生设施的打扫安排等。
一位叫钱婶的妇女找到刘洪涛,抱怨道:“洪涛啊,这小花园晚上关得太早了,我家孩子晚上想在那玩会儿都不行。还有那厕所,打扫得太勤了,有时候正用着呢,就有人来催着打扫,这多不方便啊。”
刘洪涛耐心地解释道:“钱婶,这小花园晚上关得早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毕竟黑灯瞎火的怕有意外。厕所打扫勤点是为了保持干净,不过我们可以调整一下时间,尽量不影响大家使用。您有啥意见尽管提,我们就是想让大家都满意。”
钱婶听了刘洪涛的话,脸色缓和了一些,“行吧,洪涛,你能考虑我们的想法就好。”
刘洪涛意识到,这规则还得根据大家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他又召集了院里的一些代表,一起商量修改基础设施使用规则的事情。
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刘光天率先发言:“我觉得小花园可以装个路灯,这样晚上也能开放久一点,大家也能在那乘凉聊天。”
何雨柱也说道:“厕所打扫时间可以分时段,比如早上和晚上人少的时候多打扫几次,中午就少打扫,别影响大家使用。”
刘洪涛认真地听着大家的意见,不停地记录着,“行,大家的建议都很好,我们就按照这些来修改规则,让这四合院的生活更方便、更和谐。”
最后,在一次全院大会上,刘洪涛宣布了修改后的基础设施使用规则。大家都表示满意,四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欢乐。
刘光福笑着对刘洪涛说:“洪涛哥,这一路走来虽然不容易,但是看到现在的四合院,觉得一切都值了。”
刘洪涛看着院子里的人们,感慨地说:“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四合院就会一直充满生机。以后我们还要一起面对更多的事情,一起把这四合院建设得更好。”
大家纷纷点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欢声笑语在四合院中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