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共同努力保留并改造四合院后,许大茂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付出。四合院的居民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为自已的家园贡献力量。
在筹备改造的过程中,一位新的角色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他是建筑设计师陈宇。陈宇年轻有为,对古建筑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见解,性格沉稳且富有热情。他听闻四合院要改造的消息后,主动找到许大茂,表示愿意无偿帮忙设计改造方案。
许大茂带着陈宇在四合院四处查看,陈宇一边仔细观察着四合院的每一个角落,一边记录着。他对许大茂说:“许大哥,这四合院的结构很有特色,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进行升级,一定能成为经典。”许大茂点点头,“那就全靠你了,小陈,这四合院对我们大家都很重要。”
易中海也积极地参与其中,他凭借自已多年在四合院的威望,组织起了居民们。他站在院子中间大声说:“各位街坊邻居,这次四合院改造是为了我们大家好,咱们都得行动起来。有力的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
刘彩霞也在一旁附和:“易大爷说得对,咱们不能光指望别人,自已的家得自已爱护。”
刘海中主动找到许大茂,“大茂啊,我这手艺虽然不是什么大本事,但做些桌椅板凳啥的还是可以的,到时候改造需要这些东西,我来负责。”许大茂笑着说:“刘大爷,那可太好了,您这手艺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阎埠贵则在一旁盘算着,他对许大茂说:“大茂啊,这改造得花钱,咱得好好计划计划,可不能浪费。我觉得咱们可以先列个清单,看看哪些是必须的,哪些可以缓一缓。”许大茂觉得有道理,“阎大爷,您这想法不错,就由您来负责整理这个清单吧。”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改造计划逐渐有了雏形。陈宇设计的方案非常详细,包括修缮房屋的具体步骤、需要使用的材料,还有改善环境的规划,比如在院子里增加几个花坛,种植一些四季花卉,让四合院四季都有色彩。对于公共设施,他计划在院子的一角设置一个小型的休闲区,放置一些石桌石凳,方便居民们休息聊天;在另一边设置一个晾晒区,方便大家晾晒衣物。
许大茂拿着方案和大家讨论。易中海看着方案,满意地点点头,“这方案好啊,既保留了咱四合院的味道,又有新的东西。不过这材料得花不少钱吧?”许大茂回答:“易大爷,材料方面我有个想法。咱们可以看看有没有旧材料市场,有些能用的旧材料,既便宜又有韵味。”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阎解成发言了:“我知道有个地方可能有旧材料,我有个朋友在那边见过一些老门板、老窗扇之类的东西,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许大茂眼睛一亮,“那太好了,解成,你能不能联系一下你朋友,咱们去看看。”
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许大茂带着几个人来到了阎解成说的那个地方。那是一个有些偏僻的旧物市场,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旧物件。许大茂在一堆旧木材中翻找着,突然兴奋地喊:“你们看,这个门板多好,花纹漂亮,质量也不错,要是用在咱们四合院的大门上,肯定合适。”
阎解成走过来,看了看说:“是不错,不过这得看看价格,别被坑了。”他们和卖家讨价还价起来。卖家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他看着许大茂等人,“这门板可都是好东西,我本来不想卖的,你们要是真心要,就这个价。”许大茂皱着眉头,“老板,你这价格太高了,我们要的量多,你得给个实在价。”经过一番争论,最终以一个合适的价格成交。
回到四合院,刘海中已经带着几个有手艺的居民开始制作一些简单的家具了。他看到许大茂带回来的材料,笑着说:“大茂,你这材料找得好啊,有了这些,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漂亮。”许大茂说:“刘大爷,还得靠您的手艺呢。对了,这桌椅板凳的样式,咱们也可以参考一下老四合院的风格,更有韵味。”
在房屋修缮方面,陈宇指导着大家。他对正在干活的几个年轻人说:“这屋顶的瓦片要小心地拆下来,有些还能用的要留着。修缮的时候,注意墙角的地方,有些地方可能有裂缝,要用特殊的材料填补。”一个年轻人问道:“陈大哥,这特殊材料是什么啊?”陈宇耐心地解释:“就是一种混合了石灰和其他一些粘性材料的东西,它能让墙体更坚固。”
易中海也没闲着,他在协调各方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一次,两个居民因为一处墙角的修缮方式产生了分歧,差点吵起来。易中海走过去,“你们俩别吵,都是为了四合院好。咱们可以听听陈宇的意见,他是专业的。”在易中海的调解下,问题顺利解决。
随着改造工程的推进,四合院的环境也开始有了变化。阎埠贵看着院子里新砌起来的花坛,对许大茂说:“大茂啊,这花坛弄好了,咱得种些好养活又好看的花。我知道有种月季,花期长,颜色还多,种在这儿肯定好看。”许大茂说:“阎大爷,您这主意好,那这事儿就交给您了。”
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大家齐心协力搬运石头,准备打造休闲区的石桌石凳。刘光天一边擦着汗一边说:“这活儿可真累啊,不过等弄好了,咱们在这儿喝茶聊天,肯定舒服。”刘光福在旁边笑着说:“那你就多干点,到时候你可以第一个享受。”
在晾晒区的建设上,考虑到要方便大家使用,而且不能影响四合院的整体美观,大家讨论了很多方案。最终,一位居民提出在院子的西侧,利用空间搭建一个可以伸缩的晾衣架,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不占地方。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四合院的女人们也没闲着,她们帮忙打扫卫生,准备饭菜,为干活的人们提供后勤保障。刘彩霞带着几个妇女在厨房里忙碌着,她说:“咱们得让大家吃得饱饱的,才有劲儿干活。”秦淮茹也在其中,她笑着说:“是啊,这四合院改造好了,咱们都高兴。”
在改造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一天,在挖花坛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了一块大石头,怎么也搬不动。大家围过来,商量办法。刘海中说:“这石头太大了,咱们得找个工具把它撬开。”许大茂想了想,“我去厂里借个撬棍来,应该能行。”
还有一次,准备安装新的窗户时,发现尺寸有一点偏差。陈宇着急地说:“这可麻烦了,这窗户得重新调整。”阎解成说:“别急,我们可以试着修改一下窗框,也许能补救。”在大家的努力下,问题一个一个被解决。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合院的改造越来越接近尾声。房屋修缮一新,新的门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花坛里种上了各种花卉,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为四合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休闲区的石桌石凳摆放整齐,已经有居民在那里休息聊天了。晾晒区的伸缩晾衣架也安装好了,方便实用。
许大茂看着焕然一新的四合院,感慨万千。他对大家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啊,咱们的四合院现在不仅是个居住的地方,更是我们的骄傲。”易中海笑着说:“是啊,这次改造让咱们四合院更有凝聚力了。大家以后更要好好爱护它。”
四合院的孩子们在新的环境里快乐地玩耍着。他们在花坛边追逐蝴蝶,在休闲区听老人们讲故事。四合院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居民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大家都为自已参与了四合院的改造而感到自豪,这个古老的四合院在大家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一个既保留传统文化又充满现代气息的舒适家园。
新的生活在四合院中展开,居民们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故事,而四合院也将承载着这些故事,传承下去。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回忆和希望,成为了大家心中真正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