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在逐渐适应新领导角色后,开始深入思考车间的长远发展。他意识到,虽然目前车间的生产效率因为一些调整有了提高,但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还需要更全面、深入的改进计划。
这天,王铁柱把车间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几个年轻有想法的技术骨干召集到了一起,准备共同商讨工作改进计划。其中有一直支持王铁柱的赵师傅,还有性格直爽的技术员小李和心思细腻的老工人孙叔。
王铁柱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各位师傅、兄弟,咱们车间现在发展得还不错,但咱不能满足于现状。我有个想法,想和大家一起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制定出一个更好的改进计划。”
赵师傅点了点头:“铁柱,你有啥想法就说吧,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王铁柱看了看大家,接着说:“我觉得咱可以从两个大方面入手。一是生产设备,有些老设备虽然还能正常运转,但效率和精度都比不上新设备,咱们可以考虑逐步更新部分关键设备,或者对现有设备进行一些技术改造。二是人员管理方面,咱们得加强培训,提高大家的技能水平,而且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更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
技术员小李立刻响应:“铁柱哥,我觉得设备改造这一块很有搞头。就拿咱们那几台车床来说,我研究过一些新的数控技术,如果能应用上,生产效率能提高不少呢。”
孙叔则有些担忧地说:“小李啊,你说的新技术是好,可那得花多少钱啊?厂里能同意吗?而且咱们工人能掌握得了吗?这都是问题啊。”
王铁柱点点头:“孙叔,您说得对。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既要考虑改进效果,也要考虑成本和可行性。咱们可以先做个详细的预算和方案,看看需要多少资金,然后向厂里申请。至于工人培训,我们可以先从年轻工人开始,逐步推广。”
这时,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老工人陈师傅说话了:“铁柱,我觉得在人员管理上,咱们得重视团队协作。现在有时候不同工序之间衔接不太顺畅,容易耽误时间,要是能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肯定能提高效率。”
王铁柱眼睛一亮:“陈师傅,您说得太对了!这是个关键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些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完整的生产环节,加强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沟通协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气氛十分热烈。突然,一个年轻工人小刘提出了不同意见:“铁柱哥,我觉得这些计划都好,但会不会太累了啊?我们本来工作就忙,要是再培训、搞新设备,压力太大了。”
王铁柱笑着解释:“小刘,我理解你的顾虑。但咱们现在多付出一些,以后车间发展好了,大家都能受益。而且我们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让大家太累的。”
经过一番深入讨论,初步的工作改进计划逐渐成形。王铁柱把计划详细地写了下来,准备向厂里汇报。
在向车间主任汇报计划的时候,主任看着厚厚的计划书,眉头微皱:“铁柱,你这个计划看起来不错,但涉及的资金和资源可不少啊。厂里现在也有难处,你得确保这个计划能带来明显的效益。”
王铁柱坚定地说:“主任,我有信心。这个计划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而且我们会分阶段实施,先从小的改进做起,逐步扩大。如果有问题,我愿意承担责任。”
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你有这个决心就好。我会向厂里反映,你先回去准备准备,要是厂里批准了,你可得好好干。”
计划上报后,厂里经过研究,同意了部分内容,并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王铁柱立刻组织大家开始实施。
他首先安排小李负责设备改造的技术指导,组织工人学习新的操作知识。小李拿着图纸,在一台设备前给工人们讲解:“大家看,这个新的零件安装后,能让设备的加工精度提高很多。操作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按钮的功能变化……”
工人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有人提问。年轻工人小王问道:“李哥,这个新零件这么复杂,要是坏了怎么办?我们可不会修啊。”
小李笑着回答:“别担心,我们会有专门的维修培训,而且一开始会有技术人员在旁边协助大家,慢慢大家就熟悉了。”
在人员管理方面,王铁柱按照之前的设想,重新划分了小组,并推选了一些有能力的工人担任组长。在小组会议上,王铁柱对组长们说:“各位组长,你们的责任很重啊。要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工作,保证生产质量和进度。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和我沟通。”
一组组长老张说道:“铁柱,你就放心吧,我们肯定好好干。不过,有些组员可能对新的安排不太适应,我们得慢慢来。”
王铁柱点点头:“对,这就需要你们多费心了。要和组员们好好沟通,解释清楚这样安排的好处。”
在实施过程中,果然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一组工人因为对新的小组协作方式不太理解,产生了一些矛盾。王铁柱得知后,立刻赶过去调解。
“大家别吵了,怎么回事?”王铁柱问道。
一个工人气愤地说:“铁柱哥,这活儿根本没法干。他非要我按他的方法做,可我觉得我的方法没错。”
另一个工人也不甘示弱:“你的方法太慢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进度。”
王铁柱耐心地说:“大家先别着急,咱们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咱们可以把两种方法都试试,看看哪个更有效,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咱们是一个团队,要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王铁柱的调解下,工人们冷静下来,尝试了两种方法,最后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矛盾也随之化解。
随着工作改进计划的推进,车间里的氛围也在悄然变化。大家都感受到了新计划带来的活力,虽然有些辛苦,但都充满了干劲。
一天,许大茂路过王铁柱的车间,看到里面热火朝天的景象,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嫉妒地对身边的人说:“哼,王铁柱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搞了个什么改进计划嘛,看他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旁边的人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大家都知道许大茂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把他的话当回事。
而在四合院,邻居们也听说了王铁柱在厂里搞大动作的事。三大爷阎埠贵找到王铁柱,笑嘻嘻地说:“铁柱啊,听说你在厂里搞了个大计划,要是成功了,你可就更厉害了。到时候可别忘了三大爷我啊,有啥好处可得想着我。”
王铁柱笑着回应:“三大爷,这计划还在实施呢,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呢。就算成功了,那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贾张氏也在一旁插话:“铁柱啊,你可得小心点,别把事儿搞砸了,不然丢了工作可咋办?”
王铁柱依然笑着说:“贾大妈,我会小心的,谢谢您关心。”
回到家,林秀儿担心地对王铁柱说:“铁柱,你现在这么忙,压力又大,身体吃得消吗?我看你最近都瘦了。”
王铁柱握住林秀儿的手:“秀儿,我没事。这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车间的发展,我得坚持下去。而且现在大家都很支持我,我有信心把这个计划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