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吃摊规模的扩大,员工数量逐渐增多,一系列管理难题也接踵而至。新招来的员工们性格各异,工作背景和习惯也大不相同,这使得团队内部的磨合变得十分艰难。
其中有个叫刘刚的年轻小伙,性格比较急躁,做事总是风风火火的,但缺乏耐心,经常在忙碌的时候出错。还有一位叫赵梅的中年妇女,她干活比较细心,但为人有些固执,不太愿意接受新的工作方式。另外,有个年轻的小姑娘叫林晓,刚从学校毕业,没什么工作经验,性格腼腆内向,遇到问题也不敢主动开口。
一天,在小吃摊忙碌的营业时段,刘刚正负责炸物的制作。由于他一心想要加快速度,没有仔细控制油温,导致一批炸物炸糊了。顾客在吃到糊掉的炸物后,立刻向负责点餐的林晓投诉。林晓本来就胆小,一听到顾客的抱怨,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时,赵梅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埋怨道:“我说刘刚啊,你就不能细心点吗?这都第几次了,老是这么毛毛躁躁的,这不是砸咱们小吃摊的招牌吗?”
刘刚一听,心里也不服气,反驳道:“我这也是为了提高效率,谁知道今天这油温有点不对劲。再说了,你就只会在旁边说风凉话,有本事你来炸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周围的顾客都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这时候,何雨柱从厨房后面走了出来,看到眼前混乱的场景,眉头紧皱。
他先走到顾客面前,满脸歉意地说:“实在不好意思啊,各位顾客,今天我们这边出了点小状况,这桌的餐费给您打个八折,给您添麻烦了。” 顾客们听到何雨柱这么说,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然后,何雨柱转身对着刘刚和赵梅严肃地说:“你们俩这是干什么?在这儿大吵大闹的,像什么样子!有问题不能好好说吗?”
刘刚低下头,小声嘟囔道:“柱哥,我知道错了,我不该炸糊了东西,可我也不是故意的,赵姨还一直数落我,我这才忍不住跟她吵起来的。”
赵梅也说道:“柱子,你看这小刘,老是这么毛手毛脚的,我这也是着急啊,咱这生意刚有起色,可不能被他这么搞砸了。”
何雨柱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小吃摊好,但是这样争吵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刘刚,你做事心急这个毛病得改改,做餐饮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细心,你这样慌慌张张的,不仅容易出错,还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赵梅,你也别老是指责别人,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要互相帮助,互相包容。”
为了解决员工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效率,何雨柱决定和伙伴们一起制定一套员工激励制度。他把几个核心伙伴叫到一起,开始商讨具体的方案。
李大力率先发言:“柱子哥,我觉得可以设立一个全勤奖,对于每个月都不迟到、不早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大家的出勤积极性。”
张二顺接着说:“还可以有个绩效奖,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比如销售额、顾客满意度等来评定,表现好的多发奖金,这样能激励大家都努力工作。”
王三喜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觉得除了物质奖励,也可以给一些精神奖励。比如每个月评选出一个优秀员工,把他的照片贴在小吃摊显眼的位置,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也是一种荣誉啊。”
何雨柱听了大家的意见,频频点头,说道:“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我觉得还可以再增加一个创新奖,如果员工能提出一些新的小吃创意或者改进工作流程的好点子,并且被采纳了,就给予奖励。这样可以鼓励大家积极思考,为小吃摊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也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虽然之前已经对新员工进行了培训,但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何雨柱说:“我们之前的培训可能太注重理论知识了,实践操作的部分不够。以后的培训要增加更多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员工们在实践中掌握技巧。而且,要定期进行考核,看看大家的学习成果。”
张二顺提出:“可以让老员工带新员工,一对一地进行指导。这样新员工能更快地适应工作,老员工也能在指导过程中巩固自已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确定了员工激励制度和新的培训方案。何雨柱把所有员工召集起来,宣布了这些新的制度和方案。
员工们听了之后,都觉得很有动力。刘刚主动站起来说:“柱哥,我以后一定改改我的脾气,好好工作,争取拿个优秀员工。”
赵梅也笑着说:“柱子,这制度挺好的,我也会多帮帮这些年轻人,大家一起把小吃摊的生意做得更好。”
林晓也小声地说:“柱哥,我会努力学习的,不会再让顾客投诉了。”
看到员工们的态度有所转变,何雨柱感到很欣慰。
晚上,何雨柱和柳扶摇在院子里见面。柳扶摇问道:“雨柱,听说小吃摊今天出了点状况,现在怎么样了?”
何雨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制定的解决方案告诉了柳扶摇。
柳扶摇听后,说道:“你这样处理挺好的,员工之间有矛盾很正常,关键是要及时解决,并且制定合理的制度来规范管理。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你要多留意哦。”
何雨柱握住柳扶摇的手,说:“放心吧,扶摇。我会时刻关注的。有你在我身边支持我,我相信这些问题都能顺利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