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没了孙传庭,还有黄义明 > 第381章《拒辱明志,石柱关暖英雄情》

第381章《拒辱明志,石柱关暖英雄情》

第二场谈判,就此结束。黄得功随着王德化一起入宫见驾。

当崇祯听完了整个过程,以及清使提出的条约后,气的暴跳如雷。都说君王一怒,伏尸万里,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此刻的朱由检,就想杀人,杀汉奸,杀鞑子,愤怒地一拳砸在御案之上:“可恶、可恶、可恶!东虏欺人太甚!”

皇帝发怒了,乾清宫内的一众宦官宫女吓得赶忙伏地跪下,不敢抬头。

“什么和平,什么心怀天下,什么为了两国百姓,真是可笑之极!还有数百万的白银,东虏还真敢要,五百万石的粮食,当朕的大明是什么了。

居然还要朕将山海关内的守军撤回,真把朕当傻子了不成?朕今天下旨撤军,东虏明日就能夺下山海关!”

黄得功抱拳说道:“陛下圣明,鞑子乃塞外蛮夷,极不守信,范老狗此举,无疑是想用武力迫使我大明同意而己。臣以为绝不可,祖宗之地,寸土必争!”

王德化也说道:“是啊,陛下,那范文采借着多尔衮狐假虎威,拿八旗来吓唬我们,无非就是想迫使我大明签下这屈辱的条约,老奴也极为气愤。”

生了一会气的崇祯,也冷静了不少。东虏这次的胃口太大了,摆明了就是想要山海关,然后一马平川下燕京,居然还有脸说什么大明亡清之心,他们要朕撤回守军,分明是也想亡我大明。

崇祯背着手,在乾清宫里来回踱步。北方刚刚安定下来,三年里己渐渐恢复稍许元气。

这要是鞑子再打进来,只怕三年的苦心经营,将再次化为泡影。条约是绝对不能签的,这要是签了,朕就真成了亡国之君了。

此时不得不盘算一下手中能打的牌还有多少,目前勇卫营有两万精锐,还在打张献忠,也不知道义明剿灭了献贼没有。

京师里虽说还有一半的勇卫营,和数万招募的三大营,蓟州也还有五万人,加上山海关的守军,十几万人应该还是有的吧。勇卫营的辅兵也有六万人,不过这些兵还没上过战场,战力如何,不好判断。

京畿附近,两三万人应该还是有的吧,不过这些兵主要是守城,拱卫京师。如此算下来,这十几万人,能挡得住虏旗入侵吗?

见皇帝心绪烦闷,黄得功开口道:“陛下无忧,鞑子想打进来也不会那么容易。

臣以为,只要我们严守关隘,就一定能拒敌于国门之外,若是鞑子真的打进来了,臣愿领军出战,护我大明。”

崇祯看了看黄得功,在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国家有危之时,还得是这位虎将最让自己安心啊:“卿先退下吧,此事朕自有定夺。来人,传内阁众臣,乾清宫议事。”

阁臣们在半个时辰后全都到了,经过商讨,意见一致,绝不签这种示弱议和,签了大明和南宋还有什么区别。

次日,崇祯明发上谕,拒绝鞑子无理的要求,告知全城军民拒和,同时将鞑子蛮横的条约也用布告张贴全城,并且还给北方各地下旨,严加戒备!

告示一出,京师就炸翻了天,百姓们群情激愤,都恨不得将辽东的鞑子碎尸万段,同时也高呼陛下万岁。

由于大明朝廷的明确表态,留在驿站的清使,也被轰出了京师,由东厂遣送出关。

范文采坐在出京的马车上,整个车的帘子全被封死,看不见外面,但是他能清楚地听见京师的哗然。马车所过之处,皆能听见百姓们疯狂的议论声和叫骂声:

“滚吧,狗鞑子!”

“滚出去!”

“对!你们这些狗鞑子,还想要我大明的山海关,真是痴心妄想,得亏陛下圣明,你们这些塞外蛮子,赶紧滚回去吧!”

京师的百姓们朝着马车里的清使叫骂,不时还有人朝着马车扔烂菜叶子。

范文采听着外面的动静,越听越气愤,在心里咒骂道:朱由检啊朱由检,你真是不识抬举,今天你把我们轰走,来日大清铁骑入关,看你怎么办,等着哭去吧,还有外面的这些刁民,非把你们都杀了。

城中的情况,随时都会有人向宫中的皇帝禀报。

当崇祯得知百姓们的反应后,深呼一口气,民心可用啊:“承恩,让王二喜立即快马赶往川蜀,看一看蜀中得战事进行得究竟如何了。如今鞑子随时可能犯边,要是蜀中战事己停……”

虽未明说,却也有了其中的意思。王承恩听后,应了一声,就准备离开。

“等等、等等!”

“皇爷?您……”

“告诉王二喜,去看看就行,不可催促,以免分了义明的心。”

“老、老奴遵旨,老奴这就去办。”

崇祯深知大战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女婿不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剿贼也是关键节点,若是因为自己导致前线再次错失良机,大明就会继续被满清牵着走。想到这,还是按住了从前那颗急切的心。

王二喜接到圣命之后,点了十名护卫,就打马出了京师,向着千里之外的川蜀狂奔而去。

随黄义明一同到达石柱的,还有马祥麟。离开川地己久,如今回来了,自然也是要回来看看母亲的。

秦良玉得知是大名鼎鼎的忠勇侯到了,赶忙带着族中子弟,前去迎接。

当双方见面时,黄义明给秦良玉的第一印象就是太年轻了,真的如传说中的一样。

如此年轻之人,就己经有了如此成就,若不是儿子与之多次一起作战过,还真是不太敢相信。当即一招手,带着一众将领们,前去见礼。

而黄义明看见迎面过来的一位老夫人,只是看其穿着,就不一般。甲胄虽然不鲜艳,也有多处破损,但走路时十分稳健。

虽然带着头盔,但两边清楚地能看见白发,其人身上带着几分英气,又走在众人前头,料想这位就是历史上的忠贞侯了。

黄义明赶忙下马,这可不敢托大,虽然自己的身份……不过心中对这位奇女子那是十分敬佩的,先一步上前,躬身抱拳道:“晚辈黄义明,见过秦总兵。”随同而来的一众将领们见此,也都上前躬身抱拳。

秦良玉有点受宠若惊,虽然这黄义明是正二品,自己也是二品,但真论起地位来说,勇卫营是属于天子亲军,真正的中央禁军,地位要比自己高,居然会主动向自己行礼。

愣了两秒后,才反应过来,赶忙也躬身还礼:“侯爷如此谦逊,实在是不敢当啊!此次侯爷率领勇卫营入川,痛击献贼,真乃社稷之福,黎民百姓之福啊!”

这时一人走了出来,抬起头,眼眶里两行清泪流了出来:“娘!”

这一声娘叫的,秦良玉身子一震,抬头一看,是儿子回来了。这一走都快三年了,心中也是思念得很啊,急忙上前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儿子,比起走时更加壮实了,脸上还多了几处伤痕。

伸手为儿子擦掉了眼眶上的泪水:“麟儿,你比走的时候更威武了,娘为你高兴啊!娘听说你在北方很有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如此,为国分忧。”

母子相见,时隔三年,怎能不激动,正如古人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正应证了此刻的母子重逢。

片刻后,秦良玉转过头来看向勇卫营的一众将领,只见他们穿着的甲胄,与从前关内的人马极为不一样,皆是银色制式甲胄,不愧是天子亲军啊,重点是真的能打。

“娘,献贼被抓到了,从此川蜀大定啊!”

首至这一刻,秦良玉才真正认识到勇卫营的赫赫威名,那真不是吹出来的。

黄义明见秦良玉和她身后将领的甲胄十分老旧,也知道他们很久没有过军饷了,唉,都是天灾人祸闹得:“秦总兵,我前日收到了入川锦衣卫来的文书,陛下让锦衣卫送来了一百万两白银,拨出五十万两,是发给你的军饷。”

一听有军饷,一众秦马两家的族中子弟顿时就兴奋了起来。军饷啊,朝廷还知道给我们发军饷!一时间有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有人举着武器高呼了起来。

秦良玉向北跪下叩了三个头,口中高呼:“臣叩谢陛下隆恩!”其身边一众将领也纷纷跪下高呼。

待其起身后,黄义明接着说道:“秦总兵,你们蜀中官军,装备简陋,这次我军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装备,你可着人去资阳,领取一些甲胄。”

这次的见面,黄义明停留的时间不长,对秦良玉是又给钱又送甲胄,第一当然是敬佩,第二这也是朝廷亏欠人家的。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