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60,带着姐妹深山打猎 > 第593章 黑市大卖

第593章 黑市大卖

牌子往上一放,几个人立刻挤了上来,有的抽刀刻字,有的烧签烫名,还有人实在没工具,就首接咬牙用指甲抠

“我老魏命是靠你那药救的,我不排头一个都说不过去。”

“上次我就差一步,这次我写仨字,大号小号都记上!”

李志强看着,笑得像刚喝了口烧刀子。

“你们的命是命,我们那药也不是树上长的。”

他拍了拍那只己经空了的獾皮封筐,语气缓了几分:

“你们看着是张纸,是一层油。可其实这玩意儿,一贴要熬七个时辰,柴火不停,锅底不熄。熬得人像药一样,被时间煎稠了、烧干了,才结成。”

这时,旁边几个老摊贩早就按捺不住了。

有的蹲在筐前研究封角,有的掏出纸笔记录包装上的红油纹路,有的甚至偷偷捏了一角干麻纸,想闻闻是不是松脂调香。

“你看他这封口,不是普通麻纸,是双层的,外面还有一层油膜,这得手艺。”

“封油是热封?看这红线,是蜡中调松脂……这方子精得跟年头老膏方似的。”

“不是光靠噱头,人家是真熬出了药味。祖上留下的封油法被他们整明白了,难怪疯抢。”

一个老头一边点评一边咂嘴:“啧啧,这小子,把咱们祖宗那点传活,整得比我们正牌还地道。”

而就在周围人七嘴八舌时,佟一什么也没说。

他只低头,将那张特意留的最后一贴边角略旧,封油刚干轻轻收进怀中,压在心口下。

就在黑市西口的破砖墙角,一嗓子忽然冒出来:

“哎!命草坊那一贴,顶外头输液三回!”

声音清亮、略带鼻音,一听就是混黑市的“活人广播”。

起初没人信,以为是哪个托儿,又在给自己摊位打口号。但不知怎么,那句带着“命草坊”仨字的话,就顺着风进了人心眼里。

巷口几个人笑了笑,还有人回头嘀咕了一句:“那贴真不赖,我三叔脚伤贴过一晚,第二天就敢走坡路了。”

传着传着,这话就成了。

走街串巷的摊贩们也都听到了风声,原本一门心思想着翻锅卖膏的,如今全调了方向,有人干脆把药摊往命草坊旁边挪几米:“沾个香火。”

就在摊台边,李志强正盘腿坐在一张破竹椅上,手里拨着绳头解结,旁边的空皮筐摆得整整齐齐。

一个扛着麻袋的大胡子商贩走过来,脚下带着霜,满鞋灰尘,嗓子粗声粗气:

“兄弟,听说你们家药贴能镇外伤?我小舅摔了腰,贴了三种膏都不管事,今早我特意跑来看看你还有货没?”

李志强一挑眉,手指继续绕绳,语气却慢悠悠:

“货?没了。你来晚一步,连我自个儿都没多留。”

那胡子一愣,旋即赔笑:“你看能不能通融一贴,我不白拿,给高点也行。”

李志强摇了摇头,斜眼看他:“你小舅就算多贴仨,也比不上一贴贴对穴位。”

“这玩意儿不是撒胡椒粉,贴得多了也没用贴得准,才有用。”

说着,他啪地一拍空药筐,眉梢一扬:

“想要?那就下次早点来。别像今天,跑来凑热闹,到头来只能听人嚎。”

那胡子嘿嘿干笑,转身还没走远,就听见后头几人小声议论:

“你不觉得最近黑市有点怪?都不看摊挂啥牌子了。”

“咋了?”

“你瞅那摊,一路没名没匾,可就闻着那股膏药香,大家就知道是‘命草坊’来了。”

“可不呗,封油一滴红,獾皮封角,一闻就懂。”

就在这一瞬间,摊位边那贴贴满十几行人名的木牌,在风里晃了晃,落下一片雪屑。

药贴的名字没响,摊主的名字没人叫,但“命草坊”这仨字己经在黑市的风里,稳稳挂上了巷口的招牌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从人流尽头缓缓走来。

那人穿着笔挺,头发梳得油亮,一丝不乱,手中提着一个用黄纸包裹、用黑绳捆扎的药包,看那纸边的毛边,明显是陈货年份。

黑市老药房的当家老温家,来了。

这个名字,在黑市混过几年的人几乎无人不识。老药房立摊十载,从跌打伤膏一路做到骨痛膏王,名声曾响彻东门到南口。可这些年技法退了、手段老了,加上几场药膏事故,名声己经没了早年的风头。

可他这次来,不是来吵架,也不是来找场子,而是……带着药引和一张平和的脸。

他站在“命草坊”的摊前,目光从空了的油筐扫过,落在那只刻得密密麻麻的木牌上,嘴角微微一扬。

“你这药……名响得快。黑市这些年,能贴得住伤,还能贴出口碑的,我只见过俩半。”

“一个走了,一个躲了你是第三个。”

佟一没抬眼,只是把刚清理干净的獾皮筐推进摊后,拍了拍边沿,像收拾完一场仗。

老温家顿了顿,手指捻着药包边角,声音放得极轻:

“咱们联个摊,你药,我名,我来出面铺场,你拿大头,三成给你。黑市里规矩照旧,我不药,不动你方。”

这话一出,李志强火气“唰”地就蹿了起来。

“呸!你那名早臭了!搁以前你还敢说是金字招牌?你现在那膏药封油都能养蛆了,还蹭我们这口热汤?”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冲上去,袖子都撸了一半。

佟一却缓缓伸手,一把拦住了李志强,声音低却冷静:

“别吵。”

李志强一怔,怒火憋在嗓子眼里。

佟一转过身,正面对着老温家,眼神不咄咄,却带着一种打磨后的锋利不是刀,是刃,是膏药刀裁布边时的那种冷。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每个字都浸过熬药的锅底:

“我们家这药,不靠名字起,也不靠名气活。”

“谁愿意贴,就来。谁不愿贴,也别挡路。”

老温家一时间没回话,只站着看了他几息,然后缓缓露出一丝苦笑。

“……这人啊,果真是块药石骨。”

他把那包老药引轻轻放在摊台边缘,没有硬塞,也没挟情。

“你这话,比你这药,还压人。”他说完,拎着空手,转身走了。

这一幕,被后头几个摊贩全看在眼里。

老药房低头认人?

命草坊不接橄榄枝?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