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大秦:特种兵的崛起之路 > 第25章 “主帅,父亲,端和将军。”

第25章 “主帅,父亲,端和将军。”

夏澜的速度虽不快,却一步一个深刻的脚印。

卜沣一心只想斩下夏澜首级或好好戏弄一番。

两人逐渐接近,而夏澜猛然提速,一跃而起,直接环抱住了对方战马的脖子!

大喝一声,全身之力爆发。

那匹战马竟连带卜沣一同摔倒在地!

马儿发出痛苦的嘶鸣,倒在地上。

卜沣措手不及,摔得头盔飞出。

尽管他骑术高超,勉强稳住身子,不至于严重受伤。

然而接下来一幕让他惊诧不已——夏澜压住马后,迅速出现在眼前,冷冷说道:

“好个大头颅,定要割之!”

卜沣只感到咽喉剧痛,随后便失去意识……这把夺命的剑正是他自已的。

夏澜随手将沾满鲜血的脑袋扔向逼近的赵军。

一声怒吼吓得士兵们都退缩不敢再进攻。

夏澜笑了。

血迹斑斑脸上那一排白齿让人毛骨悚然。

这群战场老将早已见识过残酷厮杀,但现在仍胆寒至此。

他们的坐骑也在畏惧后退。

夏澜趁机观察周围,发现自已这边秦军已经近乎全灭,和历史描述相似——李牧率赵军全歼桓齮的大军,但桓齝似乎幸存下来。

既然桓齝逃了出去,夏澜认为没必要在此死撑。

他的信条始终是——战场上,活下去最为重要。

于是,他看准机会抢了匹无人的战马突围冲向大营后方。

李牧见到这一幕大为不满。

手下骑兵被一声厉喝吓得不敢动弹,这让主帅非常生气!

赶忙上前斥责众人。

此时夏澜身影已在黑夜中远去。

尽管愤怒至极,李牧最终控制住了自已没有继续发火。

“左军都尉!”

李牧大喊道。

“末将在!”

一名穿着都尉铠甲的将领策马赶到。

李牧打量了他一眼,吩咐道:“左路将军卜沣已经战死,你即刻接掌左翼部队,迅速前往燕赵边境,阻截桓齮等人逃向燕国!”

“遵命!”

“右路将军!”

“清理这里的秦军残余后立即追击桓齮等敌将,务必将他们驱赶到司马将军设下的包围圈内,绝对不能放走一人!”

李牧下令。

不远处,夏澜离开了营地骑马飞驰而行,朝着桓齮撤退的方向狂奔。

从狂化状态解除后,他感到了明显的疲惫,不过还不至于完全无力。

当东方出现曙光的时候,阴霾笼罩的天空洒下了细雨。

雨水落在夏澜脸上,使他精神一振。

回头看向身后的方向,夏澜听到隐约的蹄声——他知道,赵国骑兵没有放弃对他的追踪。

然而,这在他眼中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毕竟前世他曾孤身执行过类似任务,在敌人高科技装备的围剿下也成功逃脱。

这场降雨正好帮了他的忙,消除了足迹和气味。

转过一个山口之后,夏澜跃下战马,猛地刺了一下它的屁股让其惊慌逃去。

然后,他自已爬上了附近的山丘,利用沟壑掩护自已消失了。

...

而在燕赵交界处的一个隐蔽山洞里,近千名残存的秦 ** 兵躲雨休整。

这些士兵中间便包括他们的前锋司令官桓齮,以及部下王贲、杨端等人。

在昨晚惨烈战役中侥幸逃脱,他们在亲卫的陪同下按照预定计划企图遁往燕国,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暴雨不得不暂避山洞。

此时此刻,桓齮满脸悔恨地自责。

“老夫悔恨难尽……”

“可悲呀!”

“大秦十万人的热血都因我之误抛洒异国。”

老将桓齜的声音透出沉重哀愁,似乎一瞬间老了几十岁。

为秦国奋斗数十载从未遭遇如此严重的挫折,此刻内心充满愧疚。

一旁,王贲尝试宽慰,“胜败乃常理,即使如武安君这般几乎每战必胜的人,不也在魏国时遭遇困境最后还是穰侯救援才得以解脱吗?”

话虽这样说,王贲心中亦同样难受万分,尤其是在回想夏澜英勇冲阵的情景。

一位不可多得的英才就此陨落!

“叹!”

桓齮叹息了一声。

“夏将军,可惜。”

桓齜望着自已的残存兵卒,想到了已逝勇将夏澜。

“本以为战事告终还能荐举他为大将,自已可以光荣退休,现在却折损十万将士更断送一个未来的军事人才,我又有何颜面去见大王呢?”

桓齮痛苦地表达着懊悔之情。

众人默默不语。

特别是那些追随夏澜的人,此刻心情沉痛难以释怀。

“澜哥……”

旁边,原的眼眶微红,低声说道:“你曾告诉过我们,在战场上,选择最重要……”

“将军……”

屠夫丑声音也有些颤抖,呆滞地看着外面的滂沱大雨。

此时,夏澜在暴风雨中飞驰而去。

他明白,战马的蹄声迟早会被赵军发现。

一旦被察觉到行踪,他们会立即封锁这一片山区并进行全面搜索。

因此,他只能趁着大雨未停时尽快逃离此处。

……

夏澜在山林间迅速穿行,熟悉地形的他虽受暴雨影响视线受限,仍准确地向目标前进。

……

宜安城衙门里,李牧看着漫天大雨,面带悔意。

后悔自已没有当机立断,为了消灭桓齮一行而不惜代价多牺牲一些士卒。

雨水冲刷掉了所有痕迹,使得追捕变得异常困难。

“来人!”

陆慕沉思后下达了指令。

一名卫兵匆匆赶来:“将军!”

“传本将之令,让驻守燕赵边境的军队缓慢进入赵国境内,并逐步收拢包围圈!”

“派遣快马送信予司马尚将军,命其部队严守赵魏交界处,以防他们逃脱至魏国。”

“遵命!”

卫兵领命离开,李牧思索片刻又道:“再来人!”

另一名士卒匆忙进门:“将军!”

“传我命令,全军拔营,朝邯郸方向推进,注意搜寻沿路可能隐藏的敌踪!”

卫兵微微犹豫了一下,随后提醒说:“将军且慢!”

“吾等军队原为北方边境抗匈奴而设。”

“赤丽和宜安之战已经因您违背王命引起大王不悦。

此时无诏进军邯郸,恐怕会被奸人陷害,诬称将军意图谋反啊!”

李牧听了心中暗惊,这卫兵言之有理。

只求速胜却忽视身后国家脆弱的一面。

从君王至 ** ,都对他没有多少信任。

深思之下,李牧深知若带领大军直逼邯郸会引起极大恐慌,不仅大王会提心吊胆,而且郭开会趁机弹劾。

虽然他不在乎个人荣辱,但他不得不考虑赵国的命运。

自已一倒下,或许国家真要陷入绝境了。

“算了吧……”

他颓然地摆手。

卫兵退下,独留他一人对着窗外的大雨,百感交集。

这片刻宁静之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

仿佛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把他卷入当前困境无法脱身。

这一天的暴雨一直到黄昏才渐渐平息。

雨后的泥泞为士兵们的行动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然而,通过一些微弱线索,夏澜已经在靠近燕赵边界,并且距离桓齮他们藏身之处仅有十里不到。

疲惫不堪地躺靠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他重重地呼吸着。

暴雨中奔袭,确实是对体力的严峻考验。

如果狂化状态后他只能保持百分之二十的理智,不能细致推理路上的各种迹象,夏澜原本想借狂化来加快行程。

毕竟,狂化状态下速度、力量和耐力都有显著提升。

他在巨石的凹坑里喝了点积雨,顿感舒畅不少。

那时候的雨水相当干净,几乎未受大气污染的影响。

喝完水,夏澜站起身来,继续依据之前的线索前行,一心想着尽快找到桓齮将军一行。

大雨已停,他们很可能继续赶路,这样会更难追上。

依夏澜对情况的了解,桓齮等人可能借秦燕两国的友好关系往燕国撤退,但这一点想必李牧也心知肚明,这可能会让他们直走进对方布置好的圈套。

跃下巨石,夏澜向前进发。

……

山洞中。

王贲见雨停了,上前向桓齮请示:“主帅,雨停了,我们是否可以继续赶路?”

桓齮闻此站起身,望向外边沉思半晌道:“诸位将军,依你们看,我们现在该去何方?”

这次失败让老将军深感触动,此刻他不再敢轻易做决策。

王贲听了,也不敢轻言答复。

毕竟早先是他提议弃宜安城撤到肥下的,结果导致大军全灭,仅余这几个人逃脱出来。

“主帅,燕国近在咫尺,仅三十余里。

前往燕国较为稳妥。”

“入得燕国境内后,即可求见燕王请求派遣大军护送咱们返回咸阳。”

实际上这也是桓齮心中所想。

从当前的位置看来,有三条路线选择:东北入燕国;东南往魏国;西南进入赵国。

比较之下大家倾向于直接走最短距离的东北进入燕国。

这时一旁绑着白布肩伤未愈的王离缓缓走近。

“主帅,父亲,端和将军。”

“小王离啊。”

桓齮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问道:“有何见教?”

王离回答:“末将以为去燕国并非明智之选。”

众人纷纷侧目。

杨端和不解问道:“何故?”

王离答:“端和将军,秦燕关系如何李牧自是清楚得很。”

“若我等趁暴雨阻断视线时逃窜,想必李牧必早已派兵守在燕赵边界等待伏击我军。”

闻言众人皆是一愣,觉得他的话颇有道理。

“王离,那你认为应走何处?”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