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觉得不便应对这些麻烦事,这件事就交由我来办。”
夏澜听到这话,苦笑着回应。
前世作为特种部队成员,日常不是训练就是任务,几乎未曾涉及这些社交事务。
他擅长作战却不善应付这些场合……
然而正如王翦所说,在庙堂中这些东西确实难以避免。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将军了。”
夏澜拱手表示感激。
此外,当今天子甚为赏识这位崭露头角的新贵将军,“还不赶紧准备些礼物,随我前去!”
李由连忙答应一声便跑出去张罗去了。
待在府邸前,看着逐渐散去的宾客,夏澜搓着因久立而略显僵硬的脸颊,正欲归府时——
“夏澜将军!”
远处李斯父子匆匆赶来。
夏澜赶忙露出笑容相迎。
“见过两位大人。”
李由恭敬地向夏澜行礼。
“夏澜将军。”
“李由大人也在蓝田营担任要职呢。”
夏澜疑惑看向一旁微笑着的李斯问道:“不知这是否是……”
“正是卑人。”
李斯微笑答道,并且拱手致意。
“李斯大人请多担待,日前为了赵国战策忙碌,差点错过了您的乔迁盛宴。”
“大人所言何出此话,讨伐赵国之事关乎全局。”
“提及此事,恰好有几点想求教大人。”
夏澜也急忙拱手回应道。
李斯闻之眉飞色舞。
“正好,我亦听说你才华出众,正想和你切磋一二。”
随即对夏澜拱手行礼。
夏澜则说道:“大人,请移步内厅吧。”
李斯欣然同意。
进入大堂后分坐完毕,李由只能在一旁伺候茶水。
李斯先轻尝了口茶说:“夏澜将军,对于当前陛下意攻赵的看法如何?”
夏澜淡淡笑道:“臣下身为将领,自当以圣命为已任,奋力拼杀。”
“既然陛下决定伐赵,夏澜定会服从安排。”
听到这些话后,李斯不由瞟了眼身旁的儿子。
看到夏澜年仅十三岁却言语谨慎老练的样子,不免对自已的儿子又失望了一番。
他继续询问:“将军,赵国内涝、 ** 、震灾并存,我们若采用非武力的方式削弱他们的力量有何策略?你能否给我提供些思路?”
实际上他是有意试探夏澜的能力与谋略深浅。
但夏澜敏锐察觉到了这点,回答道:“大人过奖了,我只是个懂得带兵厮杀的人,在谋略方面不敢夸口能有何高见。”
他知道像李斯这样聪明的人,肯定另有所图。
于是反将一军,“哈哈,既然都已说到这个份上了,不如咱们开门见山如何?”
李斯一听连忙拱手道歉:“是我疏忽,请将军谅解,一切从实相告便是。”
夏澜无语地咧嘴笑了笑,“还不是因为大人您先玩起了这套。”
说完,他郑重其事地说:“现在赵国的粮草供应已经十分紧张,上卿姚贾大人已前往齐魏出使,切断了赵国从其他地方采购粮食的道路。”
“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能从赵国内部入手,这次攻打赵国的胜算将会大大提升。”
讲到这,李斯显得有些懊恼:“为了这个策略,我已经费尽心思思考了很久,却始终未能想出具体的办法。”
“大王每天派使者来催促我,我的压力实在很大。”
李斯无奈地摇摇头,随后看向夏澜问道:“将军,你有什么好计策吗?”
夏澜听后,对李斯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他知道李斯思考的问题在后来的历史中是战争的经典战术之一。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军事打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能在其他方面先行削弱敌国的实力,将会使最终的军事行动效果更加显著。
比如后来常见的经济战、网络战和文化战。
这些方式看似不见刀光剑影,但同样充满了危险和挑战。
“大人的想法确实不错,执行起来也并非难事。”
夏澜笑着说道。
李斯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连忙拱手拜道:“请将军赐教!”
夏澜摆手说:“不敢当指教二字,但我希望我的意见能对大人有所帮助。”
接着他转向李斯继续说道:“我认为在断绝赵国从他国购买粮草的渠道后,首先要弄清楚赵国哪些人手中持有大量的存粮。”
“这点容易办到。”
“只需要在市场上搅乱赵国的粮食价格,那些大量囤粮的人自然会站出来。”
“那时,我们秦国的商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首先压低赵国粮食的价格,逼得那些囤积粮食的商人和世家贵胄不得不做出反应。”
“一旦他们出手卖粮,我们的商人可以立即把这些粮食全部买回来。”
听了夏澜的话,李斯思索了一会儿,终于惊叹道:“妙啊!”
“将军真有远见!”
他感慨道:“之前我一直纠结于如何让赵国国内消耗掉现有的粮食,却没有想过把他们的粮食再买回来。”
“失策!失策!”
“大人,这个计划并非如此简单。”
看到李斯激动的表情,夏澜提醒道:“这只是一份初步的构想。
若要成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例如,如果对方官方出面干预该怎样处理?”
“或者,假如赵国动用国库资金收购我们的商人的粮食,那反而会给赵国帮忙。”
“还有,即使我国商人能够买到大多数的粮食,如果他们不顾一切抢粮又将如何?”
李斯微笑着回应:“这些方面将军不必太过担心。”
“此前我思路被局限于某一点,在经过将军点拨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稍作完善便可以实施。”
看着李斯自信的神情,夏澜心中暗自赞叹。
无怪乎这位辅佐始皇一统天下的谋士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其聪明才智的确名不虚传。
随着这件事尘埃落定,李斯的情绪显然好了很多。
“将军刚才说还有一件事情要与我商量,不知是什么事?”
夏澜看了看旁边的李由,示意他说:“李由,茶已经有些凉了,你去帮我们热一壶吧。”
李由闻言,明白夏澜是有意让他回避,立刻拱手行礼答应:“诺!”
等李由出去后,夏澜重新面向李斯说道……
李由离去后,夏澜开口说道:“李斯大人,实话相告,我今天想与您商议的事情和攻赵并无关联。”
李斯微微一愣,似乎猜到了什么,随之苦笑一下,答道:“将军可不要算计我啊。”
看着他的表情,夏澜微笑问道:“大人是否已经知晓我要问的是什么事情?”
李斯轻轻点头,回应道:
“如今,宫中大臣对夏澜将军的崛起各持已见。
有的认为,以您的年纪,便担任五官都尉、获封爵位为公乘,前途必将似武安君那样灿烂辉煌;而另一些人则预测您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或许还有更为险恶的结果……”
说到这,“或许是丢掉性命吧?”
夏澜淡定地说。
目睹夏澜这份镇定,李斯不由得对他生出几分敬佩之情:自已已到这个年纪仍然看不透功名利禄,而夏澜在年少轻狂之时竟能如此明察秋毫。
“
“一切因缘皆源自将军的姓氏。”
他继续说,“也许更确切地说,是源自于‘夏’这个姓所带来的那个禁忌。”
“将军若是询问李斯有关于这一禁忌的问题,李斯实在难以启齿回答。”
夏澜闻言,露出一丝无奈的微笑:“那此事便不再提起吧。”
“希望将军勿责怪,日后若有机会,一定感谢将军的点拨之恩。”
由于李斯从这次对话中收获了重要启示但却无以为报,心中不免有些愧疚。
于是他恭敬地起身告辞,而夏澜则淡淡一笑,并没有多言:“我来送大人出去。”
返回的路上,李斯看向一路沉默的父亲李由,语重心长:“李由啊,这位夏澜将军成就非同寻常,日后你定要多多接近,学习他为人处事。”
李由肃然答应:“儿记住了。”
自从王嬴政决定进军攻打赵国以来,整个秦军上下忙于准备攻伐事务,转眼已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在此一个月中,在夏澜处理过乙九营之事之后,原本秦军士兵与投降后的韩国兵将之间紧张的关系逐渐得到了改善,虽然互不欣赏但并未再爆发冲突,这让夏澜感到颇为意外。
同时,经过李斯精心筹划并执行的一个计划也获得成功:联合齐国商人运入大量粮食进入赵国边境,并贿赂了赵国丞相郭开,成功地干扰了当地的粮价。
最终导致那些囤积粮食的大商人迫不得已纷纷将手头的存粮售出。
但这些谷物并未流入秦国商家手中而是被送往齐国。
如此操作令赵国内部粮源枯竭,更加不敢去阻挡齐国粮队运输,以免引来更大的麻烦。
最终使得大批粮食流向了函谷关内的秦国仓库中。
章台宫的侧殿,得到好消息的嬴政极为满意,并即刻召集王翦等重要将领商议下一步进攻时间。
“寡人打算在冬初发起攻赵战役,你觉得可以么?”
嬴政边查看地图边向王翦征求意见。
王翦向嬴政拱手行礼,沉声道:“三十万大军业已筹备完毕,随时听候大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