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看着他:“告诉寡人,你家中还有多少存粮?”
听到这话,郭开变了脸色,但又急忙跪倒回答:“大王,臣府上已经没有任何存粮了。”
“我不愿听你的辩解。
即日起从丞相开始,全朝大臣每日三餐只喝稀粥,剩下的粮草都要送往前线!”
他下达命令,众大臣脸上露出苦涩的神情,尤其是郭开显得格外不安。
“大王!”
郭开开口说,“臣认为,我赵国落到如今这个地步是因为李牧和司马尚与敌勾结 ** ,想要拖垮赵国!”
听到这话,一旁的一些武官愤怒地看着郭开。
**迁**略显烦躁,摆手止住了他的说法,“够了丞相,事已至此,别再说那些不实的指责。”
郭开伏首道:“大王冤枉啊!大王真的冤枉了臣!”
说着,竟然涕泪交加,装得极其逼真。
**迁**见状皱眉:“是寡人错怪了你吗?”
郭开急忙申辩,“大王,我虽与李牧不睦,但这都是正常的事。
无论如何,我也明晓大义,若是没有证据绝不会诬告李牧将军。
初次听到时我也极为痛心不愿意相信。”
此时一位在侧的将领见**迁**似有所动摇,立即脸色铁青,大声呵斥道:“大王,李牧……”
“国开!如果你能收回这些不实之言,寡人愿意不追究你这次无心之失,”
**迁打断那名将领说道,并严厉地看着郭开。
“大王,臣愿以性命为担保!”
郭开表情坚定。
“好吧,寡人要看证据!”
看到郭开如此严肃,**迁猛然挥袖重新坐回到高台之上。
郭开立刻起身道:“传上来!”
很快,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几名赵国士卒押解着一名秦军士兵进入殿内。
“你们放开老子!”
“两军交战,使者不受死!”
“赵国如此行径,不怕天下人笑掉大牙?!”
这名秦军士兵在面对赵 ** 廷和**迁时仍然面不改色,继续冷笑嘲讽。
见状,郭开轻笑着凑到他面前说:“等会儿如果你能在大王面前如实招供,我这个相可以给你一个痛快。”
“不然的话……”
郭开脸上闪过一丝狰狞,“哼!”
那秦军士兵只冷冷看了他一眼,不再言语。
郭开也不生气,从怀中取出两个竹简,双手举过头顶:“大王,这就是臣在北线捕获的那个秦军士兵。”
“他自称是北线秦军夏澜将军派遣来的密使,携重要情报与李牧接洽。”
“而这份竹简,就是从这人身上的所得。”
又取出另一封竹简递给**迁,“还有一份是由我在北方战线上核实的实情。”
** 迁听后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从前郭开和李牧虽有嫌隙,但不过是小范围内的争斗,这次显然不同寻常。
面对眼前确凿的证据,**迁不禁怀疑起:难道李牧真的勾结秦国谋图不轨?
“拿来看看!”
**迁心中不安愈浓。
郭开立刻将手中的竹简呈给**迁。
** 迁连忙接过展开阅看。
然而越往下看,他的面色越发难看,看完第一卷,又迫不及待翻看了第二卷。
“叛贼,败类!”
“ 李 牧 !!”
随着一声怒吼,**迁把竹简摔在地上,脸色铁青。
“大王!”
周围将领们惊愕不已。
**迁手指颤抖指着地面怒喝:“自已瞧吧!”
那将领犹豫了一下捡起散落在地的竹简一目十行扫视后也变色道:“大王,这是诋毁啊!彻头彻尾的恶毒诽谤!”
恶言诋毁?
**迁走到秦军士兵前,沉声道:“你回答寡人问题,我就放你回去!”
秦军士兵蔑视了一眼**迁,不屑与其交流,这让他的愤怒再次爆发。
“一个小卒竟敢藐视寡人?!”
锵一声长剑出鞘,** 迁抽出身边的武将佩剑直刺那名秦军!
随后宣布诏令:“立即传寡人命令,让李牧和司马尚立即缴兵回邯郸接受审查!”
“我要给他们解释的机会!”
**迁甩袖下令。
此时殿上一员武将急声道:“大王,前线战况紧要,二将撤职恐影响军事大局。”
“我赵国有缺乏将领之忧吗?”
**迁反驳,并转向两位大臣:“赵葱!颜聚!”
“现命你们二人分任南北战场主帅!”
“火速到任!”
北线战场上,
赵军营寨。
截至目前,李牧还不知道自已已令其感到失望。
此刻,他正专注地看着地图,思考接下来的军事策略。
忽然,一个士卒急急忙忙地冲进营帐,脸上带着明显的恐慌。
“将军!大事不好了!”
士卒大声说道,表情显得异常焦急。
李牧眉间微微皱起,沉声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慌张?”
士卒神色凝重地说:“邯郸传来消息,丞相郭开在朝堂上指控将军和司马将军通敌叛国!”
李牧闻言微微一笑:“这样荒唐的事,大王应该不会信以为真。”
然而,士卒紧接着说:“据当时在场的大将反映,郭开向大王呈交了一些所谓的‘通敌密件’,并且抓捕了一名负责联络将军的秦军使者。”
听到这里,李牧心中一凛:“大王……已经相信了吗?”
士卒沉重地说:“根据其他将领的描述,大王见到那些证据后非常愤怒,立即斩杀了那名秦军使者,并传令召将军和司马将军回邯郸解释此事。”
李牧的脸色顿时变了:“这……”
他清楚郭开身边有奸细,也明白君王对自已的信任早已不复存在。
这次事件显然是夏澜一手策划的结果,他想得越是透彻,内心越觉得寒心。
李牧不由悲怆地抬起头:“好阴险的人心,我李牧不甘!”
他的挫败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失利,更是对背后没有明主支持和可靠依靠国力的遗憾。
“此番之痛,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赵国的末路。”
他无奈地说。
想到此,他问道:“是谁接替我的职务?”
士卒回答道:“颜聚将军。”
沉默了一会儿,李牧黯然地说:“他不是夏澜的对手啊。”
旁边的士兵担忧地道:“将军,此次回邯恐怕会有危险。”
“够了,不必再说下去!”
李牧立刻阻止了话音,“国家兴衰自有定数,我一生忠诚无二志,岂能因私欲而毁损清名?况且,家人都还在邯郸城中,我不愿他们蒙受无辜杀戮。”
随后他又问:“颜聚何时到达?”
“颜聚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会到达。”
此时外头突然传来一声急报,“颜聚带着诏书到来!”
面对这情景,李牧的目光慢慢扫视帐内的一切,轻声对面前的战士嘱咐到:“万一秦赵之战形势逆转不利,你要保重自身性命,投降吧,保住一命再图他事。”
最后一句话满是凄凉与无奈,“这个国度……已救无可救。”
同一时刻,在秦军大营。
年轻的夏澜正在擦拭武器,身旁原问道:“将军今天怎地这般细致地保养武器呢?”
夏澜抬起手中的物件,凝视其上细致的花纹,淡然说道:“不久它就要派上用场了。”
在一旁感到困惑的人望向夏澜问道:“将军的意思是我们即将展开攻势?”
夏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或许吧。”
他又接着说:“详细情况要等到进一步消息传来才知道。”
“对了,你去通知其他四位将军,说我有重要事项与他们商议。”
“是!”
那人领命后匆匆离开。
此时位于中军大帐。
夏澜正和任嚣、庚武等四位将领站在地图前研究局势。
这幅最新绘制的地图是在近两月内由夏澜指挥人参考李牧营地及周边地形精心绘制完成的。
“诸位请看,”
夏澜问道,“本将以何战术攻克这两道营垒,继而拿下襄垣城?”
听到这个问题,四位将领面露惊诧,相顾无言。
夏澜见状笑了笑问:“难道你们不打算出击?还是与赵军将士日久生情?”
“哪能不出击!”
庚武首先回过神来,笑着说,“战士们早已迫不及待了!”
夏澜点头称许:“既然如此,那就行动起来吧!”
他稍顿,补充一句:“我们还需讨论作战的具体策略。”
听到这儿,任嚣眉头微蹙,开口问道:“将军您是否打算正面强攻赵军?”
夏澜应道:“已经对峙一月有余,王翦将军那边可能早已攻克赵国小半国土。
如果我们也继续按兵不动, ** 定会有所指责。
而且十五万大军每日耗用的粮草数额相当庞大。”
但任嚣思虑之后又言:“末将担忧的是,赵军统帅乃名将李牧,恐怕……”
“任将军也害怕李牧吗?”
夏澜反问道。
被这样一问,任嚣颇显尴尬。
夏澜目光扫过其他人,又追问:“你们也是这个想法?”
另外三人只能苦笑不语。
毕竟李牧威名远扬,谁敢言不怕?
“我也害怕李牧,没什么可丢脸的,”
夏澜轻声说,“保持敬畏才能更加慎重行事,避免冒进带来的错误决策。
这不是坏事。”
听到这里,四位将军均一脸惊愕。
他们不曾预料夏澜会有这样一番见解。
“所以我一个月以来谋划的就是如何调离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