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根心里始终感激孙秀菊,在他与妹妹何雨水差点饿死的日子里,孙秀菊与刘惠真是唯一暗中相助的人。
孙秀菊温和地问道:“石根,小雨水身体还好吗?”“已经好多了,现在去上学了!”
石根一边说着,发现周围有几名同事对易钟嗨指指点点。
“你们看,那就是易钟嗨的前妻。
老易因为救助遗弃的婴儿而与她离婚了,世事难料啊!”
石根一听有人诋毁易钟嗨,立刻站了出来,试图维护好友。
“大爷,孙大妈还特别感谢老易帮忙解决了工作问题,否则她肚里的孩子以后可要吃苦头,老易真是个好人!”
听了这话,在场的工人们忍俊不禁,纷纷将目光转向易钟嗨。
易钟嗨感到几乎要吐血,这番话反而将自已推入更尴尬的境地,还不如不辩解。
沈抗美在不远处听到石根的解释,内心叹服,不愧是大杂院的战神,真是心直口快,毫无遮拦!
这一句看似赞美的话,却将易钟嗨的好感彻底打碎。
本来还有一些工人没联想到易钟嗨的事,经石根一提点,整个厂房都热闹起来。
“老易,雨柱说得没错,你确实仁至义尽,帮助前妻就业,尽管她另嫁他人,你还照顾她的孩子,这种情义实在少见啊!”
这句话差点没让易钟嗨再次当场出丑。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个年轻的妻子,尽快让她怀上孩子,以击破这些流言。
那时,大家讨论的将是孙秀菊,而不是他自已的声誉。
他决定去工厂的妇联求助。
为什么不选择大杂院的媒人?在那个时代,妇联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妇女解决婚嫁问题。
更重要的是,易钟嗨深知四合院里那些人的品行,无论贾家人、刘嗨钟或是聋老太太,都不会让他 安安找到合适的媳妇。
如果易钟嗨有个孩子,最先受到损害的无疑是贾家的利益;而一旦有了后人,他也无需再担心养老同盟的问题,毕竟不会有人愿意为一个受人嫌厌的老太太分担养老责任。
有了妻子和孩子后,他受损的名声也将会逐渐得到恢复。
随着社会地位提升,刘嗨钟的地位也不再稳固。
为了安全,易钟嗨打算直接到工厂的妇联寻求帮助,找个合适的人选,在此完成婚介手续,领证成家。
这样不仅能避开那些麻烦,也能更快实现自已的计划。
直接带回院里去吧!如果沈抗美知晓易钟嗨的心思,肯定要说他是老狐狸不要脸面了。
书中他折腾得傻柱的婚礼纷争不断,但到他自已头上时,反而精明了不少!
易钟嗨走进妇女联合会的办公室,暗地里祈祷,只愿刘惠真真的是被王主任介绍来这里做临时工的。
如果她正式加入了轧钢厂成了一名工人,他想让她照顾那聋老太太,确保她的晚年生活,难度就大多了。
或许是因为前生造孽太多,他的祷告未能被天上听见!
当他走到联合会的工会办公室门前,就听到屋内吴主任正在向大家介绍新来的同事刘惠真:“大家停下手中忙碌的任务吧,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新同志——刘惠真同志,是位 公务员(相当于是12级的办事员),月收入达到二十五元!”
“啊,刘惠真这个名字听着真熟悉,记起来了,你是前段时间上了城市报纸的人物,在慈善救济站帮忙那些老人的。
现在听闻那里的老年人、残障人士不仅能够自食其力,救助站还能揽到一些外包工作,自行养活自已呢!”
“是呀,刘惠真同志,这主意太棒了!我当时看到那篇文章就认为你的提议非常棒。”
刘惠真回答道:“我是觉得应该实践那句老话——劳动最光荣!不管个人状况如何,都应该参与到劳动中。
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就多出一份力;如果有限,也能尽所能贡献一点自已的力量。
总的说来,人生不可缺失的是劳动,不应放弃这一崇高的传统!”
吴主任附和着:“讲得好,讲得太对了,劳动不能丢,传统的美好也不可丧失!刘惠真同志真是我们所有人的学习典范,现在大家用掌声表示欢迎她加入我们的团队吧!”
掌声稀落。
这一刻的小沈抗美眼睛瞪得圆圆的,完全震撼于这位平时看起来有些憨态的母亲原来背后竟藏着这么大的能力!
她不仅悄无声息地在轧钢厂找到工作,更是秘密前来报到了。
更为惊诧的事还在后头,刘惠真竟摇身变为妇联合的工作人员——这是个领导职位,随她工作资历的增长及表现出色,升职机会无处不在!
这绝对是一个正规的行政领导职位,和那个被美称为“干部”的傻柱轧钢厂的大厨班长完全不同——后者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班头,加点奖金罢了。
这是一个真正的干部位置,既具有一官半职的身份,又有实干精神和管理才能的支持!
此外的好处就是无需下车间辛苦工作,更不用担心像李副厂长之类的不良人员盯梢。
毕竟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敢在妇女联合会上动心思的人实在屈指可数!
实在是厉害极了!
沈抗美不得不感叹:他母亲真是强大!
他已经能够预见,等刘惠真带着这些好消息返回四合院后,那些一直对她虎视眈眈的坏蛋得知,原本想安排的工作没有落实到秦淮如身上,反而让孙秀菊去了轧钢厂后厨负责管理储存,刘惠真却成了联合作妇女性质的重要官员,这样的反转定会在院子里引发不小的震动!
当然,对于小小年纪的沈抗美来说,他还无法理解到,之所以能达成如此成就,实际上都源于他的努力。
沈小楚和沈小甜也尚未意识到,“联合作妇联干事”这几个简单的词语背后承载的意义究竟有多重!
她们只知道,刘惠真得到了一份工作,日后也可以穿上蓝色工作服,成为钢厂的一员。
性情乖巧的沈小楚轻柔地牵着沈抗美的小手,“弟弟……”
平时不轻易展露情感的沈小楚,无论喜悲总是通过紧握住沈抗美的手表达出来。
悲伤时,她无声地流下泪水;快乐时,则会不断呼唤着“弟弟”,清澈明亮的双眼中满是对沈抗美的专注与依赖。
而沈小甜则是性格开朗如小辣椒的女孩,笑容满面或泪眼婆娑,都会让她的双眼弯曲成美丽的新月形,十分惹人喜爱。
“太棒了,弟弟,妈妈有工作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生活费问题了!”就在沈抗美还在消化这个好消息时,几位妇联成员发出了疑问的声音。
社会纷争无处不在,有人就认为鉴于刘惠真曾经登上首都报纸,并且作为南锣鼓巷扫盲班的典范人物,应该可以承担起妇联的角色!
一位妇联成员提出了异议:“刘惠真同志,这妇联的职责并非普通人就能胜任,你之前确实在救助站的表现相当不错。
但妇联需要具备政治敏感性、法律知识,同时也要有一定文化的素养,你看……你能适应这种变化吗?”
另一位成员补充说:“的确如此,我觉得她是位优秀的女性,但在妇联任职,或许缺乏相应的背景积累!”
面对众人议论纷纷的场景,沈抗美心里暗自忧虑。
世间事,人多是非也多,尤其在以女性为主导的社会团体中,这股‘江湖之水’可能比传统四合院更为深邃。
对于初入职场的刘惠真而言,赢得尊重绝非易事。
假如刘惠真直接展示其能力和才华,虽能够暂时化解质疑之声,却可能落下虚浮夸耀之名;如果她选择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作为,可能会被视为爱揽功好胜;而如果采取低调策略,则更会被怀疑是凭关系而非实力获取了职位。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似乎都无法避免被误解甚至排挤的风险。
如何才能有效支持到刘惠真呢?
小小的身体里藏匿着巨大的困惑,让年幼的沈抗美感到头疼不已。
吴主任说道:“是否适合这份工作,不取决于此时此刻的表现,而在于未来的行动!刘惠真同志,请你就先去自已的岗位上安顿下来。”说完便亲自安排好了刘惠真的办公桌椅,并转而关注起三位小朋友。
可能你们会以为,让带有孩子的母亲工作很不寻常,其实不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劳动女性会选择将孩子带到工作岗位,一边劳动一边照顾他们。
有时白天上班时会让孩子坐在工作车间的楼上脚盆里,夜晚换班则放在车间的抽屉里休憩。
随后 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日托设施,配备小椅子与小床铺,并规定了工作日内固定的 时间,既确保了女职工的福利,又促进了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
同时,在生产区域内部设立了一个托儿所,接收了两百多名婴儿。
这样做不仅妥善解决了孩子们的照看问题,也提供了保育员的就业岗位!
那时,许多儿童是在机器运转的声响伴随下成长起来的,常常陪伴父母在工厂度日。
吴主任蹲下身子,面带笑容地询问沈抗美:“小抗美,还记得我吗?”
沈抗美张开了双臂:“吴婆婆,很想你!”
他先是一顿恭维,见吴主任笑出声来,更是得意。
而吴主任也没有想到,上次帮她看守考场中的孙秀菊,不过与沈抗美相处了短暂的一段时间,这孩子却牢牢记住了她,并且表现得如此亲密。
一时间,吴主任喜不自禁,把沈抗美紧紧地拥入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