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净身出户

“易钟嗨,你说这句话简直是在打自已的嘴巴,口出狂言到了极点!你们两个人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婚姻生活,如果决定要离婚,也应该遵循新成立的国家《婚姻法》规定进行!”

陶主任面色严肃,身后跟着妇女联合会的一群成员以及刘惠真一同走进房间。

妇联的成员们没想到新中国已经建立了,仍然有人会说出这种话来,她们齐刷刷地怒目圆睁看着易钟嗨。

如此强烈的气氛使得易钟嗨不由得心里发虚:“陶主任……这件事请您听我解释!”

陶主任抬手制止他继续说:“不用解释了,易钟嗨,关于你的事情,我也略有所闻,我曾经一直认为你是个好人。

没想到啊!你会做下这般不合情理的事!这已经是知法违法的表现了,知道吗?”接着转向另一位女士:“这位女士,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孙秀菊瞥了刘惠真一眼,后者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没事的!”

孙秀菊深呼吸了一口,坚定地说:“我叫孙秀菊,目前正在和我的丈夫易钟嗨因情感不合讨论离婚事宜!”

“很好,既然这样,请告诉我,是什么导致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关系出现裂痕?据我所知,在这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你们从未争吵过,连脸色都不曾红过,那么为什么现在要选择离婚呢?”

尽管对易钟嗨的行为有所不满,但妇联的同志依然出于本能地试图调和双方的关系。

接着,孙秀菊讲述了她们收养沈抗美的经历:“因为我自已不能生育,而他还年轻,陶主任,我们希望和平分手,这样也能让他有机会拥有自已的亲骨肉。”

没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这一步!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自寻绝路,明知故犯!陶主任看着孙秀菊,“这位女性同胞,你现在不要多说,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孙秀菊再次看向刘惠真,后者仍旧安慰道:“别怕,没事的!”

孙秀菊调整了下情绪,再次开口说出了同样的事情:“我叫孙秀菊,我和丈夫易钟嗨的关系确实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现在正协商离婚的问题!”

“好的,既然决定离婚,我希望你能详细说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们二十多年的婚姻突然走到了终点,据说这二十多年你们一直是恩爱和睦,几乎没有过争执,怎么如今会走到这一步呢?”

即便心里对易钟嗨颇有微词,这位妇联同志仍旧遵循传统的调解原则,尽量促进二人和解。

孙秀菊随后分享了关于收养沈抗美的细节:“因为我自已不能生育,而他还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所以希望能离婚,给他一次重新组建家庭的机会。”

按照陶主任的观点,好人往往都是在尚未完成他们伟大的事业前就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的大多是平庸之人!这一点在易钟嗨身上似乎尤其突出。

他虽有着乐于助人的名声,甚至因此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七级技术钳工,这背后的动机却不那么简单。

陶主任听说刘惠真早先领养沈抗美是易钟嗨一手促成的,而今孙秀菊提出的离婚,以及她愿意净身出户的态度,同样是由易钟嗨主导的,这一切似乎太过凑巧,让人不得不怀疑两位善良女性是否被易钟嗨利用了。

更为关键的是,易钟嗨为何坚决不愿意继续抚养沈抗美,恐怕这也是其打算结束当前婚姻关系的一个隐藏动机——为了寻找新的配偶,以期待有一个真正的孩子。

感受到陶主任目光的变化,易钟嗨心中已有了数:他知道这次又被刘惠真这位“单纯好人”间接拖了后腿,虽然表面上是为他说话,但实际上却加剧了外界对他不利的看法。

易钟嗨面露愠色,正当他准备为自已辩解时,

刘惠真再次发言:“陶主任,钟嗨大爷在四合院内一直是个好人心肠的人,遇到哪家有需要,他总是慷慨相助,送粮食,解决困难。

邻居们都信任并尊敬大爷,我认为他绝对不是逼迫孙阿姨净身出户的那种人。

也许他对孙阿姨还存在着深厚的情感,不忍心分开。”

听罢此言,陶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这么说来,这位大爷不仅掌握了自已的小家庭,还在整个社区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

此话一出,易钟嗨只觉得天旋地转,若非顾及现场有许多妇联同志,他真想马上堵住这个只会给他添麻烦的妻子之口!他暗自叹息,要是能让她少说几句就好了。

同样心知肚明的孙秀菊,眼圈一红,哽咽道:“古人常说‘一夜夫妻百日恩’,易哥待我太好,但我不能成为他的负担。

陶主任,请您成全我们分手的愿望吧。

关于财产方面,我绝对不会和易哥相争。”

一边的沈抗美几乎想要站出来为母亲及孙秀菊加油打气,对这些情况他早已看透。

两个心思单纯、极其善良的女人,她们是否意识到,现在一心为易钟嗨着想,反而是他的噩梦?

沈抗美暗自庆幸自已尚且是个小孩子,如果是成年人的话,此时肯定得憋着笑,憋出内伤。

孙秀菊的一句不争家产让陶主任觉得,如果继续让孙秀菊和易钟嗨一起生活,将来孙秀菊肯定要受易钟嗨的欺负。

易钟嗨这个人绝对不普通,他能算计人还让人觉得他是好人。

“既然这样,你们离婚倒也是合理,但易钟嗨,你刚才说,分给孙秀菊同志五十万元作为财产分割?你是认真的?”

此刻,易钟嗨真想骂娘,刘惠真和孙秀菊没事干,竟说他的好话。

要是在这里发点脾气,至少能引起陶主任的同情。

但现在,他像是被放在了烤火架上,进退维谷!

易钟嗨的大脑飞速运转,寻找着打破僵局的方法,却无从下手,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也不是要让秀菊空手离开,而是现在新时代,男女平等,我认为应该按各人的家庭贡献来分配财物。

就像秀菊婚后就一直在家里…”

事实上,易钟嗨原本打算说是不愿意和孙秀菊这样年纪的女人离婚,所以才提到让她净身出户。

这样的话,尽管陶主任会不满,但也会体谅。

至少他的名誉能挽回一些。

可是刘惠真这老实人先一步夸他,这一夸反而把他的退路都断掉了。

易钟嗨心中委屈不已!

而且偏偏刘惠真这么笃信他是好人,若是对着她说几句重话,估计口水都能把他淹没。

易钟嗨总觉得,自打沈抗美来了以后,沈家的每个人都成了他的克星!“放屁!”

“对,易钟嗨同志,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你的觉悟有严重问题。

不论社会多么发达,家务劳动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你能认为做家务的只是白吃饭的吗?

其实她做家务不仅安排全家人吃饭穿衣,还有节余;她还在照顾你们院子的老太太,这些你不能否认吧?

有了她妥善的家庭事务处理,你心里安定,工作的劲头都更足,这之中离不开家庭妇女的努力。

反过来说,下班回不了准点儿吃饭,家里经常缺钱争吵不休,孩子哭闹不止,你怎么可能专心工作?

做好家务同样是支持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不仅于此,新中国提倡的节俭持家与妇女有很大关联。

若每个家庭每个月节省两千(两元),以我国1.3亿多的家庭计算,一年就能省出可建三百万匹布的纺织厂九十八座的资金!

这难道不算对建设新的国家的大贡献吗?

做家务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即便过去这么多年没找到其他工作,她出去给人当保姆,一个月赚十七千也不止。

谁能说她在家没有为家庭做贡献呢?离婚就清清爽爽地离婚!

要不就按月支付她的‘保姆’费,要不就平分这些年你们婚姻中的财产!

你不能在享有她二十多年的悉心照料后,还让她净身出户!”

妇联真是非同小可,一场激烈的辩论后,硬生生把易钟嗨说得抬不起头,甚至一句反驳都做不到!

此刻,整个四合院的邻居们都围观看热闹。

“大爷竟想让大妈净身出户?也太过分了!”

“谁说不是呢,大妈又没有固定工作,这年头粮价那么不稳定,大爷真要是这么做了,大妈岂不是活不成了?”

易钟嗨脸色煞白,面对眼前的局势显得不知所措。

他自认为能够掌控整个四合院,但现在的场面显然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刘惠真拉着孙秀菊焦急地说道:“这该怎么办?妇联的同志们恐怕误解了一大爷。

陶主任,您要知道,大爷是个大好人,他绝对不是那种让大妈净身出户的人!您不知道,后院有位老太太没有子女,大爷就像对待自已的母亲一样细心照顾她。”

刘惠真的焦急不只是担心他们之间矛盾升级会影响到院子里的日后再见,更因为她内心深处确实觉得易钟嗨是好人!

沈抗美则是一脸无语,他真想给刘惠真鼓掌。

难道她不明白,提到这位聋老太太的事,根本不是易钟嗨的功劳,而是孙秀菊一直在照顾她?

果然,聋老太太杵着拐杖走过来:“妇联的同志,惠真说的是真的。

老易确实是个难得的好人,每天照顾我没儿没女的老太婆,帮忙做家务,倒夜壶,整理屋子,准备饭菜……”聋老太太详细描述了以前孙秀菊照顾她的画面。

听到这里,易钟嗨的腰杆直了许多。

说起照顾老太太,他虽然心里虚,但这几年因为此事赢得了的不少好名声!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