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援助贾家!

每天粮食的配给量只有两斤多一点,仅靠这些很难满足饱腹的需求。

不过,即使刘惠真不再外出劳作,也能保证家人不至于因饥饿难耐!

令沈抗美始料未及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四九城的城市户籍,并享受公家提供的定量供给粮食!

如果以后提早完成学业,并顺利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还有机会分得一间居所,迎娶一名妻子,过着妻儿围绕、其乐融融的日子,那可真是令人向往!

“王领导,那么对于类似贾家人和秦淮如这种情况,因为他们的户籍仍在乡村,该如何应对?”易钟嗨询问道。

王领导答道:“对于没有四九城户籍的家庭,有两种解决方式:一、回到原住地农村,通过务工赚取一定的口粮,大约每年能分得400多斤的食粮;二、购买高价市场粮。”

秦淮如的眼泪几乎溢出眼眶,急切地说道:“王领导,难道真的没有任何其他出路了吗?我婆婆已经在这座城市住了几十个年头!”

“即使住了百年也是如此。

在首次人口普查时,就已经明确规定需要及时办理城镇户籍登记手续,然而你们却紧握住农村土地不愿放手。

而如今却又提到在此城市已居住多年的问题?刘惠真过去同样来自农村,但由于收养了小抗美并迁入城市,便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开始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

王领导最近几天反复说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连嘴唇都讲得起泡,回溯到首次全民调查之际,他曾频繁上门督促民众完成户口转移,以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

面对目前再次提出疑问的居民,他的态度有些无奈,表示除了上述两种选择,别无他法。

易钟嗨见状皱眉道:“如果农村的家庭成员想要迁移至城市,现今是否仍有此可能性?比如像秦淮如这样的例子?”

秦淮如一听这话,双眼顿时光彩夺目,的确,如果能够顺利转移户籍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迁移确实可行,但须满足前提条件——必须获得城市内部工作岗位。”

王领导补充说道:“至于具体安排工作方面,需按照既定程序和标准执行,各个机构和企业均有自已的招聘需求,无法随意插队或破例。”

秦淮如听罢感到一阵绝望,“必须得有份体面的工作啊,然而这四九城里职位难寻……每份职业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后上岗。”

易钟嗨进一步提出请求:“考虑到贾家中断的实际情况,全靠东旭一人供给定量粮食实在难以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开销。

是否有渠道能够优先考虑贾家情况,为其找到合适岗位以缓解生活压力?”

王领导回应称:“关于就业安置一事,必须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所有应聘者都需要符合相应的岗位要求。

同时,在同等条件下,表现突出且学历高的个体往往会被优先考虑。

因此,建议你们耐心等待相关通知。”

待王领导离去后,刘惠真将户籍簿分发给了院内的每一户家庭。

邻居们对此议论纷纷,“唉,没想到当年刘惠真为了沈抗美转来城镇户口,竟遭贾家如此非议,甚至有人笑话刘家从此断了粮路。”

但随后又感慨道:“谁知不久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刘家人也因此得以安顿下来,享受到稳定的供给保障。”

“说来话长,虽然有些人言语犀利,但沈抗美的确是有福气的孩子!看看现在他的长相,既健壮又聪慧,远胜过一般的孩童!”

“可不是嘛,我家当初也是农业户籍,若是当初能将小抗美抱回自家,也许如今全家都能变为城市居民了,哪里还会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啊!”

"沈抗美确实帮了刘惠真家的大忙!这孩子不仅性格好,运气也好!

我家那位可是专门打听过了,这个定价粮食,贵得很,估计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够粮食,更别提填满肚子了!"

秦淮如心中十分难过,心想如果当初她家收养了沈抗美,会不会也能有四九城的户口,这样她和儿子也不会没有供应额度。

"大爷,我家以后的日子该咋过?"

相比之下,傻柱和何雨水则不用担心,因为他们都是老四九城居民,有足够的供应额度,而且傻柱还是厨师!

在这个年代,谁最不会缺吃的呢?当然就是厨师了!

阎富贵此刻也不焦虑,因为他觉得这些定量实际上对他的家庭有益。

过去,粮食得自费购买。

但现在有了定量配给,虽然还需要花钱,但定量以内的价格比原来买粮便宜,阎富贵家有六口人,全是四九城户口!

至于刘嗨钟家,更是不必担心,刘嗨钟和刘光齐都有不错的供应额度,加上刘嗨钟在工作单位还有补助,以及他妻子一家子都是四九城户口。

加起来,他们家的粮食每个月有超过一百斤,是这个院子里储备最充足的家!

而在许富贵家,许富贵在七月让许大茂提前了几年毕业,并安排进了一家轧钢厂。

也就是说,许大茂不仅能拿到供应额度,还是按工人标准发放,每月能有三十一斤,再加上许富贵、许小美及王秀兰的定量,他们全家一个月也能获得一百斤以上的粮食供应!

对于住在后院的老太太来说,她的情况更好。

不仅她个人有一定的定量供应,作为五保户,她每个月还有固定的补贴五千块,包括了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综上所述,这个院子里生活最艰辛的还是东侧几户人家,

比如秦岭家,他的父亲是个临时工,只享有二十七斤半的定量,而他的母亲和两个哥哥都是农村户口,根本没有定量供应。

易钟嗨看着大家说道:“刘惠真,你作为我们院子里公认的优秀成员,也是上过报的积极分子,你说像贾家这样困难的家庭,我们应该怎么帮忙?”

实际上,易钟嗨心里打的是小算盘,希望能发动全院力量援助贾家!

他知道,如果用自家有限的财力支援贾家,这点资源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很久。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联合整个大院一起来帮助贾家,他自已只需当面说些漂亮话就行!

然而沈抗美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易钟嗨又犯 病了。

刘惠真身为社区的积极分子,若在这时不对贾家伸出援手,只怕要受到众人的非议。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