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我这个烈属宝宝超神了 > 第74章 树立良好形象

第74章 树立良好形象

“哎,你们知道吗?住在95号大院里的那位聋老婆婆,过去可为士兵们手工缝制了草鞋,士兵们穿着她做的鞋子完成了许多艰巨任务!”

“是啊,这位婆婆非常高尚,不愿意为国家带来麻烦,从不提起这段历史!”

“听上去的确如此,可这样的老人孤苦无依,我们新中国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否太过单薄了?至少应该找一个人来照料聋婆婆。”

“说得没错,这老太太真可怜!据说她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

如果是在大院内听见这样的话语,沈抗美或许会以为是易钟嗨为塑造聋婆婆形象所致,但现在出了院子后,他就明白了——这恐怕正是许富贵的反攻手段!

在原作里,傻柱的确提到过,那位老奶奶曾为士兵们制作过草鞋,那些士兵脚踏着老人做的草鞋,踏过了沼泽,翻越了雪山,甚至打了脚盆鸡!然而,这件事情实际上并不成立。

根据聋老太太的说法,自贾张氏嫁入这座庭院,她就已经成为了这里最年长的成员。

从时间线上来看,那应当是1930年左右,而那时聋老太太就在北京了。

实际上,在那个时候,相关团体从未进入北京区域,而且当时的队伍中的本地成员寥寥无几,都是早期有记载的名字,并不会与聋老太太发生联系。

因此,关于做草鞋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可信。

现在,传言已遍布南锣鼓巷的派出所,自然引起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注意,或许这正是许富贵所设下的反击?

沈抗美惊奇地瞪大了眼睛,觉得这个办法非常高明!

本来他想以一个小小的举措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结果,随着许富贵与易钟嗨的互相争斗,不仅沈抗美的家里收到了三十个鸡蛋和三十万元现金,反而变成了一个计划成就了三件好事——连聋老太太也被牵涉其中?

难怪古人常言:与天斗争乐趣无穷,与地相争快乐无比,对抗人间也充满乐趣。

这时,沈抗美真正明白了易钟嗨、秦淮如及聋老太太等人为何总是喜欢在院子里算计他人,掌握人心!

还没出手的沈抗美仅仅是借用他人之手,以一种巧取的办法给了许富贵和易钟嗨一些小小的报复,就引发了这样的局面,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针对聋老太太,沈抗美丝毫没有犹豫或内疚,虽然聋老太太早先赠予他的邮票非常珍贵,但是她的本意却极恶不善!

年幼的沈抗美那时候无力抵抗,但这不意味着他已经忘记了那次的恶意!这次的机会正好可以做到‘一石三鸟’。

仅仅一句巧妙的话就让许富贵狼狈逃走,同时也损害了聋老太太和易钟嗨的声誉!“老阎,立刻通知四合院内的所有居民集合开会!”

王主任携同街道办事处的老干部及老太太们面色凝重地来到四合院内。

沈抗美正在院子里解手,见王主任前来,连忙起身向王主任跑去。

“王婆婆!”

王主任将沈抗美搂入怀中,亲切地说道:“小抗美长得好快啊,看起来你很健壮,吃得好!”

阎富贵笑问道:“王主任,今天要开会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王主任脸色严肃起来,“先去通知大家集合,记得把后院的那些老太太也喊来!”

阎富贵心中一紧,心想这是多大事啊。

要知道以往开全院会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王主任通常会让聋老太太亲自转告后院。

聋老太太年纪大,不宜外出。

可今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能引得如此隆重的场面?

难道真的是这两天许富贵和易钟嗨之间的小手段所致?

尽管两人的暗中较劲极为隐蔽,但还是没能瞒过阎富贵的眼睛。

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切混乱的幕后操纵者竟是一岁半的沈抗美!

若要谈论计算与谋略之术,一句话,便能使四合院中的三位厉害角色蒙受损失。

恐怕即使四合院内的三位管理大人的合力,也无法策划出这般成效。

然而,小小的沈抗美竟然达成了这一点!

更惊人的是,他在实现目标的同时,竟能确保自身丝毫不被院子里的纷争所玷污。

无论是院子中,还是街面上,沈抗美始终是那颗纯洁善良的心!

不消片刻,四合院中的众人已聚集起来,即便是忙于收拾行李的许富贵,也端坐在长凳上,静候主任讲话!

王主任神色凝重地开口:“我今日前来,因收到一条来自街道办的消息,据说我们95号院子中的那位聋奶奶曾为抗日战士做布鞋。

据说士兵们穿她做的鞋过沼泽、越雪山,抗击侵略者。

还提到,这位老人的高尚情操值得称赞,她的行动不求回报,为此我国对军属及爱国人士均实行优待政策。

今日本官就是为此而来进行核实。

请问聋奶奶,您是否有为抗日将士制作过鞋子的经历呢?”

自那谣言一出,聋奶奶的右眼便不停地跳,独自思索许久:自已最近究竟是如何得罪人?

无缘无故受到如此算计,但又想不出近期何有过错。

面对王主任的问话,聋奶奶只能摆弄着手中的铲子:“王先生,我听不清楚你说什么!”

王主任多次重复自已的问题,聋奶奶依然假装未听明白。

围观的人群中,贾张氏面带幸灾乐祸之色说道:“真是活该被揪出来,她平时仗着年纪大整天欺负院子里的人,真希望把她带走!”

在这四合院中,以赖皮出名的人莫过于贾张氏了,除了聋奶奶外几乎没人能制服她。

如今见聋奶奶处境困难,贾张氏暗自窃喜,心想压在自已头顶上的这块巨石就要搬开了!

王主任旁站着一位烈属,年龄与聋奶奶相当,冷冷一笑:“娄奶奶,您不要再假装听不见,当时我们一起迁居到这个胡同里。

您倒是给大家讲讲,作为缠过足的女人,是如何长途跋涉由北京直抵南方的抗战前线给战士送鞋子的?沿途一定有不少人见到您了吧?

穿您鞋的战士,如今总该有些仍健在,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为何都没有派人来看望您?

为什么这件事从未公开为人所知,更没有人为您争取荣誉?

您还说自已曾给士兵们送鞋?要知道,我的儿子当年也是真正的抗战英雄,他牺牲在战场之前还见过您,但信中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此事的内容。”

一番话如同连珠炮弹击中要害,聋奶奶面色惨白,低下头无言以对。

而这一切,正是易钟嗨先前的安排,早年为了帮助聋奶奶树立良好形象。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