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那个砸贾婆婆头的人了吗?”刘惠真与沈抗美刚出庭院,耳边就充斥着邻里的讨论。
郑朝阳转向两人说:“惠真同志、小抗美,你们来了正好。
经教导,贾张氏已经意识到了自已的过失。
贾家还提出,要用二十个鸡蛋赔偿给小抗美作为补偿!”
然而,贾张氏满目敌视地瞪着沈抗美,说道:“沈抗美打伤了我,不仅不愿支付医药费也不愿向我道歉,为什么现在却要我向他道歉,赔鸡蛋?”
对此,儿子贾东旭劝告她:“妈妈,请你不要再说了。
这是老师傅努力协商的结果,如果不赔的话,你在街道办就不得安宁,还可能影响整个院子参评文明单位的机会,将来谁还愿意帮我们呢?”
贾张氏感到极其不满,自已头上的伤不仅没换来道歉,反而还要赔款并道歉。
对于她这个曾经被抛弃的孩子而言,为何能有这样的待遇?这是她生平第一次遭遇如此的委屈。
“但今天是个好日子,是淮如去工厂应聘的日子。
等淮如进了厂,咱家就有了双职工了,妈妈你就能抬起头走路了。”贾东旭鼓励道。
即使心怀不甘,贾张氏也只能压抑着怒气向沈抗美道歉:“对不起……”
沈抗美假装受到惊吓,对着郑朝阳说:“警官叔叔,我害怕……”郑朝阳严肃警告道:“如果你不合作,那我们也不再客气了……”
最终,贾张氏露出一脸比哭泣更难看的笑容:“小抗美,我错了,这二十个鸡蛋就算是我的赔礼。
希望你能原谅我,好吗?”
随后,郑朝阳把鸡蛋交给了刘惠真。
而沈抗美则嘴角微扬,心里想着绝不轻易原谅贾张氏。
如果她再敢造次,他将采取行动让她见到老贾。
只不过这次用以击中贾张氏的板砖力度不够,未能如愿将其当场制服。
尽管这只是件小事,刘惠真、孙秀菊与沈抗美很快就前往了轧钢厂报名。
刚到轧钢门口,便见妇女联合会的陶主任骑车前来,“哦,惠真,我在你们院找你半天了,都说你来这边应聘了。
终于碰上你了,麻烦你现在陪我去趟办事处,有重要的事情。”孙秀菊则提议:“惠真,你先过去吧,我们会带着小抗美等你的。”
刘惠真看到陶主任满脸急切,便点头说道:“行,我马上过去。
小抗美,你要乖一点,跟孙妈妈好好待着,别到处乱跑!”
“嗯!”
刘惠真随后与陶主任一起离开,孙秀菊则拉着沈抗美加入了招工的队伍。
“请大家安静一下!这次招工范围很广,形式多样,请根据以下分组排队,千万不要站错:
第一组,需要安置的人站到第一排;第二组,原工厂召回的员工站第二排;
学生毕业分配的一律站到第三排;而向社会公开招募的人员,请站在第四排!”
人们迅速按照指示分散开来。
沈抗美偷偷看了一眼,发现孙秀菊所属的社会招募类别,人数最多,队伍一直延伸到街上。
大多数人穿的是劳动布做的大衣,无论贫富,眼睛里都充满了希望。
抬头间,沈抗美看到易钟嗨正在和一位招工的负责人低声交谈,不时用手指指着人群中的秦淮如。
沈抗美眼中闪过一丝怀疑,秦淮如是不是就是因为这层关系才如此自信,莫非易钟嗨确实在这里为她找了个位置?但是,这样做不合常理啊。
尽管在这个时代,易钟嗨或许有影响力,但也得顾及公平。
无论如何,他不能让秦淮如占据这个机会,这是留给孙秀菊的!
于是,沈抗美拉了拉孙秀菊的手:“孙妈妈,我们往前面走一走吧!去那里排队!那里有我们院里的邻居。”
孙秀菊惊讶地回应:“哦,小抗美……”沈抗美虽然年幼,却已经拥有异于常人的力量,轻松地拉起孙秀菊,挤到了秦淮如前面。
有人不满地说道:“喂,你们怎么能插队呢?”
秦淮如见到孙秀菊突然出现在面前,神色微变:“老太太,大家都排得整整齐齐,您怎么就插队了呢?”
沈抗美昂首望着秦淮如,装作天真无邪的样子说:“但是我还很小,队伍太长我站不住啊。
况且人家说过远亲不如近邻,您会像长辈一样照顾我吧?
再说,昨天贾婆对我那么凶,我都大大方方地原谅她了,今天只不过请您帮个忙占个位置而已……”
秦淮如瞬间哑口无言。
她虽然和易钟嗨以及贾张氏学会了利用亲情道德优势,但从未想过会栽在一个孩子手中。
她平时常常借机诉说乡下的困难生活以及贾家当前的困境,以道德施压他人帮助自已。
现在,竟被人反其道而行之地用了这套方法。
秦淮如无可奈何地说:“好吧……就站在这里吧!各位抱歉,这位是我们院子里的老朋友,我是帮忙占位置的!”
秦淮如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不仅被沈抗美占了便宜,还被迫向旁人解释这一切,还得表现得既尊老又护小,像个温良淑女的样子。
到最后,沈抗美和孙秀菊成功插队,却把麻烦推给了她自已承担。
此时,正负责招工的工作人员也在认真计数:“第九位是易家院落的,最好到时候能确认一下,这个人是否认识易钟嗨?
这样处理起来就万无一失了!”
为了防止后患,易钟嗨在告知招工人员排列顺序时,没有提具体名字,从而确保对方能公正地进行审核与录取。
如果知道了名字,随意一叫,万一让听到的人有所察觉,就可能会坏事。
转眼间就轮到了孙秀菊。
那招人的工作人员看着她稍微迟疑了一下,他认出了她——她是易钟嗨的前妻吧?
据说老易与他的前妻已经离婚了,他还尽力给他的前妻找工作?是不是因为关于易钟嗨后代的争议问题,他觉得愧疚呢?
果真如此的话,这位易先生还真是一位不错的人。
“姓名!”
沈抗美故意捣乱回答说:“阿姨!”
孙秀菊有些无可奈何地说:“抗美,这里不行这么胡乱称呼的,要正式地用我的名字,同志,我叫孙秀菊!”
那位工作人员在内心确认了这一点,显然易钟嗨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仅帮助了他的前妻找工作,连她怀着孕都不顾。
这次的安排或许是为了证明他并非没有子嗣之能力吧!他在95号院时可一直是一大爷形象的呢。
“你来应征的岗位是库管员,这就需要检查你是否具备一定的文字能力了!如果识字能力不过关,则无法上岗!”
“我认字的,曾经还去过扫盲学习班!”
“好的,请先照着这张名单抄一遍,之后我们会对你进行测试。”
当问及另一人的姓名时,她自报:“秦淮如!”
得知秦淮如也申请相同职位后,那负责人表示两人可以同往。
“两位都是女性同志,希望你们能好好表现!”尽管语气平和,但对于容貌出众的秦淮如,这名工作人员仍不免多嘱咐几句。
然而这些话落在秦淮如耳中,似乎成了暗示,即只要认真应对这次评估就能顺利成为一名钢铁厂的职工。
对此,秦淮如内心满是喜悦与期待。
随着孙秀菊步入一间已有不少等待考试的人的房间。
秦淮如投去挑衅的一瞥:“孙阿姨,您回家照顾家人不就行了嘛,这种差事,留给我们这样的人就行了!”,暗指即便没有她们这样的工作机会也能活下去。
对于这样的言辞,孙秀菊并没有表现出在意。
事实上,秦淮如和易钟嗨如今仍然在关注着孙秀菊的生活状况,期望看到她的困境。
但在孙秀菊看来,那些过去的95号院里的事情对她早已无关紧要。
因为,有了自已的儿子和未来的家庭生活,未来的日子必定会充满无限的可能和美好。
考核随即展开,而鉴于沈抗美年幼,由钢厂里一位干练的 负责。
看起来年龄约四五十岁的她询问道:
“小姑娘/小少爷(视情况),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您好,我是沈抗美!取的是纪念抗美抗美胜利的意思。”沈抗美恭敬地回应。
“哦哟,年纪轻轻就知道抗美抗美了呀,厉害!等等……难道你是最近传为佳话的小英雄——那个在南锣鼓巷捕敌的沈抗美?”
沈抗美英勇捉获特务的故事尚未公开,考虑到幕后 未被彻底清除,公开身份可能给少年带来风险。
但是,这个小小英雄的事迹已经在各部门秘密流传开来了。
对于一个还未满两岁的孩子,竟能准确识别淮海和平津两大战役的信息……
她还机智勇敢到能让敌特带着她去找街道办,像这么样的小小英雄,在整个新中国也难得找出第二位来!
沈抗美:“唔!”
女干部听到后眼中放光:“哎呀,小抗美真厉害,你是和家人一起来报名参加工人考核的吗?”
沈抗美:“对,陪孙妈妈来的。
一会儿姐姐们看到写得最流畅、认识最多字、计算最准确的人,那就是熏妈妈……”
识字班不仅仅是学习汉字,还包括俄文、代数等多个方面!
想要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准可并不容易,不然的话,秦淮如也不会想到走捷径呢!
在此之前,孙秀菊就已经具备初中毕业的水平,因此这次考核对她而言应该不算太难。
那位女干部微笑着答道:“行,一会儿我就仔细看看谁在‘七一七’考核中最出色,并作出特别标记!都是因为我们这位了不起的小英雄啊!”
沈抗美眼睛一亮,看来之前的插队再加上现在的举动,应当能确保孙妈妈顺利进入轧钢厂吧?于是他跟随女干部在房间里四处巡视,并踮起脚尖试图查看桌上的资料。
考核的内容颇为基础,大多数是有关购买多少蔬菜、实际使用了多少、浪费掉了多少以及最后还剩余多少等问题,还包括识别各种不同的蔬菜名称、认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