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这个双胎最初确实有一些不好的流言传出,只是后面很快就被压住了。
自古以来,人们对双胎就一首抱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有人认为双胎就是不祥的征兆。
不管是一双皇子,还是一双公主,将来长大都必然会互相仇视,王朝的气运将会被他们给吸走。
颜真态度明显,她就是要保住肚子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出事,更不怕所谓的流言蜚语。
有她这般强硬的手段和性子,纵然有朝臣想要利用此次的事情动摇人心,也没能成功。
因为比起双胎带来的未知,在怀孕西月时,颜真就颁发了新的政策。
其中就有不少朝臣们担心的扶持女子为官这一条,女帝都有了,女官是必然的。
只是朝臣们以为当今陛下可能会有所迟疑,不敢马上就推行这条政策。
不料,颜真从来都不会轻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动摇,更不会惧怕朝堂不稳。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勾心斗角是必然的,避免不了。
女子入朝为官的政策既然阻碍不了,那就尽量拔高这个要求,让尽可能更少的女子进入朝局中心。
这样就算陛下有心扶持一些地位崇高的女官出来,也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
和女子男子无关,只是情况危急,眼看着就要兵临城下,自己随时都可能被踢出朝堂。
不少朝臣们都慌了,不想腾出位置被其他人占了。
与性别无关,只是在朝堂站的久了,无论年老年少,还是男女,都不会轻易放出权利来。
有了女子科举和武考带来的威胁性,其他人都忘了陛下怀了双胎的事,注意力被成功转移。
世间女子能识字的不多,才华斐然的,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届选出的女官们纵然才华比后来的女子稍许逊色,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那就是对颜真的忠心。
因为她们心中清楚能让他们如男子那般封侯拜相的人是龙椅上的女帝,而不是那些有意无意排斥她们的男人。
其中不乏好些个思想迂腐的文官,一个个都表示女子为官不成体统。
女官们却没有轻易退缩,因为敢于参加第一任女子科考的人,不管才华如何,至少在心性上,自是坚韧无比。
她们辛辛苦苦过三关斩六将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官位,无需在看父兄和他人的脸色行事。
只要尝到过一丝丝的自由,就不会有人再心甘情愿的回到笼子里。
女官们对颜真的忠心,堪比颜家人。
她们是整个朝堂上唯一希望颜真能活的长长久久,百年都不要死去。
女帝的存在不只是女子身份的崛起,更是女子们为自己亲手争取荣耀的青云梯。
第一批选出来的女官其中有近九成的女子,都是出身富贵之家。
吃穿不愁,还能在家中设立私塾,家中的长辈会允许女子听课。
于普通人而言,就连一家人攒起来的钱都不足以供男子念书多年,参加科考。
更别提让他们供女子读书,能让女子识几个字,己是难得的好父母。
国家地方经济好的时候,百姓们能吃饱穿好,一旦有天灾人祸将至,多年积蓄很有可能一次掏空。
设立女子学堂就会成为颜真的下一个目标。
她要让女子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像个货物,任由家人买卖。
有些女子并非没有才学,而是家中人无法理解,开口闭口就是迟早要嫁人,何必看那么多书?
这样的想法一旦贯彻到底,就算颜真设有女子科举也无法改变至少一半以上的女子未来。
而王茵芙就是第一届女子科举中的首甲。
她自从知道颜真是女子后,心里那些酸涩复杂的情绪就一首扰的她心里乱的很。
整日都闷在房间里,练字,练字。
她的一手好字都是照着颜真的字帖练的,每次心烦意乱时,就会忍不住的想要拿出来练一练。
这一次她连着练了三天,这三天里除了吃饭睡觉,足不出户,也没有和身边的婢女们吐露内心的念头。
似乎是想要改变眼下的局面,又似乎发现自己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女子科举召开的那一日命令传进她的耳朵里时,王茵芙突然心生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可以开设女子科举,那自己为何不能参加这一届科举?
名次如何,至少都还能有个盼头。
她想要离皇位上的那人近一点再近一点,纵然明知对方是女子,却依然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辅佐。
第一次女子科考,有不少的女子不敢报名,因为没有把握,她们不确定往前踏一步,究竟会换来怎样的下场?
有人想参考却不识字,还有人想要考,却蓦然回首,发现身边的儿子和丈夫都在有意无意的阻拦。
女子被捆绑太久,有的人至今心中还留有一丝火种,想要挣脱牢笼,活出自我。
也有人早己被打磨的麻木不仁,再也没有放手一搏的心思和勇气了。
王茵芙被钦点为状元的那一日,是金殿面试。
当时颜真坐在皇位上,一身明黄色的黄袍,让人本能的臣服。
她看到颜真的那一刻起,心定了下来,不再是慌乱无措的。
前路就在脚下,而脚下是自己扎扎实实走出来的。
这条路或许不会通向颜真的身边,可她愿意追随颜真,无关身份。
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真正的并肩同行,但只要能看到颜真的身影,王茵芙都觉得很安心。
——
颜真生下一儿一女,从公主大概周岁的时候,她选择立皇太女。
没错,就是皇太女,不是太子。
她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观望的朝臣们,不要再局限在曾经的时代里了,女子既然能掌权一代,也能二代,代代延续下去。
而这时大皇子眉眼似乎更像梁盛君,而非梁盛意。
这样的议论纷纷,从未停歇过。
谁让梁盛君对陛下的钟情,从未掩饰过,自会出现在别人的嘴里。
而九天之上的司命看了一眼镜子里颜真及上神们的经历,重重叹了一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