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废话,继续跟楚渊汇报这几日,有关兰园藏尸案的事情。
事情也不复杂……
无非是京兆衙门那边,查访的结果出来了。
梅长苏买下的兰园,今年之内就转了两手,而最初之时,乃是一个叫张晋的人所有。
此人身份背景有些特殊。
曾在京城拥有多处风月场所,为人低调,但财力和人脉都极深厚。
说完。
秦般若就将这几日,通过红袖招得到的情报,一五一十告知楚渊。
而楚渊虽然早已知晓其中秘密。
但还是安静听着,将得到的情报和剧情里的内容,进行印证。
等到楚渊消化完这些情报后。
秦般若继续道:“殿下,这兰园,其实就是一个暗娼园子。”
“朝廷法度,官员不得狎妓,所以有些朝臣碍于国法,不敢明着出入风月场所,便全由这个张晋私下安排。”
“而他这兰园,便是号称无论来客提出什么要求,他都能予以满足。”
“时间一久,有些官员偶尔会下手失了轻重……”
“那枯井中的尸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据我所知!”
“当年在兰园挂了人命的客人名字,其中一个就是太子手下的户部尚书,楼之敬。”
“看来这次,太子要急得跳脚了!”
楚渊一笑!
太子何止是要跳脚,事关他的聚宝盆,这次就要被人砸碎了。
“做得不错!”
这般想着,楚渊也是赞许般地看了秦般若一眼。
不得不说。
秦般若在计谋上或许差了点,但于情报工作,倒是一向稳妥,不用他费心。
“太子手上的户部尚书,此番是铁定保不住了!”
“这样,你去一趟忠肃侯府!”
闻言,秦般若神色一动:“殿下打算让忠肃侯,来填补户部尚书的空缺?”
“呵呵,这只是理想情况而已!”
“户部尚书一职,可不好拿……”楚渊轻笑摇头:“不过,本王会尽量拿来便是。”
……
PS:求订阅,求全订,求自订。。
第75章 争帝位!无可避免的问题!太子跪了……
忠肃侯!
便是楚渊眼中,户部尚书最佳的人选。
此人,在本质上和谢玉差不多,都是明面上保持中立的权贵武勋。
唯一的区别。
大概就是谢玉名为保持中立,实则暗中支持太子。
而忠肃侯。
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并不倒向任何一方。
事实上!
不止是忠肃侯,如今大多~数武勋都是如此。
他们世袭爵位!
夺嫡之争,改朝换代这种事,并不影响他们自身既得利-益。
说白了,谁来当皇帝都-一样!
他们该世袭的爵位,只要不犯错,爵位就不会被剥夺。
而恰恰!
夺嫡站队,往往是最容易犯错的事情。
也正因此!
这些权贵武勋,基本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
整个大梁朝堂——
权贵武勋中立者占了大多数,唯一死忠支持楚渊的武臣,便只有庆国公。
……
而之所选定忠肃侯!
是因为梁帝那边卡的不会那么死。
毕竟忠肃侯此前,一直属于中立派系,不算誉王派系的人。
好好运作一番。
也未尝不是没有机会,争一争户部尚书之位。
如果按照剧情的走向!
楼之敬一倒,梅长苏就会相助靖王,将早已物色好的沈追,送上这个位子。
沈追其人。
在察言观色的能力上,十分出色,说话做事方面,也是个很懂得分寸的一个人。
简单来讲。
这就是个老油条,不会轻易的让人抓住把柄。
做事说话上是属于滴水不漏。
不过这样的人——
往往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不会轻易站队。
哪怕送他上位,他也不会因此就感恩楚渊,死心塌地的倒向楚渊。
因此。
与其让楚渊,去装一个贤王,交好一个沈追,倒不如直接把忠肃侯,推上户部尚书这个位子。
毕竟其子廖廷杰。
已经被楚渊送去吏部,暗中打上誉王派系的标签。
这种情况之下。
忠肃侯不会独善其身。
为了这个儿子,必要时,他也一定会站在楚渊这边。
而现在。
楚渊剑指户部尚书,只要忠肃侯不傻,他必然会答应提前倒向楚渊。
因为这是看得到的眼前利益。
所以。
对于楚渊而言,一个户部尚书,实权正二品,换忠肃侯的彻底倒向。
绝对不亏!
如此一来的话,他手中便可独掌六部其五。
到时候。
朝堂的话语权,朝堂这支笔,几可由他来写!
等到最后礼部也得手!
六部尽归其手,那才是楚渊打造他在朝中,彻底实现一言堂的时刻。
哪怕是梁帝,楚渊也敢向其展露獠牙。
……
……
作为穿越者!
楚渊可不是前身那个傻憨憨,认为只要能够扳倒太子,他就能够有缘帝位。
实际上。
楚渊一直都很清楚,自己这个誉王身份,到底有多特殊。
特殊到——
他一人便身具大梁皇室与滑族皇室血脉!
单单只是这个血统问题!
他就无法拥有真正继承皇位的资格。
梁帝哪怕再喜欢他这个儿子,再如何觉得英果类我,也只不过是一时的喜欢。
在继承帝位的问题上,血统无可避免。
古往今来便是如此。
具体可参照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
纵然是这位天可汗,在帝统的继承上,也做不到让李恪这个最像他的儿子接掌。
楚渊不是李恪!
所以,他不会坐以待,更不会等着皇位送到手中。
说白了。
如果梁帝不主动拆穿他生母为滑族玲珑公主,愿意给他皇位。
那么。
楚渊倒也不介意,按照潜藏的规则行事。
可一旦梁帝顾及血统,不愿意给他皇位,楚渊也不介意主动伸手去抢。
主动去争,主动去抢,他杀人也总比人杀他来的好!
至于后果。
楚渊可顾不得那些,哪怕身后那些洪水滔天,干他何事?
……
……
楚渊这边磨刀霍霍,将目光瞄准户部尚书的时候。
太子显然也没闲着。
哪怕证据兰园藏尸案的证据,已经直指张晋,迫向楼之敬……
他依旧在做最后的挣扎!
京兆衙门。
作为主官的高升,听闻太子有旨意降下。
当下,亦是疑虑不定地更衣来到正厅,只见一个青衣小太监站在那里,等他行礼已毕。
方才便口齿清晰地道:
“传太子口谕,闻得金陵城内发生枯井藏尸案,物议沸然,身为掌政太子,不可不问……”
“故着京兆尹高升明日入东宫,面禀案情,领谕。”
待东宫太监宣旨完毕。
高升忙叩下头去:“臣高升遵太子谕旨。”
很快。
传谕太监便是走了。
高升左思右想,总觉得心神不定。
能够在这王公贵族满街跑的金陵城里当父母官,高升显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