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我,天生酿酒师 > 第31章 酒瘾发作

第31章 酒瘾发作

对此,刘建国表示赞同:"我同意他的看法,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然后又提出了自已的担忧:“但如果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可能离小酒馆关闭就不远了。”

听到这里,陈雪茹露出疑惑之色: "为什么这样说?"

刘建国接着问道: “让我来问问你吧,通常来这里喝酒的都有些什么人?”

陈雪茹解释说: “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像老牛大爷、老徐教授、小强以及老片等邻里。”

“这些人都会在店里用餐吗?” 他继续追问。

“几乎从没有过。” 陈雪茹摇头道: “基本上,大家都是先在家里吃饭后来这里喝酒,谁会多此一举跑去酒店解决温饱问题呢?”

刘建国笑着补充: “没错,酒馆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空间让乡亲们可以聚会交流感情,并不是为了让人们来这里用餐。你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加入了炒菜业务,那么一边喝酒的人将不得不面对另一边用餐者的情形,这种体验会大打折扣吧。”

他还指出,“一杯酒的价格大约几百块就可以享受到,而一顿饭菜至少要花掉近两千,这样会使消费者群体产生分化,失去了那份纯粹的邻里互动的乐趣。”

听完丈夫的分析,陈雪茹不住地点点头: "原来如此,你说得太对了,亲爱的...... 不过,仅靠现有的运营状况恐怕还是很难实现盈利目标,开支实在是太大了。" 她担心的问题主要在于员工数量较多,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过去的小酒馆只有徐会珍单打独斗,偶尔会有老贺搭把手。

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已经拥有了两位经理——国企代表范金有,以及私人代表徐会珍。

除了这两位经理外,还有其他几名员工,如店员陈雪茹、会计师赵雅丽,另外还有两名服务员和一名主厨老马。

这便构成了七个人的团队。

且不论七人的薪资,还有徐会珍应得的分红。照这样看,亏损似乎难以避免。

即便生意火爆,要养活这么多人,酒馆仍然可能会入不敷出。

但刘建国却道:“其实解决之道也不是没有!”

陈雪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什么办法?”

刘建国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保持现有的团队,但拓展两块不同的业务,并且这两块业务需要 运营!”

“让我来具体解释一下!”

他停顿了一会儿,喝了口水后说:“小酒馆主要是在晚上营业,大部分顾客也是晚上下班后来这里放松。”

陈雪茹附和道:“确实如此!”

“既然如此,何不利用空闲时段在上午做早餐业务?卖些包子、油条之类的。”

“等到了中午休息时间后,迅速整理店面,再准备夜间的营业事项。”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让一家店面发挥出两种效益!”

“如此,收入和盈利自然就不再是问题!”

陈雪茹一拍桌子,赞道:“真聪明!亲爱的,你真是太棒了…我已经爱你爱到不能自已了…”说着便将自已娇柔的身体贴向了刘建国。

虽然在后世人眼中,这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商业理念,但在当时无疑具有相当高的创新性。

陈雪茹说:“那我明天就跟范金有提出这个建议!”

“慢着!”刘建国阻止道,“你对范金有的性格了解多少呢?”

“徐会珍同意合作成立公私合营企业时,完全是被我劝说的结果,但他转身就跑去街道宣传说那是他一个人的成就。”

“如果你今天提出建议,不管他会不会采纳,到最后功勋恐怕又要归于他人名下了!”

“宝贝,先别急,我们等合适的机会再说!”

“唉…”陈雪茹仰慕地看着刘建国,“你实在太棒了,我是多么的崇敬你啊!”

随即,她轻轻长腿坐上了刘建国的大腿:“亲爱的,我想我们要个孩子…”这让刘建国瞬间头大了几圈。“天哪!”

因为昨天他刚将这份宝贵的‘礼物’送给了秦淮茹…

“我反对!”第二天一早!

小酒馆里气氛紧张,徐会珍愤愤地站起身面对范金有:“陈雪茹不仅工作能力极强,而且对客户很熟悉,为什么要把她解雇?”

陈雪茹站在收银台后面跟着点头:“我哪里错了,为什么我要被解雇?”心中更是懊恼。

昨日听了刘建国的忠告,原以为可以帮助范金有一把,没想到他竟是这般无情。会议甫一开始就宣布要解雇她。

“这不是开除,而是解除聘用合同……因为员工人数过多,我已经负担不起工资,必须有人离职,怎样?”范金有辩解说。

“可陈雪茹不属于公家或私人任何一方的编制,这是一开始经过居委会主任张大娘批准的。”徐会珍反驳道。

“无论是谁批准都不重要,今天陈雪茹必须走人!”范金有没有退让的意思。

“不成!”徐会珍坚定地说,“如果要解雇陈雪茹,那你也顺便把我解雇吧!”

“你认为我没这个胆子?”范金有笑着说道:“徐会珍,你这话真是吓不到我……在这间小小的酒馆里,数你的工资是最高的了。”

“正合适,我们酒馆亏本的问题就能因此解决!”范金有继续笑着说,“真是太好了,徐会珍,是你自已决定不当这份工了,算是你主动辞职的!”

“正好,酒馆里的活,剩下的几个也能应付得了。”他补充道。

“谢谢你了,徐会珍!”范金有显得十分高兴,甚至亲自对徐会珍鞠了个躬,“非常感谢您给我们的酒馆带来的一切,不送了!”

面对这出乎意料的局面,原本只说说而已的徐会珍被搞得没有回旋的余地,她深吸了一口气说:“行……就算我斗不过你,从今天开始,我不干了!记得每个月都要按时支付我应得的股息!”

说完,她随手将手中的抹布丢在了柜台上,关上了小院的门,拉着陈雪茹便离开了酒馆。“徐会珍,你真的要离职了吗?”看着好友这般毅然,陈雪茹满是担忧。

徐会珍用手轻轻拨了拨头上的短发,问向陈雪茹:“看这新款短发合不合适?好不好看?”陈雪茹虽觉徐会珍的发型颇时尚,但仍是忍不住问道:“好看是好看,可你真的决定离开这儿了吗?”

徐会珍答道:“不再干了,其实我们两人也并不差这一份收入。走,咱姐妹俩去王府井购物放松一下吧。”

“好啊,走吧!”二人很快抛却了一切烦恼,结伴走向了王府井大街,开始了轻松愉悦的一天购物之旅。

王府井大街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故宫的东面不远处,与历史悠久的南锣鼓巷相邻,是北京市区内一条著名的热闹商业区。而此时的轧钢厂里,则正在发生另一幕故事。刘建国从工具房拿出一个大型号角形状的扩音器放到麦克风旁。

“哥……这是什么玩意儿啊?”对一切充满好奇心的许大茂不解地问道。刘建国笑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来,找块毛巾,先把这些灰尘擦掉。”

待到灰尘被擦干净,刘建国又将那大喇叭连接到了外部音响系统。“你想放点什么音乐呢?”许大茂好奇询问。

“来首《团结就是力量》怎么样?”刘建国提出建议。没过多久,这首振奋人心的经典老歌响彻了整座工厂,不论是生产线上还是后勤办公室,无一处不沉浸在这激昂旋律之中。

听到这首歌的许大茂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刘建国哥,你简直厉害极了!什么东西都难不住你!”

就在刘建国满意地点点头,刚准备品尝一下自已的热茶之际,突然发现一位高大挺拔的男子正朝宣传科走来。刘建国认识这个人,知道他是艺术大师齐百石之子,名为齐正元。“找到了找到了,刘同志!”齐正元远远地看见了刘建国,立刻兴奋地跑过来问候:“总算见到你了!”

“怎么了?”刘建国礼貌站起身,“齐老爷子最近还好吗?”齐正元微笑着回答:“老爷子身体健朗,一切都好着呢!”随即说明来由,“原来我爸爸前日和京剧演员梅先生一道造访了您过去工作的那家小酒馆,可那时你已不在那里工作,而且听闻你们的特制佳酿也停止出售了。”

“这让我爸爸与梅先生大失所望,酒意未消的他们非要让我打听清楚情况,所以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今天终于在这里找到您啦!”齐正元语气中的诚恳让这场相遇显得尤为亲切。

刘建国端着泡好的茶水出来:“正元哥,您坐吧,不要这么见外,您比我年长许多,往后叫我小刘就行...”

“嗯..”正元虽已接近五十,确实年岁不小。

“情况是这样!”刘建国解释说:“我家的酒全都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这些都不是我酿的,而是我爷爷在世时酿造的,所以存量相当有限!”

“之前我在小酒馆卖出一批,如今几乎卖光了!”“我自已家里留了一些,但剩下的很少了!”

“那...”正元苦笑:“给我留点儿吧,我爸的酒瘾发作了……”不只是齐百石,梅兰芳也是如此。

刘建国回答:“这酒我平日里也不常带在身边,都放在老家。”

“给我个地址,等我下班后去取,今晚我直接给您送过去,这样可以吧?”

“成……非常感谢!您可以放心,喝您的酒绝不会白喝的!”正元留下两处住址,便匆匆离开了,其中一个是齐百石家的,另一个则是梅兰芳的家。

刘建国接过纸条收了起来,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