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 > 沙山早月 > 第36章

第36章

梁愿醒抱着臂眯眼打量他, 心说三十的人告白还挺纯情,那话说完段青深耳廓就红了,当然, 说是风吹的冻的也行。

接着, 梁愿醒挪了一步, 站到他旁边, 跟他肩膀挨着肩膀:“你这话怎么昨晚不在床上说?”

“……”段青深耳朵全红了, 但镇定, “因、因为昨晚说的话, 就……显得目的性太强。”

“嗯?”梁愿醒起先不解。

片刻后, 他明白了。

“我靠。”梁愿醒换了个眼神。

于是段青深反客为主, 边拍一张看效果, 边说:“想想看呢, 醒醒,万一我昨晚床上说这话, 我们俩能动动手就完事儿了?”

他想象了一下,应该不成。梁愿醒多少有点常识, 道具不足的条件下强行做事风险很高,而且目前从观感上来看, 风险承担者大约会是自己。

那还是挺惨的,如果昨晚真的在那种情境下告白,自己可能真的会不管不顾英勇就义, 毕竟氛围到了不做一下实在可惜。欸不不,想到哪里去了, 梁愿醒侧移一步,离他远一点,偏过脸。

段青深又拍一张, 拍的是雪山顶。

“你躲什么。”段青深说,“躲那一步有用吗?”

“你闭嘴吧。”

段青深就笑笑:“过来。”

他站回来,以为段青深要给他看相机画面,脸也凑了过去。没承想这人手掌扶着他脸,靠过来在他嘴上亲了一口。

他是很快地贴一下就分开的那种亲,像偷亲,然后看着他眼睛:“对不起啊,早该说的。”

“早你也没这个胆子。”梁愿醒去看相机屏幕,说,“要再买个三脚架了。”

原本一人一个脚架来着,梁愿醒那个揍人揍坏了。

后面的时间是每当光线变化,就拍一次。因为大部分景物都静止着,多拍几张同机位上的照片,后期处理起来可操作性比较高。

梁愿醒没有三脚架,就抱着相机在周围拍一拍。

从这里望向铁路那边的雪原,那边在夏天沃野千里,草原一直蔓延到地平线。附近有住家,都是平房,房顶有积雪,有几户把外墙刷成糖果色。

大路两边的树早就掉秃了枝桠,梁愿醒找了个不错的前景,恰好两根枯枝弯下的弧度搭出了一个边框。

梁愿醒顺着大路往公交站方向走了一会儿,大路上的雪被扫到两侧堆起来,雪堆里掺着树枝和泥,偶尔有车驶过。转过头,视野没有遮拦地直接看见雪山,没有被雪覆盖的灰色山岩,远方雪上有一颗黑灰色的小点儿,看不出是驴还是羊。他把羽绒服的拉链拉上领子,吸进肺叶的空气太冷,于是在这荒野,他开始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呼吸。

那啃着雪下枯草的,不知是羊还是驴的动物也看向了他。正如梁愿醒分辨不出它的物种,它大约也不知道穿着黑色羽绒服的梁愿醒究竟是什么。

他在路边呆呆地站了一会儿,然后手机响了,他接起来:“深哥。”

“跑哪儿去了?”

“没跑远。”梁愿醒说,“我在……”

他说一半停下了,段青深也没追问,两个人在通话里沉默着。

其实是梁愿醒一个人沉默,段青深在等他。

“我在……路边。”梁愿醒脖子上挂着相机,举着手机,看着雪原,“这里好大啊。”

“嗯。”段青深说。

“好了,我现在回你那边去。”梁愿醒笑起来,“等我一会儿。”

“好。”

电话挂断后,梁愿醒把相机从脖子取下来,肩带缠在手臂上,缠紧,然后录像——

他转身开始奔跑。举着相机奔跑,风声和跑步的喘息声混在一起,相机即便自身有防抖却也招架不住梁愿醒这样,这徕卡的cmos里边要是有个小人,隔夜饭能被颠吐出来。

录下来的画面里是颠簸抖动到有拖影的树干、雪、电线杆,村庄的房子、铁网院子、院子里吃干草的牲畜。

梁愿醒还在奔跑,吸进来的空气冰凉的,嘴巴喷着白雾。

和坐在车里拍平稳的移动景色不同,奔跑视角下的视频有一种疯癫的生命力。好冷,喘进来的空气好冰,但是莫名的很开心。

“你……”段青深诧然,“你跑什么?又不急。”

梁愿醒手掌撑在膝盖,相机斜背在肩上,低着头:“我、我拍……哎?”

段青深走过来掰着他肩膀,迫使他直立:“剧烈运动后不要让头低于胸腔。”

“哦……”梁愿醒喘着看着他,“我拍了一段视频,跑着的视频,就……”

他比划了一下,但又不知道怎么比划,凌空挥了挥手,然后笑了。

“晚上给我看。”段青深说。

“好!”

傍晚五点三十分驶来的是k字头墨绿色列车,这是第五张照片,雪原列车。

继续坐公交车回去酒店,晚间终于等来修车店的电话,段青深朝洗完澡出来的梁愿醒递过去矿泉水,说:“明天上午去取车。”

“修好了?”

“嗯。”

“我问图,图修好了?”梁愿醒边喝边指了下屏幕。

“差不多了。”段青深回头看了眼,“你觉得呢?”

梁愿醒走近,弯腰,拎着水瓶认真看了一会儿:“我看看直方图。”

段青深把图调回去,点开。

“阴影要不要再提一点,感觉细节不太够?”梁愿醒蹙眉,“还是说你不喜欢让暗部变灰?”

“……不太喜欢。”

“嚯。”梁愿醒反而有些惊喜,“你该不会以前拍照还有直出的吧?”

“有啊。”

段青深去洗澡,电脑就直接给梁愿醒用。他把那段视频导进去……真晃啊,自己看着都眼晕,眉头紧锁。

管他的,就要发。梁愿醒坚强地开始剪辑,他总共跑了有六分钟,要去掉一些实在太过颠簸的部分,不能真的当无良博主,下午把人馋哭,晚上再把人晕吐。

挑了《匈牙利圆舞曲》作配乐。

所以段青深洗完出来的时候真诚询问:“你在看猫和老鼠?”

梁愿醒回头无语地看着他,“我在做视频。”

“哦……”段青深点头,“这个歌听起来就能联想到那个把短腿跑成风火轮的耗子。”

“人家叫jerry。”梁愿醒平静地看着他,“过来,帮我想个文案。”

段青深放下毛巾走过来,弯下腰,梁愿醒把视频又给他放了一遍。

段青深评价:“这是青山醒出品的平衡感训练网课?”

“……”梁愿醒张了两回嘴,不知道怎么回击,一口浊气憋在胸口,“让你点评了吗?”

没让。但已经点评了。

段青深悻悻挠了挠头发,手搁在椅背上,问:“自由飞奔的少年?”

“你再土点儿。”

“阿卡姆的救赎?”

“你去吹头发吧。”

“好嘞。”

坦白讲,这段奔跑的视频梁愿醒自己很喜欢,大冷天的,大路上就他一个人。这视频说到底没有意义,它不具备摄影美学该有的美感,也没有任何拍摄技巧,不传达一丁点个人情绪。就是随心所欲。

最后文案写了一句话:阿兹卡班不养闲人,醒醒is free!

发了。

睡前两个人盘算了一下目前的照片。第一张是大雪公路,第二张梁愿醒拍的穿过车窗看向铁网拦住的卡拉麦里山保护区,第三张雪地废弃轮胎,第四张保护站清雪车推出去的一条路,第五张雪原列车。

目前大体上都是统一的主题。拍路不是件容易的事,公路,土路,铁路,视角要么贴地,要么腾空,拍不出什么新奇的东西,远景近景没什么能挑的,构图上也是受限。

但道路有着实质的“走出去”的感觉。

最近梁愿醒睡得很好。第二天中午,姨妈特意在国内中午12点多打电话过来问他的近况。

他在修车店门口接电话,段青深在里面看账单付费,跟修车工说话。尾灯全碎了,这会儿配不到原厂的,就用了修车店搞来的灯,后备箱什么的也都尽量做了修复。

“最近睡眠还好吗?”姨妈问。

“……睡眠。”梁愿醒都把这事儿忘了,好像失眠已经是上辈子的经历。

“嗯?”姨妈听他支吾,“没关系,我在这边咨询了医生,实在不行,春节给你买机票,过来这边看看,求医嘛,多看看总是好的。”

“小姨。”梁愿醒说,“我现在睡得很好了。”

“真的吗?你别哄我啊。”姨妈犹疑,“醒醒,睡眠是人类最好的修复,这种事情你不能骗我的。”

多数时间里小姨妈挺信任他的,因为他从小没撒过什么谎。梁愿醒笑着叹气:“哎呀您想多了,现在手里接着活,给杂志拍风光照片,天天奔波,晚上倒头就睡。”

他跟段青深同行的事儿也告知过姨妈了,现在在做摄影师,小姨也是早就知道,那台相机就是她买来当提前给他的生日礼物。

“好吧。”小姨说,“今年过年你确定不想过来吗?”

这个问题他和小姨在微信上聊了,梁愿醒是真的不想去新西兰,他懒得出国,也不爱吃国外的东西。

“不去啦不想去懒得动。”梁愿醒发动三连。

“你才不懒,人都跑去新疆了!”小姨反驳。

梁愿醒嘿嘿笑了一阵子,又说:“真不去啦,太远了,今年我去爷爷奶奶那边好了。”

那边段青深把车开了出来,他电话也讲完了,去副驾驶上车。

导航目的地在布尔津,三百公里。梁愿醒脱掉羽绒服丢去后座,拉下安全带:“走吧。”

这两天梁愿醒总能刷到敦煌下雪的视频,白色的沙丘和大雪纷飞的阳关,人家配文就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坐在副驾驶看着手机叹了口气,说:“我的评论区在问我……师傅在哪条街拉人力车。”

“噗。”段青深腾出一只手过来拍拍他,“我们这个账号的走向越来越神奇了。”

“不行,我要把它掰回来。”梁愿醒捏着手机愤愤道。

起初建这个号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想过把它定性成某个风格,但到今天,关注人数已经到一千多,留言点赞什么的都很可观,这时候梁愿醒反而开始担心。

“还好吧……”段青深拐上国道,“不用特意走什么赛道,你想发什么就发,又不靠这个吃饭。”

梁愿醒想了下,也确实,遂没再管了。

路上又收到交通管制的短信通知,因为暴雪,喀纳斯禾木方向全线暂时禁止通行,不进不出,恰巧,目前只能到布尔津。

三百公里的路因为结冰路面,慢悠悠地开了四个小时。到县城刚好找个餐厅吃晚饭,这时候江意这位地理杂志编辑又上线了,推荐他们去吃一家饭馆的辣子鸡。说是和平时吃的辣子鸡不一样,那家店做的会放宽面条,非常入味。

而且江意强调了一下,吃完一定要跟她说一声。

梁愿醒没多想,只以为江意叫他们别浪费要吃完,吃完后拍了空空的盘子发过去。

结果,江意在微信上说:好啦,你们现在离开饭店,出门右转,走300米,有一个书店,进去找找我们这期的杂志。

到这里,梁愿醒已经有很强烈的预感了。

他拉着段青深快步走过去,呵着白气,踩上台阶,推开书店的玻璃门。

店里很暖和,飘着纸质书特有的味道。梁愿醒快速扫了一眼,在阅读区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各种杂志。

“那边。”梁愿醒牵起他手,将自己的围巾往下拽了拽。

嘴里念叨着“看见地理”眼睛一排排扫下来……

“这本。”段青深伸手指了一下。

封面是他们在靠近敦煌时一起拍的夜景,仰拍角度,胡杨树和树冠正上方的木星。

梁愿醒呆呆地盯了几秒,揉眼睛,又盯,然后拿在手里。

一瞬间好像回到三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段青深真的在身边。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