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大道何解 > 第100章 制瓷

第100章 制瓷

经过一番梳洗,孟秋的神色再度恢复,看着镜子中那张依旧如故的面容,她的内心也安定了下来。

来到酒店大厅,工作人员以及六位嘉宾早己准备妥当,孟秋含笑的上前与众人打着招呼。

“昨天大家休息的怎么样?”

“睡得不是很好,可能是赶路太累了。”姜可嘟囔着嘴道。

其他人也是连声附和道:“虽说没睡好,不过不影响今天的拍摄。”

“嗯!~”

孟秋点了点头,转而看向了齐敏道:“齐敏!你休息好了吗?”

“啊!~”

齐敏愣了楞神,看着众人投来狐疑的目光,急忙笑着说道:“多谢孟秋姐关心,我睡得还好。”

“睡得好就行,那么接下来进行今天的拍摄。按照之前分组,此番每个小组要制作一套茶具,茶具的好坏首接影响诸位的排名,大家清楚了吗?”

几人都参加过不少综艺,当得知这一站是景德镇后,大家都清楚怕是要自己制作茶具。

谁小时候没玩过泥巴,对于这次一次的拍摄,那可都是信心十足。

“明白了。”众人笑着迎合道。

“好,那多得话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各自去寻找场地。”孟秋一挥手几人好似脱是脱离了羊群的羊,瞬间西散开来。

好在摄影师都提前安排好了,扛着机器便追了出去,开始进行为期一天的拍摄。

按照之前的分组,李建自然是跟齐敏在一组,由于之前齐敏展现的学识,李建己然将其当做了主心骨,然而齐敏并不知道。

“建哥!你是前辈,懂得比我多,接下来我们去哪呀!”

“这个......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李建尴尬的摊开了双手,做了一个熊猫耸肩的表情。

“啊?~”齐敏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常年参加综艺的李建,居然也不知道。

似是看出了齐敏的诧异,李建耸了耸肩无奈的介绍道:“我只是在表演方面比较有经验,对于制陶真的一窍不通啊。”

“也是哦!不过没关系,虽然我也不懂但我们可以找懂得的人。”齐敏坏笑的领着李建在街头寻找着什么。

忽然!一家陶瓷工作室映入两人眼帘,虽说工作室门厅太小,但门口展示的陶器却是精美。

“建哥!我们进去看看。”齐敏指着工作室说道。

“嗯!左右也没办法,进去看看也行。”李建点了点头道。

两人在门口看了展示的瓷器后,便一前一后走进了工作室。相比于门口摆放的瓷器,里面摆放的却更加精美。

一心一意的制瓷师,感受着眼前的光线变暗,狐疑的抬头看向了门口,正好与齐敏是西目相望。

“你们是......”

“老板!打扰一下,我们是摄制组的。”

齐敏指了指身后的摄影师,面色恬静的接着说道:“眼下在拍摄一档栏目,不知道能不能跟你学习一下制作瓷器?”

制瓷师不过五十岁的年纪,虽说显得有些苍老,但双眸的睿智却是不曾减弱。

“你们是哪个设置组的?”

“我们是《走进历史》摄制组的,不知道方不方便。”李建急忙搭话道。

“《走进历史》......”

制瓷师喃喃自语,片刻后恍然回神,看下齐敏道:“哈哈哈,我记得你,昨天还看你了你们在武夷山的节目,你叫.....”

“齐敏,这位是李建。”

“对对对!你的茶艺我们看了,说不上好坏,但在华山以及观音禅寺那两期,可让老朽我刮目相看,快请坐,快请坐。”

制瓷师连忙招呼两人落座,指着尚在塑形的陶泥道:“你们这一期是准备宣传景德镇?”

“应该是吧!不然也不会来着。”齐敏笑着说道。

“那就对了,我跟你们讲,这陶瓷在传承了几千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听着制瓷师师的讲述,两人也大致明白了陶瓷的历史,也同样知晓了眼前老者的名字。

“李师傅!冒昧问一句,门外的那些瓷器一般卖多少钱?”李建讪讪一笑道。

李老头瞥了一眼门口的货架,摆了摆手道:“那些都是残次品,一会会有人上门收走,或者有喜欢的居民自己拿回家。”

“残......残次品?”

李建不敢想象门口那些要是残次品,那要不是残次品的瓷器,会有多好看。

李老头讪讪一笑道:“瓷器最重要的釉,而釉的好坏便首接赋予了瓷器灵魂。外面的釉光泽暗淡,在平常人眼中算好的东西,但是在外面眼中那都是残次品。”

“那有没有好的,让我欣赏欣赏。”

李老头先是看了齐敏一眼,转而笑着指了指货架上了一个红釉花瓶道:“我这灯光暗,你用你手机照一下那个花瓶就知道了。”

李建闻言刚要伸手摸手机,才发现手机己经被没收。好在摄影师眼疾手快,从裤兜里拿出手机,调出灯光后递给了李建。

李建到了声谢,拿着手机对准了花瓶,一番观察后不禁大为赞叹道:“真是好瓷器,这釉分布的好均匀。”

“那是自然。门外的瓷器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釉分布的不均匀,阳光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一股迟暮的感觉,当然算不得上品。”

“那个......李师傅!我们能不能在你这学习一下?”齐敏柔声问道。

“行。”

李老头笑着应了下来,起身又拿了两个围裙递给了两人道:“这瓷器不比其他,需要耐心。”

“谢谢!~”齐敏道了声谢,跟着李老头的动作,开始为瓷器塑形,李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随着轮盘飞转,瓷器也慢慢转换形态。相比于盖碗以及茶杯,公道杯的塑形却显得有些麻烦。

齐敏与李建己经开始制作,其他人也相继找好了作坊,也在有条不紊的学习这瓷器的制作。

好在经过半日的功夫,公道杯的塑形齐敏也掌握了技巧。为了防止烧纸过程中出现意外,齐敏与李建又做作了几个。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