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干完生产队的农活后,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子陆续回到了知青院。大家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或靠在墙边,稍作休息,准备等会儿去洗漱一番再吃晚饭。
何雨柱也不例外,他刚走进院子,就看到几个知青围在一起,正热闹地讨论着什么。他好奇地走过去,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就听到其中一个知青兴奋地说道:“嘿,你们知道吗?咱院里的小李子,家里给他寄来好几本珍贵的书籍呢,听说都是外面很难买到的那种,可让人眼红啦!”
另一个知青也附和着说:“是啊,是啊,我还听说,小张前几天被队长推荐去县里参加培训了,这机会多难得呀,咱也想去呢。”
何雨柱一听,心里顿时闪过一丝羡慕。他想着,自已也一直盼着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或者能收到一些珍贵的物件,可自已家里的情况……唉,父亲何大清向来对家庭不管不顾,哪会想到给他寄东西呀。
不过,这丝羡慕在他善良的心里也就只是一闪而过。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朝着正在谈论的知青们走去,拍了拍其中一个的肩膀说:“哟,这可是好事儿呀,小李子有书看能长不少见识呢,小张去培训回来肯定也能给咱院带来不少新点子。”
这时,那个叫小李子的知青正好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捧着几本崭新的书,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哎呀,这都是家里惦记着我,怕我在这儿太无聊了。其实我也挺不好意思的,大家都在这儿辛苦干活,我这……”
何雨柱赶忙打断他的话,笑着说:“哎,小李子,你可别这么说。这是你家里人疼你,你就好好看这些书,到时候给我们讲讲书里的有意思的事儿,也让我们跟着涨涨见识呀。”
周围的知青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何雨柱的话。
接着,何雨柱又看向众人,提高了声音说:“还有小张去培训的事儿,这可是为咱整个知青院争光呢。等他回来,咱们可得好好向他学学,说不定以后咱院能发展得更好呢。”
正说着,小张从外面走进院子,听到何雨柱的话,脸微微一红,挠着头说:“柱子哥,你可别夸我了,我就是运气好点儿,被队长选中了。我去了肯定好好学,回来把学到的都教给大家。”
何雨柱笑着走过去,拍了拍小张的肩膀说:“行嘞,小张,我相信你。咱大家都不容易,在这艰苦的环境里,每一个机会都是宝贵的。大家可得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呀。”
一旁的孙晓悦也凑过来,眼眶还有些红红的,显然是刚哭过不久。她轻声说:“柱子哥,我也想为知青院做点啥,可我……我也没啥特长,不像小李子有书看能学知识,也不像小张能去培训。”
何雨柱看着孙晓悦,心里一阵心疼。他知道孙晓悦性格比较脆弱,容易委屈,这会儿肯定又是觉得自已比不上别人,心里不好受了。
他安慰道:“晓悦,你可别这么想。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用处,你看你平时在院里帮忙干活,也很勤快呀。而且你心地善良,总是关心着大家,这就是你的优点呀。说不定哪天就有适合你的机会来了呢。”
孙晓悦听了何雨柱的话,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激的笑容。
这时,赵凯凯在一旁撇了撇嘴,有些不以为然地说:“哼,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几本破书和一个培训机会嘛,我还不稀罕呢。”
何雨柱皱了皱眉头,看向赵凯凯说:“凯凯,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大家都是知青,都是为了集体在努力,别人有了好待遇、好机会,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并且向他们学习,可不能说这种风凉话呀。”
赵凯凯被何雨柱这么一说,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嘟囔着:“我……我就是随口说说嘛。”
何雨柱知道赵凯凯就是调皮捣蛋惯了,爱说些气话,但心眼儿其实不坏。他叹了口气,走过去拍了拍赵凯凯的肩膀说:“凯凯,我知道你其实也想为知青院好,以后可别这么说了啊,咱得团结起来,一起把咱这知青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才行呀。”
赵凯凯抬起头,看着何雨柱,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柱子哥,我知道了,我以后不说这种话了。”
就在这时,刘悦走了过来,她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哎呀,大家别光在这儿说了,我刚听说今晚食堂有好吃的呢,好像是柱子哥又露了一手,做了啥特别的菜,咱们快去尝尝吧。”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起身往食堂走去。何雨柱也笑着跟在大家后面,心里想着,虽然有时候会羡慕别人的好待遇、好机会,但只要大家能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这知青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儿的。在这艰苦的环境里,大家的情谊才是最珍贵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