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这天,生产队的农活依旧繁重,大家从清晨忙到傍晚,累得腰酸背痛。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劳作,知青们拖着疲惫的身子陆续回到了知青院。

刚一回来,还没来得及好好歇会儿,就有人通知说要召开一个关于修建灌溉设施的会议。知青们虽然满脸倦意,但也都明白这事儿关系到今后的生产生活,便纷纷聚集到了院子里的那棵大树下,有的找块石头坐下,有的干脆直接席地而坐。

何雨柱也赶忙洗了把脸,匆匆赶来参会。他心里还惦记着之前在田里干活时遇到的那些灌溉难题呢,想着这次会议说不定能讨论出个好办法来解决。

会议开始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已的想法。这时候,那个叫张海涛的知青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觉得啊,咱们可以在山坡上挖掘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这样就能把雨水都收集起来,以后灌溉就不用愁啦!”他说得一脸自信,仿佛这个方案已经完美无缺了。

何雨柱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他皱着眉头,心里琢磨着:这方案看着就不靠谱啊,山坡上哪来那么多水源呢,而且这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

他忍不住举起手来,语气还算平和地说道:“海涛啊,我有点不同看法哈。你看啊,咱们这山坡上平时就没见有多少水流下来,要是挖个大蓄水池,水从哪儿来呢?而且这工程可不小,得耗费多少人力和成本呀,咱得考虑周全点儿不是?”

张海涛一听何雨柱这话,顿时有点不高兴了,他梗着脖子说:“柱子,你这是不信我咋的?我这方案可是琢磨了好久的,肯定能行!再说了,只要把蓄水池挖好了,以后灌溉多方便啊,这点困难克服克服就过去了。”

何雨柱见张海涛这么固执,心里也有点着急了,他站起身来,走到前面,指着远处的山坡说道:“海涛,你看那山坡,土质也不咋好,要是挖那么大的蓄水池,万一塌了咋办?而且咱们现在人力本来就紧张,都忙着田里的活儿呢,哪有那么多精力去搞这个大工程啊?”

张海涛被何雨柱这么当面质疑,脸一下子就红了,他提高了嗓门说道:“何雨柱,你别在这儿瞎操心了,我这方案咋就不行了?你就不能盼我点好?”

何雨柱一听这话,也有点上火了,他冲动地说道:“我咋就是瞎操心了?我这是为了大家好,为了咱知青院的长远发展考虑!你这方案明摆着有这么多问题,我能不指出来吗?”

这时候,旁边的知青们也都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儿了,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有个叫小李的知青小声对旁边的人说:“哎呀,这两人咋吵起来了,都是为了知青院好,咋就不能好好说呢。”

另一个叫小王的知青也附和道:“就是啊,张海涛也是想解决灌溉问题,不过何雨柱说得也有道理呀,这方案确实得再斟酌斟酌。”

何雨柱听到大家的议论声,也意识到自已刚才太冲动了,说话有点过了,让张海涛下不来台了。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平静下来,然后放缓了语气说道:“海涛,我刚才说话急了点,你别往心里去啊。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大家好,想解决灌溉的事儿。但咱确实得把各方面因素都考虑清楚了,不然到时候费了好大劲儿,却弄出个半拉子工程,那可就不好了。”

张海涛听了何雨柱这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点不服气地说:“哼,那你说咋办?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吧,田里的庄稼可等不及啊。”

何雨柱挠了挠头,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吧,咱们可以先去考察考察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水源,比如有没有小溪流或者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修一些小型的灌溉设施,比如挖几条小沟渠,把水引到田里,这样既省力又能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咋样?”

张海涛听了何雨柱的建议,虽然心里还是有点不情愿,但也觉得有点道理,便哼了一声说:“那行吧,那就先按你说的去考察考察吧,不过要是不行,还得按我的方案来。”

何雨柱见张海涛总算愿意考虑一下其他方案了,心里松了一口气,笑着说:“行嘞,海涛,咱都是为了把知青院的日子过好,只要能解决问题,咋都行。”

会议结束后,何雨柱心里还在琢磨着灌溉设施的事儿。他找到几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知青,像小赵、小钱他们,对他们说:“今天这事儿,我可能是有点冲动了,不过我真的是希望大家都能理智行事,别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决策,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啊。咱们本来每天在生产队干活就够累的了,可不能再因为这些事儿折腾来折腾去的。”

小赵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说:“柱子哥,你也是为了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张海涛那脾气你也知道,有点固执,不过他出发点也是想为集体着想嘛。以后咱再商量事儿的时候,都注意点儿就是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嗯,对,以后得注意。咱们得团结起来,一起为知青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就闹别扭了。”

就这样,在何雨柱的努力下,虽然这次关于灌溉设施的讨论出现了一些小波折,但最终还是朝着更理智、更有利于知青院发展的方向进行着。大家也都明白了,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盲目做决策,毕竟大家都希望在这艰苦的知青生活中,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