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在街道上依然不改占小便宜的毛病,经常在社区活动中偷拿公共物资。何雨柱抓住她的把柄,对贾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要求他们归还所拿物资,同时让贾家在街道居民面前做出检讨,改善了街道的风气。
街道上最近组织了几次社区公益活动,每次活动都会准备一些公共物资,比如活动道具、小礼品之类的。贾张氏每次都混在人群里,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把一些物资藏在自已的袋子里带回家。这事儿被几个细心的居民发现了,他们悄悄地告诉了何雨柱。
何雨柱决定要好好整治一下这种不良风气,他先是不动声色地观察了几次活动,发现贾张氏果然每次都有小动作。
有一次社区组织亲子运动会,准备了很多小彩旗、气球作为装饰,还有一些给孩子们的小玩具奖品。活动结束后,何雨柱发现贾张氏的篮子比来的时候满了不少,他走过去。
“贾张氏,你这篮子里装了不少东西啊。”何雨柱说道。
贾张氏心里一惊,但马上装作镇定,“哟,傻柱啊,这都是我自已带来的东西,我还能偷啊?”
“是吗?那你把篮子打开让我看看。”何雨柱严肃地看着她。
“你凭什么看我的东西?你这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贾张氏开始撒泼。
这时候周围围过来一些居民,大家都知道贾张氏的德行,小声地议论着。
一位大妈站出来说:“贾张氏,你就别狡辩了,我们都看见了,你每次都偷拿公共物资。”
贾张氏瞪了大妈一眼,“你别血口喷人,你哪只眼睛看见了?”
何雨柱大声说:“贾张氏,你别再耍赖了,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你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大家的利益,破坏了社区的风气。这些公共物资是为了大家准备的,不是你一个人的。”
贾张氏看到大家都指责她,有点慌了,但还是嘴硬,“哼,我就拿了几个小玩意儿,能值几个钱?你们别大惊小怪的。”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品德问题。你要是不改,以后大家都没法好好搞活动了。”何雨柱说道。
秦淮茹这时也走了过来,她觉得特别尴尬,“妈,你怎么能这样呢?快把东西还回去吧。”
“你个没良心的,我这还不是为了咱们家,你看看咱们家多穷啊。”贾张氏冲着秦淮茹吼道。
“穷也不能偷啊,咱们得有骨气。”秦淮茹无奈地说。
“骨气能当饭吃?你要是能多弄点钱回来,我还用得着这样?”贾张氏反驳道。
何雨柱对秦淮茹说:“淮茹,你得好好管管你婆婆了,这次不能就这么算了。你们必须把以前拿的东西都还回来,还要在大家面前检讨。”
秦淮茹红着脸点点头,“傻柱,我知道了,我会处理好的。”
回到家后,秦淮茹和贾张氏又吵了起来。
“妈,你就听傻柱的吧,这次我们要是不改正,以后在街道上都抬不起头来。”秦淮茹劝道。
“我不,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受这个气?我就是不还,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贾张氏坐在椅子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你不还,那我和孩子们以后还怎么在这生活啊?大家都会戳我们脊梁骨的。”秦淮茹急得都快哭了。
这时候,棒梗、小当和槐花也都回来了,他们听说了这件事。
棒梗皱着眉头说:“奶奶,你怎么能偷东西呢?我们都觉得丢人。”
“你个小兔崽子,敢说我?我还不是为了你们。”贾张氏骂道。
小当拉着贾张氏的胳膊,“奶奶,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要做诚实的人。你把东西还回去吧,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
槐花也在一旁说:“奶奶,傻柱叔是为我们好,我们不能让他难做啊。”
在家人的劝说下,贾张氏终于松口了,“哼,还就还,不过我可丢不起这个人,检讨我是不会去做的。”
第二天,秦淮茹带着贾张氏把偷拿的物资都还了回去。何雨柱看到后,对秦淮茹说:“淮茹,这还不够,贾张氏必须要检讨,让大家知道她认识到错误了,这样才能挽回咱们街道的风气。”
秦淮茹为难地说:“傻柱,我妈她不愿意啊,你看能不能算了?”
“不行,这是原则问题。如果这次放过了,以后还有人会这样做。”何雨柱坚决地说。
于是,秦淮茹又回去继续劝贾张氏。
“妈,你就去检讨一下吧,不然傻柱不会放过我们的。”秦淮茹哀求道。
“我不去,要去你去,我这老脸往哪搁啊?”贾张氏还是不答应。
这时,街道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李爷爷过来了,他对贾张氏说:“贾张氏啊,你也是有孙子孙女的人了,你得给他们做个好榜样啊。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你这样固执,只会让孩子们也跟着学坏。”
贾张氏听了李爷爷的话,沉默了一会儿,“唉,我去还不行吗?真是上辈子欠你们的。”
在街道居民大会上,贾张氏极不情愿地走上台。
“我……我检讨,我不该偷拿公共物资,我错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贾张氏说完,红着脸快速走下台。
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大家都希望贾张氏是真的认识到了错误。
这件事之后,街道上的风气好了很多,居民们在参加活动的时候也更加自觉了。大家对何雨柱更加信服了,觉得有他在,街道变得越来越和谐。而贾家在经历了这次事情后,也开始反思自已的行为,秦淮茹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教育孩子们,不能让他们走歪路。贾张氏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知道自已这次做得太过分了,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收敛了许多。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在背后议论贾家,这让棒梗有些生气。有一天,他听到几个小孩在说贾家的坏话。
“你们不许再说我们家坏话了。”棒梗冲过去喊道。
“哼,你们家就是小偷,我们才不怕你呢。”一个小孩说道。
棒梗刚要动手,被小当拉住了,“哥,别冲动,我们要用行动证明我们变好了。”
棒梗忍住怒火,“你们等着瞧,我们贾家以后不会再让你们说三道四了。”
从那以后,棒梗、小当和槐花都更加努力地表现,积极参加街道的各种公益活动,帮助有困难的邻居,慢慢地改变了大家对贾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