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平静,终究还是被打破了。新住户赵强一家的到来,像是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而那涟漪的中心,便是一场棘手的财产纠纷。
这日,阳光正好,却照不进四合院中那剑拔弩张的气氛里。赵强站在院子中央,脸色涨得通红,手指着角落里那个破旧的储物棚,大声说道:“这棚子在我家屋子边上,就是我家的,凭啥不让我用?”
对面,几位老住户也毫不示弱。李大爷拄着拐杖,气得直跺脚:“你这后生,可不能睁眼说瞎话。这棚子在咱院子里都多少年了,一直是大家共用,啥时候就成你家的了?”
刘翠兰也双手叉腰,尖声说道:“就是,别以为你新来的就可以胡搅蛮缠,这院子里的规矩可不能坏在你手里。”
赵强的妻子王氏,是个泼辣的女人,她一下子冲上前,喊道:“你们这是欺负人!我们住这屋子,这旁边的棚子自然归我们。再说了,我们东西多,没地方放可不行。”
一时间,院子里吵成了一锅粥,各种指责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何宇听到动静,匆匆赶来。他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眉头紧皱,心里明白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院子里怕是永无宁日了。
何宇走上前,提高声音喊道:“大家都别吵了!这样吵下去也解决不了问题。”
众人看到何宇,纷纷把目光投向他。李大爷像是看到了主心骨,赶忙说:“何宇啊,你可得给我们评评理。这新来的太不讲理了,想独占这储物棚。”
赵强却冷哼一声:“你是谁?这是我和他们的事儿,你少管闲事。”
何宇看着赵强,平静地说:“赵大哥,我叫何宇,在这院子里住了也有些年头了。我知道你刚搬来,可能不太清楚情况。但这院子里的事儿,向来都是大家商量着来。这储物棚的归属,不能只凭你一句话就定了。”
赵强不屑地说:“那你说怎么办?我家的东西没处放,这棚子我是要定了。”
何宇沉思片刻,说:“赵大哥,你先别急。咱们先了解一下这储物棚的历史。我听说这院子以前住过好几户人家,说不定这棚子有什么其他的故事。”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奶奶开口了:“这储物棚啊,最早是老赵家搭的,就是之前住你那屋子的人家。不过当时也没说清楚是他家独用还是大家共用。后来老赵家搬走了,这棚子就一直那么放着,大家都习惯了放些杂物。”
何宇听了,心中一动,他看向赵强,说:“赵大哥,你看这情况比较复杂。这棚子虽然在你屋子边上,但也不能就认定是你家的。要不这样,我们找些院子里的老住户,再仔细问问当时的情况,然后大家一起商量个解决办法,你看行不?”
赵强犹豫了一下,说:“行,那我就信你一次。不过我可告诉你,这棚子对我家很重要,不能随便就给别人用。”
何宇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其他住户说:“大家也先别急着反对,等我们把情况弄清楚了,肯定会给大家一个公平的处理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何宇开始四处走访。他找到了以前住在赵强屋子隔壁的王大爷。王大爷回忆道:“那时候,老赵家搭这棚子,确实是为了放自家的一些农具和杂物。但后来,大家东西多了,老赵家也同意让大家一起用,只是没个正式的说法。”
何宇又问:“那后来老赵家搬走的时候,有没有提到这棚子的事儿呢?”
王大爷摇了摇头:“没听他们说过,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搬走了。”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何宇心里有了些底。他再次把大家召集到院子里。
何宇看着众人,说:“我这几天了解了一下,这储物棚确实是老赵家最先搭的,但后来也一直是大家在共用。现在赵大哥一家刚搬来,需要地方放东西,大家也一直习惯了用这个棚子。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把储物棚重新修整一下,划分出一部分区域给赵大哥家专用,剩下的部分还是大家共用。这样既能满足赵大哥家的需求,也能照顾到大家的利益。”
赵强听了,想了想,说:“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考虑,不过这划分的区域得大一些,我家东西不少。”
刘翠兰却不干了:“那不行,这棚子本来就不大,再划给他一大半,我们还能用啥?”
何宇连忙说:“大家都互相体谅一下。赵大哥家人口多,东西也多,确实需要一些空间。但我们也可以一起把棚子扩建一下,这样大家的空间都会增加。”
李大爷点了点头:“何宇这主意不错,扩建的费用大家可以一起出,以后这棚子也能更好地利用。”
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还是有些犹豫。
赵强的妻子王氏说:“扩建的话,得保证质量,不能随便糊弄。”
何宇笑着说:“这是当然,我们会找专业的人来做,确保扩建后的储物棚坚固耐用。”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一致。决定由何宇负责找工人来扩建储物棚,费用按照各家使用面积的比例分摊。
在扩建过程中,何宇忙前忙后,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赵强也时不时地过来看看,他对何宇说:“何宇,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这事儿还不知道要闹成啥样呢。”
何宇笑了笑:“赵大哥,大家都是邻居,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只要这院子里能和和睦睦的,比什么都强。”
终于,储物棚扩建完成了。崭新的储物棚比以前宽敞了许多,划分出的区域也很合理。赵强把自家的东西整齐地摆放在专属区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其他住户也把自已的杂物放进了公共区域,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何宇,以和为贵,众邻欢颜。”张奶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