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个性化定制智能照明的创业方向后,何宇与娄晓娥深知,接下来最为关键且棘手的任务便是筹备资金。这犹如一座横亘在他们创业道路起始端的巍峨大山,必须全力以赴去翻越。
在四合院的简陋书房里,何宇眉头紧锁,面前摊放着一张写满各种数字和计划的纸张,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晓娥,咱们算下来,启动资金至少需要十万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咱们自已的积蓄虽然有一些,但远远不够。”
娄晓娥坐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宇哥,别灰心。咱们不是还有亲友吗?可以先向他们借一部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项目前景跟他们讲清楚,他们会支持我们的。”
何宇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些担忧,但也只能如此。于是,他们首先拜访了娄晓娥的舅舅,一位在工厂工作多年,略有积蓄的长辈。
娄晓娥的舅舅住在城郊的一个小院里,当何宇和娄晓娥说明来意后,舅舅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犹豫的神情:“晓娥啊,不是舅舅不帮你们,这十万块可不是个小数目,舅舅辛苦工作这么多年,这钱都是血汗钱啊。你们创业这事儿,虽说听起来不错,可万一失败了,这钱可就打了水漂了。”
娄晓娥赶忙拉住舅舅的手,急切地说:“舅舅,您也知道何宇的能力,他在工厂的时候就做出了那么多成绩。这次我们做个性化定制智能照明,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详细市场调研的,市场潜力很大。而且,我们会给您写借条,按照银行利息给您支付回报,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
舅舅沉思片刻,看着娄晓娥真挚的眼神,缓缓说道:“晓娥啊,舅舅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舅舅可以支持你们三万块,但这已经是极限了。你们可得好好干,别辜负了舅舅的信任。”
娄晓娥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舅舅,谢谢您!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告别舅舅后,他们又去了何宇的一位远房亲戚家。这位亲戚是个商人,对投资有自已的一套见解。
见到何宇和娄晓娥,亲戚笑着问道:“小宇啊,听说你们要创业了?这可是个大事儿,你们有什么计划啊?”
何宇详细地向亲戚介绍了他们的创业项目,包括市场调研的结果、产品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亲戚听后,轻轻敲打着桌面,说道:“你们这个项目倒是有新意,不过,做生意可不光要有好的想法,还得有资金、人脉和运气。我可以借给你们两万块,但我有个条件。”
何宇连忙问道:“什么条件?您尽管说。”
亲戚看了看何宇,认真地说:“我要在你们公司占一定的股份,毕竟这也是一种投资。如果你们的公司发展起来了,我也能跟着受益。”
何宇和娄晓娥对视一眼,他们原本只是想借钱,并没有考虑过出让股份的事情。但此刻,为了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何宇咬了咬牙,说道:“行,亲戚,您说占多少股份合适?”
亲戚想了想,说道:“我要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两万块虽然不多,但我相信我的眼光,也希望你们能成功。”
何宇心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好,就按您说的办。”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从亲友那里总共筹集到了五万块,但距离十万的启动资金仍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银行贷款。
在银行里,何宇和娄晓娥坐在贷款经理的对面,紧张地等待着审核结果。贷款经理仔细地查看了他们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和各种资料,然后严肃地说:“你们的项目看起来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你们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而且创业风险较大,按照银行的规定,我们很难给你们批下五万块的贷款。”
娄晓娥着急地说:“经理,我们真的很需要这笔贷款。我们有详细的还款计划,而且我们的产品市场前景很好,肯定能盈利的。”
贷款经理摇了摇头:“女士,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银行有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建议,如果你们能找到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为你们做担保,或许还有机会。”
何宇和娄晓娥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他们到哪里去找担保企业呢?就在这时,何宇突然想起了一位曾经在工厂合作项目中有过交集的企业老板,名叫张总。
他们找到张总,说明了来意。张总沉思片刻,说道:“何宇,我知道你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我可以为你们做担保,但你们得答应我,在同等条件下,你们公司的产品优先供应给我的企业。”
何宇感激地说:“张总,太感谢您了。您放心,我们一定遵守承诺。”
有了张总的担保,银行终于批准了他们的贷款申请。当拿到贷款的那一刻,何宇和娄晓娥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何宇,资金初筹,希望在握。”娄晓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