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大唐:不想做皇帝,我只想躺平 > 第2章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第2章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看起来他是真的下定决心不再当太子?

“ 其他人绝不同意。”

“ 没关系。”

“ 既然这样,可以与舅舅谈谈你的内心真实想法吗?”

长孙无忌眼中充满了期待与复杂的矛盾情绪。

真心话?

原来是因为在网上书评区,为了获取一个所谓的大奖,竟然意外地实现了这种荒诞的穿越情节。

不仅如此,

他还成为了大唐的太子!

如果换成其他辉煌帝国的太子,李诚权一定会豪情万丈,连喝三百杯。

然而对于大唐……

还是算了!

时刻觊觎太子位的李态,汇聚了两代精血的李恪,意外得惊人上位的李治……

上一世,各种争权夺利让他疲倦,而今生穿越成太子还得继续争夺……

算了!

争夺个什么劲儿,本宫才不要卷进去呢,选择躺平就挺好!

更何况,

最让李诚权感到无语的是,他还拥有一个自带的黑科技系统!

然而,他是堂堂的大唐太子。

系统不该是开启霸王气质,让天下臣子俯首称臣吗?

或者是出言必行,佳丽环绕?

黑科技系统怎么看都有种捣乱的感觉。

我是谁?

我可是大唐的太子啊!

身为太子,在这美好的盛世,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有什么不好做的事?偏偏给了个黑科技系统,天天早起晚睡忙国事,一天到晚应付一帮老夫子?

品茶听歌,花前月下,这不好吗?

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躺着不是挺舒坦的吗?

话说回来,

李渊太原举义反隋,李二发动玄武门之变,开启了盛世的贞观之治,所为何来?

不是为了造就一个繁盛的大唐吗?

有了李二这个顶梁柱,后面还有李治接棒……

做个自在逍遥的“ 躺王”

,难道不香吗?

谁说 ** 后代就必须英姿勃发、智慧勇猛的?

世上废材遍地,为啥就不能有我一个?

所以,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

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李渊、李二两父子的奋斗与牺牲,又怎么对得起大唐的昌盛?

像李态和李恪这样的蠢材,才有心思一直想爬到那个位子上去。

皇位?

呵……

问君能有几多愁?

如今身处大唐,我已然选择了躺平,皇位?谁爱坐谁坐吧。

面对长孙无忌无可奈何的步伐走进宫殿,李诚权的选择可以随性,但长孙无忌他们却不能如此!

太子是什么?是国家的储君!

若储君不稳,国家岂能安稳?

当长孙无忌急匆匆地来到御书房求见李二,发现杜如晦等人都已聚集此处。

不仅如此,

在大殿 ** 还跪着一个人,一看他那笨重的身材,长孙无忌立时猜到了此人是谁。

“ 青雀!”

“ 父皇!”

“ 为何?”

“ 父皇,孩儿委屈啊!”

面对父亲的质询,李态内心满是冤屈。

太子李诚权主动退位让人,这件事与自已有什么关联?

嘭!

随着一声重响,李二拍案而起:“ 你之前屡次投机取巧,结党营私,这些我可以不计较,但现在,你还敢逼迫我儿子交出太子位?”

“ 什么?!”

李态一脸不解,“ 父皇,冤枉啊,孩儿哪敢逼兄长让位!”

“ 不敢?那么之前种种所为何来?”

李态一时语塞。

他确实在背后做了许多,但父亲是怎样得知这些消息的?

我的身边有内奸吗?

叛徒吗?

“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欲他人不知需自身行无误!”

“ 你给我好好记住这两句话!”

“ 朕赏赐的,方为你所有;朕未予你者,不得妄夺!”

面对暴怒的李二,现场所有人鸦雀无声,他们的目光不时转向李态。

关于他所做的事大家心知肚明,只是彼此默契地不予公开。

现在,

李诚权突然提出禅让……

这让局势变得扑朔 ** 了!

“ 父皇……”

“ 下去吧!”

“ 儿臣告退。”

李态刚启口,即遭李二冷冽目光锁定,被迫离开御书房。

李二转视长孙无忌等大臣,语气温和地问道:“ 各位爱卿,对太子此举作何解读?”

言毕,有人凝望李态渐行渐远的身影,内心激荡,不禁想到两个字:以退为进。

长孙无忌率先走出。

无论是在场众人的心思揣测,抑或直接指责李态,他深知这一切都在向一人传递信号——李诚权!

虽然眼下这位未来的储君并未亲临宫闱,但长孙无忌清楚,这则讯息早晚会被有意者送到李诚权耳中。

李二如此严厉训斥李态,难道李诚权还想继续放弃大位不成?

因此,当这种猜想在心头浮现,长孙无忌迅速成为了首位回应之人。

“ 陛下,适才微臣跟随太子,并与其有过深入对话。”

“ 噢?情形如何?”

“ 禀告陛下,太子坚决要求辞去太子位,让贤于人。”

这番话语落下,周围人皆皱起眉头,目光汇聚在长孙无忌身上。

若真如此,那么李诚权的行为便不再是‘以退为进’了,而是真心想要放弃太子位置?

既然无意利用此策对李态发难,为何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面对群臣疑惑,李二沉声发问:“ 辅机,你对此有何见解?”

长孙无忌回答:“ 陛下,太子入住东宫以来的表现,有目共睹。”

“ 虽未必堪称完人,尽如陛下一貌,但在纵观历史,其作为已足以媲美前辈太子。”

“ 更不必提,近日太子勤勉求学,以至于日夜操劳,疲惫不堪。”

“ 根据与太子的谈话,臣斗胆推测,可能因太子感到肩负的压力过重,从而萌生出辞让的想法!”

对于这一论断,许多大臣都点头表示赞同。

每位父母皆望子女有所成就。

然而与百姓家庭不同, ** 家的孩子自幼接受更为严格的要求。

他们不仅象征着帝国的脸面,更承载着唐朝的荣耀。

尤其是作为唐朝储君的李诚权,更是肩负着无比沉重的责任!

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受到了无数人的注视。

这种负担又怎会轻而易举?

“ 他的压力固然不小,可朕的压力就轻了?”

李二缓缓说道。

长孙无忌忙不迭地表达歉意:“ 陛下,臣并无此意。”

“ 只是一时感概万千,故而有所对比。”"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