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问候声清脆

25

“刘老师,您早。" 问候声清脆响起。

作为校内唯一的男性教师兼体育讲师,刘老师在各班轮流担任指导。

“早晨好,孩子。" 刘老师轻拍王建国肩头笑道。

抵达一处古井旁,王建国尝试打些水清洁个人卫生,却因首次操作显得笨拙不已,屡试未果未能引出水源。

此时一位阿姨从身后路过,看见王建国窘迫的模样不禁笑了。

“小朋友,让我替你打水吧。"

“非常感谢,阿姨。"

“你还真是懂事的孩子,竟然称呼我阿姨,恐怕我比你母亲年纪还要大许多。" 大妈笑着打趣道,随后熟练地拉动吊绳提起了满满的木桶水。

大妈因王建国年纪幼小,特别给他预备了一个小木桶使用。

清洗完毕后回到食堂,其他学生们也逐渐醒来,纷纷整理好床铺,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各位同学,我们今日的课题是实地向老乡学习农耕技巧。"

早餐后,冉老师与刘老师引领同学们到达一块专门准备供他们实习的未开发田地。

“孩子们,种植可大有讲究,种子可不是随意丢在土地上的。

首先要清除地面上的野草,要不然土壤中的养分会全被杂草抢走,嫩芽就会缺营养而无法成长。"

为了教育学生们正确的耕种方法,村长特地请来了村里知识水平最高的一位村民担任指导老师,据传此人祖上曾经为该村大地主,接受过传统书院教育。

“除去野草后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我们要先挑选生长较为成熟的幼苗放置入土坑中,随后填 ** 水,等待水完全渗入泥土后再用少许细土覆盖住根部。

这样做才能成功栽下一株小苗。"

学生们个个认真聆听,不少人更是急不可耐地想要亲身体验一下。

然而,正当大家正从理论转向实践操作时,一阵凄惨的呼叫打破了现场和谐的气氛。

“我的二丫呀,你怎么了?你别吓唬你妈啊!”

闻讯的学生和老师们纷纷望过去,看到附近田野中有一位女性怀抱一名失去意识的女子大声呼救。

“发生了什么事?”村长赶紧过去查看情况。

“我闺女二丫原本还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倒了,喊也不应!”

“前些天村东米大仙说,我家女儿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我还半信半疑的,现在看来她果然说的是真话。

村长,请帮我照顾下我的女儿,我要去找米大仙救命去了!”

“这位大婶,千万不要轻信那所谓大仙的话,您应当马上带女儿去邻近的医疗机构诊治!”冉老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连忙上前劝阻道。

但是此时那位母亲已经心神慌乱,根本听不进冉老师的劝告。

“你少啰嗦,现在只有米大仙能够救我女儿!迟了恐怕会出大事!”

“大嫂子,那些所谓的预言家全是江湖骗子,把孩子送去她那儿只会延误治疗时机!”

冉老师和该妇女争论不下,见状,站在一旁的王建国心中生出一个主意。

“阿姨,请问可以让我看一下您的女儿吗?”

那妇女抬头一看,竟是一个看似不到十一岁的孩子。

“你这毛孩子懂些什么!还在这儿凑热闹,耽误我女儿救命!”

“阿姨,不要小瞧我的年龄小。

实际上我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我是从龙虎山来的,当今天师便是我的师父。

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说着便从口袋中拿出一小张纸,在那位妇女的手背上轻轻划了一笔,随即摆出一副深邃神秘的表情说道:“我已经看到了你身上的不良之气...刚刚通过此法符帮助您驱除了邪灵。"

闻言,该妇女脸上充满了惊讶之情。

的确,她感觉到自已手背上似乎出现了一阵清凉舒适的感觉。

看来这小鬼还真是有几把刷子啊!

于是妇女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下恳求:“方才多有冒犯,小天师,请一定救救我的宝贝女儿。"

王建国将那妇女扶起来安慰她道:“阿姨,请放宽心,既然我在这里遇到了这事,必然不会置之不理,必定要尽力帮您女儿。"

王建国过去仔细瞧了一瞧,只见那姑娘脸上泛红,汗水直流,肌肤火热如烧,手脚却冰冷潮湿,显然是得了中暑的症状。

“你就待在这别动。"说罢,王建国急忙朝自已的住处跑去。

他来的那会儿,因天气炎热,母亲为他备足了防暑物资,其中就有藿香正气液。

“王建国你等等!”冉秋叶伸手阻住了王建国。

“刚才那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变成了龙虎山天师的门徒了?”

“哦,那只是个花招罢了,她家女儿不过是中了暑。

我手头有的正是这霍香正气水,让她喝了些就好了。"

“怎么这么荒唐!那你为啥轻轻一碰她那张符咒就信了?”

王建国从口袋里拿出一小瓶:“其实啊,我当时给她抹了一点酒精,让她感觉凉爽,她自然就安心了。"

在一旁默默跟随着的铁柱起初满怀敬仰,他以为朋友确有奇能,自已也被深深瞒过了,认定王建国定是龙虎山下的 ** 。

可现在一看到眼前的这一瓶酒精,整个表情都变得惊呆。

这所谓的“小天师”,竟然只是这点门道?

冉秋叶看着学生的巧妙处理方式,也不禁感叹这小伙儿的机智非凡。

方才自已还在想如何劝导那位女士,结果未及行动,问题就被自已的得意门生轻易化解,那流畅得犹如天成的一系列操作让她的头发根都麻了起来。

几个人回到屋内找出两支藿香正气水,回到田里,对东巴西进行了一番治疗,美称这是自家特制的圣水,接着把人放到树荫之下休息。

没过多久,那人就苏醒了。

那位母亲看到孩子无恙,立刻要向王建国行礼,不过冉老师立即阻止了她。

当夜,负责做饭的阿姨给王建国送了几颗鸡蛋,那是东巴西家庭表示感谢的小礼物。

自此之后,村民们见到王建国都亲切地唤作“小天师”,争先恐后请求为其算命卜卦。

王建国对此知之甚少,只能用半猜半编的方法应付,好在这两天很快就结束,对于未来的安排——或许会到一个更加偏远的地方,这使他对即将到来的日子产生了些许的忐忑。

今天红星小学的孩子们再次集合在学校门口,准备返程至市里。

“村长,这段时间多亏您和村民的照顾了。"

“哪里哪里,这帮孩子们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嘛。"

村长和校长相互寒暄,等待汽车的到来。

突然,二赖子领着几名警员出现。

“各位警官,就是这些年轻人,他们在这里干起了封建迷信的事情!”

前几日二赖子没有得到村委会的额外好处,心里一直记恨着,得知这些学生中有自称天师者用“符水”救人后,便去找了警员告状。

“二赖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这是公民的责任啊,我是在揭发封建迷信!”

“诸位警官,这是场误会。

我们的地方没有人在进行任何迷信活动。"由于了解事情的始末,村长向警察解释。

经过一番交谈,警官认定此事确实是个误会,脸色阴沉地让手下人带走了二赖子。

“喂喂,公安同志,别乱来,你们认错人了吧?该抓的是别人。"二赖子一边嚷嚷,一边挣扎不休。

“绝无差池,这里没人闹封建,纯属你在污蔑,带走!”

他趾高气昂地前来,却如一摊烂泥般被人带走。

……

“同学们,回去后要记录下这两天的经历哦,记得周一带来给老师检查。"

“老师再见!”孩子们一窝蜂地从校门涌出,欢声笑语渐行渐远。

当王建国穿过中院,步入自家四合院时,无意间看见易中海与秦淮茹正何雨水家中忙乎着什么。

而平日里常坐在门檐下编鞋子的贾张氏不见踪影,小当和棒梗也不见了人影。

王建国眼前一亮,心生一计。

他偷偷靠近,轻轻将屋门反锁,留这对夫妻在室内对话。

屋内,秦淮茹正对着易中海诉说着家庭经济困境。"贾家人花钱如流水,新居改建耗尽家财,加上贾东旭还在医院不能劳作,我的身子日渐肿大,两孩正需营养补充。

而且,那贾张氏和她的侄子三天两头吵着要吃好的,若非傻柱时不时送些饭盒救济,我真不知怎么撑下去。"

面对秦淮茹的忧愁,易中海坚定回答道:“淮茹放心,东旭是我徒弟,我必负责到底。

不出两日,我便召开大会号召大家为你们家集资筹款。"

“感谢大爷。"

易中海正欲离去,忽察觉门已被外人反锁。

他急问道,“是谁将门锁上?”

“不知晓呀,前一刻还好好的,这会儿却锁上了。"

此时屋外,传来贾张氏的声音。

听到她的言语,屋内的两位不由自主心虚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