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傻柱在婚姻生活里愈发得心应手,他与妻子赵秀兰的感情也日益深厚。
傻柱在厨艺上不断探索创新,他常常在下班后,一头扎进厨房,捣鼓各种新菜品。一天,他兴高采烈地对赵秀兰说:“秀兰,今天我学了一道新菜,叫松鼠鳜鱼,等会做出来你尝尝。”赵秀兰笑着说:“柱子,你就爱折腾这些吃的,不过我可就有口福了。”傻柱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说:“我想着要是能把这道菜做好了,以后家里来客人,也能露一手,说不定还能在院子里搞个厨艺交流呢。”
在家庭经济管理方面,傻柱也变得更加有规划。他每月拿到工资后,会先和赵秀兰一起商量着把一部分钱存起来,一部分用于日常开销,还有一部分留作应急。有一次,赵秀兰的弟弟想找他们借钱做生意。赵秀兰有些为难地对傻柱说:“柱子,我弟弟想做点小买卖,缺点钱,你看咱们能不能借给他点?”傻柱沉思了一下说:“秀兰,咱们现在虽然经济状况比以前好了些,但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弟弟做生意有没有个详细的计划?咱不能盲目地借给他。”赵秀兰把弟弟的计划跟傻柱说了一下,傻柱听后说:“这样吧,咱们可以借给他一部分,但得让他写个借条,规定好还款时间。这既是对咱们负责,也是对他的一种督促,让他能好好做生意。”赵秀兰觉得傻柱说得有道理,便同意了。
在婆媳关系上,傻柱更是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作用。他会经常在母亲面前夸赵秀兰的好,也会在赵秀兰面前说母亲的不容易。有一回,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赵秀兰忙前忙后地照顾着,又是请医生,又是熬药做饭。傻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对母亲说:“妈,您看秀兰多孝顺,您这一摔,她都急坏了,这几天都没好好休息。”母亲感动地说:“秀兰这孩子确实不错,以前是我对她太苛刻了。”傻柱又对赵秀兰说:“秀兰,辛苦你了。我妈这一病,全靠你照顾。等她病好了,咱们带她出去走走,散散心。”赵秀兰点头说:“柱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妈年纪大了,咱们得多陪陪她。”
林宇和苏瑶经常来傻柱家做客,他们也会分享彼此的家庭生活经验。林宇看着傻柱家的变化,感慨地说:“傻柱,你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了。你看这家庭和睦,经济也管理得井井有条的。”傻柱笑着说:“还不是多亏了你,林宇。要不是你以前给我出谋划策,我这家里还不知道乱成啥样呢。”林宇说:“这也是你自已努力的结果。你看你现在在厨艺上又有了新的进步,这都是你用心的表现。”
傻柱说:“我想着以后要是有机会,开个小饭馆啥的,把我的厨艺发挥出来,也能多挣点钱,让秀兰和妈过上更好的日子。”林宇眼睛一亮说:“傻柱,这个想法不错啊。不过开饭馆可不容易,得考虑很多事情,比如店面选址、客源、食材采购等等。”傻柱说:“我知道,这些我都得慢慢琢磨。林宇,你在这方面有经验,可得多帮帮我。”林宇说:“那肯定没问题。咱们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这时,苏瑶对赵秀兰说:“秀兰,你这家里布置得越来越温馨了。你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吧。”赵秀兰笑着说:“我就想着把家里弄得舒服点,让柱子和妈都能住得开心。”苏瑶说:“我觉得你这窗帘选得特别好看,颜色很淡雅,和这屋子的风格很搭。”赵秀兰说:“我也是挑了好久才选到合适的。对了,苏瑶,你家孩子最近咋样?”苏瑶说:“挺好的,就是有点调皮。不过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心里也很开心。”
傻柱在院子里的人缘也越来越好。他经常会把自已做的一些小吃分给邻居们品尝。有一次,他做了些糖饼,端着一盘在院子里喊:“大伙快来尝尝,我新做的糖饼,可香了。”邻居们纷纷围过来,一边吃一边夸赞。王大爷说:“傻柱啊,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糖饼做得又酥又甜。”傻柱笑着说:“大爷,您爱吃就好。以后我还会做更多好吃的给大家。”
随着傻柱家庭的和谐稳定,四合院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以前那些爱算计、爱挑事的邻居,也渐渐被这种和谐的氛围所感染。刘海中看到傻柱家的变化,对傻柱说:“傻柱啊,你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真是让人羡慕。我以前做了不少错事,你可别往心里去。”傻柱大度地说:“刘大爷,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咱们现在都好好过日子就行。”
易中海也经常在院子里和大家聊天,他对傻柱说:“傻柱,你现在可是这院子里的榜样了。家庭和睦,还想着为院子里做点事,不错。”傻柱挠挠头说:“易大爷,我就是做些自已该做的事。这院子里大家都和和睦睦的,比啥都强。”
林宇看着四合院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他对傻柱说:“傻柱,你看现在这四合院多好。大家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傻柱说:“是啊,林宇。希望以后一直都能这样。咱们得想办法把这好氛围一直保持下去。”林宇说:“没错。咱们可以多组织些院子里的活动,增进大家的感情。比如一起看个露天电影,或者搞个厨艺比赛啥的。”傻柱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好。我举双手赞成。到时候我肯定能在厨艺比赛里拿个冠军。”赵秀兰笑着说:“你就别吹牛了,柱子。这院子里可有不少人厨艺也不错呢。”傻柱说:“我可没吹牛,我对自已的厨艺有信心。”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