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与山寨之间的谈判在紧张的氛围中持续进行,苏然所提出的条件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朝廷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而山寨众人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最终答复,这段时间里,山寨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让人窒息。
在京城的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王钦差的禀报,眉头紧皱。
“陛下,那苏然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苛刻,若是应允,恐有损朝廷威严。”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皇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朕亦知此事棘手。然那山寨如今兵强马壮,且深得民心,若一味强攻,朕恐损兵折将,动摇国本。”
王钦差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补充:“陛下圣明。臣观那山寨之人,虽为草寇,却也有几分侠义之心。其提出的条件虽多为自身利益着想,但也并非全然无理。例如减免周边百姓赋税之事,若能施行,或可使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更利于陛下治理天下。”
皇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而在山寨这边,苏然每日都会与墨羽等人商议对策,以防朝廷突然反悔或发动袭击。
“寨主,朝廷迟迟未给答复,我等需早做准备。”赵刚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着警惕。
墨羽则较为沉稳:“赵兄弟莫急。朝廷如今亦是骑虎难下,我料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求和。只是这决策过程,需耗费些时日。”
林婉儿在一旁安抚着众人:“大家先莫要慌乱。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山寨众人一心,定能应对。”
日子一天天过去,山寨众人的神经始终紧绷着。终于,王钦差再次来到山寨,众人纷纷聚集在议事厅,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王钦差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的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朝廷商议,特准山寨之请。山寨所在山林,暂归山寨自治,然需遵循朝廷律法,不得擅自扩张;朝廷将拨发一批物资,以助山寨恢复与发展,物资明细随后送达;周边百姓赋税,减免三年,以示皇恩浩荡;因山寨牵连之无辜百姓,经查证后,将陆续释放;日后若有纠纷,朝廷将先遣使者与山寨协商,若协商无果,再做定夺。钦此!”
苏然接过诏书,心中松了一口气,但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王钦差,希望朝廷能信守承诺。我山寨亦会约束众人,与朝廷井水不犯河水。”
王钦差微微点头:“苏寨主,陛下既已下诏,自然不会食言。望你等好自为之。”
随着朝廷诏书的到来,山寨上下一片欢腾。兄弟们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一位年轻的山贼激动地说:“寨主,我们终于不用再打仗了,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苏然笑着回应:“是啊,这和平来得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
在山寨的庆祝宴会上,苏然对墨羽说:“墨羽,如今暂时和平,我们要好好规划山寨的未来。首先便是利用朝廷的物资援助,修复受损的建筑,开垦更多的荒地。”
墨羽点头赞同:“寨主所言极是。同时,我们也可加强与周边村庄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促进山寨与百姓的共同繁荣。”
林婉儿在一旁提议:“我们还可以在山寨中开设学堂,让孩子们读书识字,学习武艺。这样既能培养山寨的后备力量,也能让孩子们有更好的未来。”
苏然眼睛一亮:“婉儿此计甚好。就由你负责学堂之事吧。”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和平表象下,却也隐藏着一些不安的因素。山寨中一位名叫张老三的老山贼,性格多疑,他私下里对一些兄弟说:“朝廷真的会这么好心?我总觉得这和平不会长久,我们可不能放松警惕啊。”
另一位兄弟则不以为然:“张老三,你就是太多虑了。朝廷都下诏书了,还能有假?”
张老三皱着眉头:“你这小子,太天真了。朝廷的心思哪是我们能轻易看透的。”
苏然也察觉到了山寨中部分人的担忧,他在一次集会上对众人说:“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对这和平有些疑虑。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朝廷既然做出了承诺,我们便先相信。当然,我们也不会掉以轻心,日常的巡逻与防御依旧不能松懈。若朝廷有任何不轨企图,我们也绝不畏惧!”
众人听了苏然的话,纷纷点头,表示信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山寨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重建与发展工作。朝廷的物资陆续运达,兄弟们干劲十足地修复房屋、建造新的设施。
负责工程建设的李工匠指挥着众人:“大家加把劲,把这围墙修得再坚固些,这可是我们山寨的第一道防线。”
而林婉儿则忙着筹备学堂,她四处寻找教书先生,收集书籍。
“先生,您若能来山寨任教,定能让孩子们受益匪浅。”林婉儿诚恳地对一位老学究说道。
老学究有些犹豫:“这山寨之中,安全否?”
林婉儿笑道:“先生放心,如今山寨与朝廷已达成和平协议,十分安全。且山寨众人皆敬重读书人,定会对先生礼待有加。”
随着学堂的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山寨中的孩子们也充满了期待。
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说:“我以后也要像寨主一样厉害,能文能武!”
在这暂时和平的时期,山寨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人们在希望与担忧中努力前行。
墨羽看着山寨的变化,对苏然说:“寨主,希望这和平能长久下去,让山寨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苏然望着远方,眼神坚定:“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不放弃守护,这和平定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