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赢得赵家及城中众人的尊重后,苏瑶并未满足于现状,她将目光投向了商业领域,决心凭借自已的现代商业思维,在这古代世界闯出一片新天地。
苏瑶站在城中繁华的街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林立的商铺,心中暗自盘算着。她对李逸说道:“李逸,你看这城中的商业虽看似繁荣,但实则经营模式较为传统。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生意,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李逸有些疑惑地问:“苏瑶,你有何想法?这古代的生意经,我虽略知一二,但你所说的新生意,我实在难以想象。”
苏瑶神秘一笑:“你且等着瞧吧。”
苏瑶首先注意到了城中的纺织业。她发现,这里的纺织工艺虽然精湛,但款式和颜色较为单一,且多以满足本地需求为主,缺乏对外的拓展。于是,她决定从纺织业入手。
苏瑶找到了城中一位名叫张织锦的老织工。张织锦在纺织行业颇有威望,但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生意也大不如前。
苏瑶恭敬地对张织锦说:“张师傅,晚辈苏瑶,今日前来,是想与您探讨一下纺织生意之事。”
张织锦看着苏瑶,眼中带着一丝好奇:“苏瑶姑娘,你一个女子,为何对纺织生意感兴趣?”
苏瑶认真地说:“张师傅,您的纺织技艺精湛,这是众人皆知的。但我发现,我们的纺织品在款式和颜色上太过保守,难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我想,我们可以尝试创新,推出一些新颖的款式和颜色,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可以将其销售到其他地方。”
张织锦皱了皱眉头:“苏瑶姑娘,这纺织工艺传承多年,一直都是如此。创新虽好,但若是失败,这风险可不小。”
苏瑶自信地说:“张师傅,没有尝试,怎会知道失败?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定能打造出受欢迎的产品。而且,我也有一些销售的渠道和策略,可以确保产品的销路。”
张织锦思索片刻:“苏瑶姑娘,你如此有信心,那不妨一试。只是这创新之事,该从何做起?”
苏瑶说道:“我想先从图案设计入手。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自然元素,如花卉、鸟兽等,将其融入到纺织品的图案中。同时,在颜色上,也可以尝试一些鲜艳明亮的色调,打破传统的单调。”
张织锦点头道:“姑娘的想法倒是新颖。只是这设计之事,还需专业之人。”
苏瑶笑道:“张师傅放心,我已寻得一位擅长绘画的书生,名叫萧墨。他对图案设计颇有天赋,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正说着,萧墨走了进来。他风度翩翩,眼神中透着一股灵动之气。萧墨向张织锦行礼后,说道:“张师傅,晚辈久仰您的大名。此次能与您合作,是晚辈的荣幸。我已构思了一些图案,还请您指点。”
萧墨拿出自已的设计图,上面绘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和栩栩如生的鸟兽图案。张织锦看着这些设计图,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这图案果然新颖独特,若是织成纺织品,定能吸引众人目光。”
在苏瑶的推动下,张织锦的纺织作坊开始了创新之路。他们选用优质的原料,按照萧墨的设计,精心纺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一批创新的纺织品终于问世。苏瑶看着这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纺织品,心中满是欢喜。
她对李逸说:“李逸,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成果。我相信,这些产品一定会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李逸也赞叹道:“苏瑶,你果然有商业头脑。这纺织品与城中以往的大不相同,定会引起轰动。”
苏瑶开始着手销售这些纺织品。她没有选择传统的商铺销售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手段——举办纺织品展销会。
苏瑶在城中找了一块空旷的场地,精心布置了一番。她邀请了城中的达官贵人、富商以及普通百姓前来参观。
展销会上,苏瑶亲自为众人介绍这些创新的纺织品:“各位来宾,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纺织品。大家看这图案,皆是精心设计,独一无二。这颜色,鲜艳明亮,充满活力。无论是制作衣物,还是用于装饰,都极为合适。而且,我们的产品质量上乘,价格合理。”
一位富商走上前来,拿起一件纺织品仔细端详:“苏瑶姑娘,这纺织品确实不错。但这价格,是否能再优惠一些?”
苏瑶微笑着说:“大人,这价格已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而定。我们选用的都是上等原料,且这创新的设计和工艺,也耗费了不少心血。但若是大人批量购买,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折扣。”
富商思索片刻:“那好,我先订购一批,若是市场反响好,我会继续购买。”
在展销会的带动下,苏瑶的纺织品迅速在城中走红。许多外地的商人听闻后,也纷纷前来洽谈合作。
苏瑶的生意越做越大,她又开始涉足其他行业。她发现城中的饮食业虽然发达,但缺乏一些特色的小吃。于是,她决定开一家特色小吃店。
苏瑶找到了一位擅长厨艺的妇人,名叫刘娘子。刘娘子的厨艺在城中小有名气,但一直都是在家中为家人做饭,从未想过开店。
苏瑶对刘娘子说:“刘娘子,您的厨艺如此精湛,若是开一家小吃店,定能生意兴隆。”
刘娘子有些犹豫地说:“苏瑶姑娘,我从未做过生意,这开店之事,我怕做不好。”
苏瑶鼓励道:“刘娘子,您不必担心。我会帮您处理一切事务,您只需专心烹饪即可。我们可以推出一些独特的小吃,如香甜可口的桂花糕、酥脆美味的炸春卷等。这些小吃在城中从未有过,定会吸引众多食客。”
刘娘子被苏瑶的话打动:“那好吧,苏瑶姑娘,我便听你的。”
苏瑶的特色小吃店开业后,生意异常火爆。食客们纷纷称赞刘娘子的厨艺,而苏瑶的商业智慧也再次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然而,苏瑶的商业成功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一些本地的商户认为苏瑶的出现打破了城中商业的平衡,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一位名叫王财的商户找到苏瑶,满脸不悦地说:“苏瑶,你一个外来之人,在城中如此大肆扩张生意,你可曾想过我们这些本地商户的感受?你这是在抢我们的饭碗!”
苏瑶冷静地说:“王财,商业竞争本就激烈。我不过是凭借自已的智慧和努力,开拓新的市场。我并未使用不正当手段,何谈抢饭碗?”
王财冷哼一声:“你别以为你开了几家店就了不起。这城中的商业规则,可不是你一个女子能改变的。”
苏瑶坚定地说:“我从未想过改变规则,我只是在遵循市场规律。若是你有本事,也可以创新,与我竞争。而不是在这里无端指责。”
与王财的冲突,让苏瑶意识到,在商业发展的道路上,她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阻碍。但她并不畏惧,她相信,只要自已坚持下去,定能在这古代商业世界中站稳脚跟。
李逸看着苏瑶应对这些问题,心中满是敬佩:“苏瑶,你在商业上的勇气和智慧,实在让我佩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支持你。”
苏瑶感激地说:“李逸,有你在,我便有了坚强的后盾。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