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赵启的激烈竞争中,苏瑶深知若想在这古代商业世界长久立足,必须主动出击,毫不留情地打压对手,才能为自已的生意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
苏瑶召集了自已的智囊团,包括李逸、萧墨和新结识的林婉,在自家的书房中商讨对策。苏瑶目光坚定地说:“赵启三番五次地对我们使坏,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这次,我们要主动出击,让他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李逸皱了皱眉头:“苏瑶,打压对手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分寸,莫要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苏瑶微微点头:“李逸,你说得对。我们自然不会用违法乱纪之事。我打算从他的布庄生意入手,他之前以低价策略想挤垮我们,我们就从这价格上做文章。”
萧墨疑惑地问:“苏瑶姑娘,他已经降价了,我们若再降,岂不是两败俱伤?”
苏瑶神秘一笑:“我们当然不是单纯地降价。赵启的布庄虽然价格低,但他为了节省成本,选用的布料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可以推出一个‘品质布料,平价享受’的活动。”
林婉眼睛一亮:“苏瑶姐姐,你的意思是,我们以稍高于赵启的价格,但提供远超他的布料品质,让顾客自已去比较选择?”
苏瑶赞许地看了林婉一眼:“正是如此。我们要让顾客明白,便宜不一定有好货,而我们的产品是物超所值。”
说干就干,苏瑶立刻安排萧墨去联系可靠的布料供应商,确保能拿到大量优质且价格合理的布料。同时,她让林婉负责策划宣传活动。
林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在城中最热闹的集市上搭起了一个巨大的展示台,台上摆放着苏瑶布庄的优质布料和赵启布庄的普通布料,旁边分别标上价格和详细的质量说明。林婉站在台上,大声地向过往的人群介绍:“各位乡亲们,大家来看看,这是我们苏瑶布庄的布料,质地细腻,色泽鲜艳,经久耐用。而这旁边的是另一家布庄的布料,价格虽稍低,但大家看看这粗糙的质地,用不了多久就会破损。我们苏瑶布庄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绝不以次充好,现在以平价让大家享受高品质的布料,大家快来选购啊!”
这一展示立刻吸引了众多顾客的围观,大家纷纷对比,发现苏瑶布庄的布料确实如林婉所说,性价比极高。
一位大娘拿起苏瑶布庄的布料,仔细着,满意地说:“这布料摸着就是不一样,贵点也值了。”
而赵启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他带着几个手下冲到集市上,对着林婉喊道:“你这小女子,竟敢在此诋毁我的布庄!”
林婉毫不畏惧地回应:“赵老板,我只是实话实说。有本事你也拿出好布料来,何必在这里大呼小叫。”
赵启恼羞成怒,想要动手,这时,苏瑶带着城中的捕快及时赶到。原来,苏瑶早料到赵启会来闹事,提前通知了捕快。
苏瑶冷冷地看着赵启:“赵老板,你若是想在这集市上撒野,可别怪我不客气。你自已的布庄布料质量如何,你心里清楚。我们只是让顾客有个公正的选择。”
赵启狠狠地瞪了苏瑶一眼,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经过这次事件,赵启的布庄生意一落千丈,而苏瑶的布庄则顾客盈门。但苏瑶并没有就此满足,她又把目光投向了赵启的酒楼生意。
苏瑶发现赵启的酒楼虽然规模大,但菜品陈旧,服务也不到位。于是,她决定在自家酒楼推出一系列创新菜品和优质服务。
苏瑶找到一位厨艺精湛的大厨,名叫王福。王福曾在京城的大酒楼工作过,对各种菜系都有深入的研究。
苏瑶对王福说:“王师傅,我想请您在我们酒楼打造一些独一无二的菜品,既要保留古代美食的韵味,又要融合一些新的创意。”
王福自信地说:“苏瑶姑娘放心,我心中已有几个想法。比如这道‘翡翠虾仁球’,将虾仁打成泥,包裹上新鲜的蔬菜汁,再用油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色泽翠绿,定能吸引顾客。”
苏瑶满意地点头:“太好了,王师傅。还有,我们要对酒楼的服务进行改进。培训伙计们热情周到地服务顾客,从进门的迎接,到点菜的推荐,再到用餐过程中的照顾,都要做到极致。”
在苏瑶的精心策划下,她的酒楼重新开业。开业当天,苏瑶邀请了城中的许多名流和百姓前来品尝。
顾客们一进入酒楼,就被热情的伙计迎接到舒适的座位上,送上精心准备的茶点。点菜时,伙计详细地介绍着每一道创新菜品的特色。
当“翡翠虾仁球”端上桌时,顾客们都被它的色泽和造型所吸引。一位公子夹起一个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后,赞不绝口:“这道菜真是妙啊!从未尝过如此美味又独特的虾仁料理。”
而赵启的酒楼则显得冷冷清清,与苏瑶的酒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启不甘心失败,他暗中派人在苏瑶酒楼的食材采购上做手脚,想让苏瑶的酒楼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但苏瑶早有防备,她在食材采购环节安排了专人负责检查,并且与可靠的供应商签订了严格的合同。当发现赵启的阴谋后,苏瑶决定彻底反击。
苏瑶收集了赵启派人在食材采购上做手脚的证据,直接将其告到了官府。
在官府大堂上,苏瑶呈上证据,义正言辞地说:“大人,这赵启为了打压我,竟不顾顾客的安危,在我酒楼的食材采购上使坏。这种恶行若是不加以惩处,日后城中商业必将大乱。”
赵启狡辩道:“大人,这是苏瑶污蔑我,我从未做过此事。”
但在苏瑶确凿的证据面前,赵启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官府最终判决赵启赔偿苏瑶酒楼的损失,并对他的酒楼进行整顿。
经此一役,赵启的商业势力遭受重创,而苏瑶的生意则蒸蒸日上,不仅在纺织业,在酒楼行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成功地扩大了自已的商业版图。
李逸看着苏瑶在商业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钦佩地说:“苏瑶,你这打压对手的手段真是高明又狠辣。既让对手无话可说,又能让自已的生意不断壮大。”
苏瑶微笑着说:“在商业竞争中,有时候必须要果断出击,才能保护自已的利益。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