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我在61年当保卫科科长 > 第36章 贾东旭的伤势

第36章 贾东旭的伤势

“医生,医生,东旭的情况如何了?成功救治了吗?”

易中海跪守在手术室外,一见门开立刻起身紧抓住医生的手臂焦急地问。

“患者救回来了,但是……”

医生低下头,语气中透着惋惜。

“具体情况怎样?他究竟如何了?”

“他真的活过来,那是不是意味着性命无碍?”

“既然是,为何又叹息?能否告知工人们的具体情况?”

轧钢厂的一干领导急切围住医生追问道。

“他确实保住了生命,不过双腿严重受伤无法保住,必须要做截肢手术,我已经尽力而为了。”

医生说明了贾东旭的伤势。

“什么?东旭的双腿……”

易中海闻言面色惨白,险些栽倒在地,幸亏身旁的杨厂长及时扶住他。

“易同志,您还好吗?”

杨厂长扶持着易中海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休息。

将贾东旭转移到病房后,医生叮嘱了护理上的要点,并安排护士定时关注他的病情。

“东旭,东旭……”

易中海在门外椅子上不住流泪,口中不断低吟。

“易师傅,只要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杨厂长在一旁安慰道,同时轻轻拍打着易中海的背。

由于寒冬加之从轧钢厂步行至四合院的路程需要近一个小时,事故消息直到这一刻才抵达四合院。

“贾东旭的家人呢?贾东旭的家人快出来,他出事了!”

保安队员气喘吁吁跑进四合院,大声通知这一紧急情况。

“什么?东旭出事了?”

三大妈闻讯立即开门跑出,紧跟保安后前往中部院子。

“贾东旭的家人呢?他在哪儿?老大妈,你知道他是否就住在这个院子吗?”

保安听见身后脚步声转头询问。

“在,在中部院,我带你过去。

东旭出事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三大妈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反问道。

“咱们先赶紧赶去再说。”

周围不少居民听说声音也都相继跑了出去。

等来到贾家门口时,只见贾张氏和秦淮茹正一脸惊恐地打开门。

“你这是在胡言乱语!东旭怎么可能遇害?你在春节说这样的不吉利话!”

贾张氏面容苍白愤怒地质问。

她祈祷此人或许弄错了地点或姓氏,但内心的不安已不可抑制。

“东旭出什么事情了?他人在哪儿?”

秦淮茹似乎遭受巨大震惊,焦急不安地拉扯着贾张氏的手臂问道。

“哎呀,淮如,贾张氏,咱们得赶紧去医院。

贾张氏,你在做什么啊?快点,我们去看看东旭。”

一位阿姨着急地跳脚说。

“阿姨,贾东旭被机器卷进去了,已经被送到了医院,你们赶紧过去吧。”

保安匆忙地说明情况。

“东旭啊!我的东旭啊!你们害死了我家的东旭!”

贾张氏一听,立刻向那位保安冲了过去。

“阿姨,人还在急救,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您快去医院吧。”

这种场景他已经见过多次,没有因为贾张氏的动作而生气。

“妈,妈妈。

我们先去医院,去医院。

东旭还活着,他不会有事的。”

秦淮如急忙拉住贾张氏的手安抚她。

“是,是。

老贾一直在保护东旭,东旭定会有好运,他一定没事的。”

贾张氏说着,心神不宁地往外走。

“大妈,大妈,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下孩子。

我们,我们先去医院看东旭。”

秦淮如看到了保安旁边的另一位大妈,连忙说道。

“你们赶快去吧,我会帮忙看着孩子的。

快去吧。”

大妈点点头说。

秦淮如、贾张氏和那位阿姨三人便匆忙朝着医院方向走去。

天空中飘落着雪花,地面已是白雪覆盖,寒冷透骨的风吹得人刺痛。

院子里不少人得知贾东旭的事都为之叹息,快要过年的当口竟发生这样的不幸。

大家都觉得贾东旭很可能挺不过这一关,近年来工厂里的事故很少有能保住命的,连平时抱怨贾家吝啬的邻居此刻也有了一些同情之情。

贾父去世时,贾东旭不过十多岁;而现在,东旭出了事故,棒儿才十岁,每代人都比上一代更加不幸。

冯斌已经回到轧钢厂内,亲自去了三车间检查,并与技术人员交流了情况,吩咐他们等到 ** 聂书记一行人返回后再汇报关于机器故障的事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赶路,她们三人抵达医院,通过询问了解到贾东旭的情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到病房前。

“大伯,大伯,东旭怎么样了?”

“老易,东旭还好吗?”

“东旭,你让开,我要进去看东旭,我要去看我的儿子,你闪开!”

秦淮如和那阿姨焦急地询问易中海,贾张氏则直接想要推开病房的门,但被旁边的一位厂长安慰性地阻拦。

“阿姨,阿姨请稍等,贾东旭刚完成手术,现在不能被惊动,他还在昏迷。”

杨厂长拉着贾张氏,耐心地解释。

“东旭……东旭被救回来了…但是……但是……腿没了。”

易中海眼睛红肿地说到。

听到东旭获救的消息与刚才一位护士的说法相符,三人还没来得及表现出喜悦,就紧接着听见易中海后面的话。

顿时,哭泣的声音在病房的走廊里回荡,秦淮如双眼一黑倒了下去,而贾张氏则瘫坐在地。

“东旭啊,我的东旭啊,你们这些领导真是要害死我和我的东旭了。”

贾张氏坐在地上,不断哀嚎着,鼻涕和眼泪像瀑布般涌出。

“东旭,东旭啊,这怎么可能?早上他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秦淮茹晕倒后被一名护士掐人中叫醒,醒来后泪如雨下。

“老易……东旭,东旭的腿没有了,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一名大妈紧抓住易中海的手,边哭边说道。

经过了将近半个小时,聂书记、杨厂长等人终于费尽全力安抚住了贾家婆媳的哀嚎与哭声。

在领导班子一轮轮的安抚之下,贾张氏和秦淮茹的情绪逐渐稳定。

得到医生的允许后,她们终于进入病房。

看着病床上的贾东旭,看到他那两条被纱布紧紧包裹的断腿,还渗出些血迹,两人的哀嚎声再次响起。

医生不得不催促,又一次将她们拉出了病房。

“你们放心,贾东旭的医疗费用我们厂会承担的。

我们会彻底调查这件事,如果是因为工伤。”

“厂里一定会进行赔偿,请你们相信轧钢厂!相信我们。”

聂书记和杨厂长两人对贾家婆媳保证道。

“东旭是在你们厂出的事,调查什么呀,你们是不是不想负责任啊,想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你们难道想不管东旭了?你们这些畜生,还想推卸责任,黑了心肝的畜生。”

贾张氏扯着聂书记的衣服,扯着嗓子在走廊里吼叫起来。

聂书记、杨厂长等人费了半天口舌,易中海又劝解了贾张氏很久,才平息了这场 ** 。

他们随后离开了医院,赶回轧钢厂准备检查车间里的机器问题。

“东旭是因为违规坐在机器上,不小心触碰到开关,才被卷进去的。”

易中海听冯斌转述后,只能无奈地对贾张氏和秦淮茹解释。

这也是他之前一直在劝解二人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目睹了贾东旭当时的行为,也曾提醒过他这样做很危险,但贾东旭却一再忽视。

“什么违规,什么违规,他们是想不管我们家东旭了。”

秦淮茹呜咽着说。

“他们要是不赔钱,我就去告他们,去他们厂门口讨公道。”

经历了老贾的事情,贾张氏明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向轧钢厂索要赔偿和支持家庭。

在三号车间内,几名技术员和一位九级工程师正围在贾东旭的工作机器旁,仔细检查机器的每一个方面。

聂书记、杨厂长等人都焦急地在一边吸烟解压,突然听见“查完了”

的声音,几个技术人员和那名工程师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

聂书记、杨厂长等人忙上前问道:“程工,检查结果是什么原因?”

“机器没有故障,线路也没有短路,事故不是机器问题。”

程工回答道。

“那么就可以排除机械故障,只剩下违章操作的可能性了。”

聂书记对大家说道。

“辛苦了,程工,这么冷的天还要跑一趟。”

聂书记伸出手对程工说。

“没关系,我回去还要汇报。”

程工回道。

“好的,我们也会向上级部门汇报。”

简短交谈后,程工带着三名技术人员坐车离开了轧钢厂。

“你这个车间主任,车间制度都没有落实好。”

杨厂长叹了口气,看向郭大撇子。

“厂长,我确实按规定巡视了车间,还制定了车间制度……”

“可是,为什么还是会发生这样的事?”

郭大撇子这时说什么也没用了,既然工人们违章,作为主任他难逃其咎。

每个工人都熟悉车间的制度,学技术时也要掌握操作规程,考试不仅考技术还会考察操作规范。

聂书记在办公室给冶金局打电话报告情况,这件事不可能隐瞒,毕竟是事故。

刚才来检查机器的程工是上级派来的,确保没有任何人能篡改结果。

一个由九张桌子围成的凹形会议室里,轧钢厂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坐在此等候聂书记汇报完毕。

冯斌很少参加这种会议,大多由处长亲自出席。

这次不同,因为他当天在现场,并下达了一系列保护现场和疏散人群的指令,他必须到场。

对冯斌来说,这类会议相当无聊。

他觉得许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会议无非是走个过场,讨论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贾东旭违反车间制度,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违章,但既然造身伤残,在注重人情与贡献的年代,必须要考虑到员工的情绪。

因此,会上会有一番辩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由书记定夺一个折中的结果。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