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今天开始写日记 > 第39章 11.16下

第39章 11.16下

下午五点了,刚把我买的那本《动物庄园》看完了。

后面全是有关英国世界大战期间的文章,有讲英国人在欧洲是特殊的,他们是喜欢和平的,在战争是不思进取的。

尽管前者我不是很认同,但他在文中进行了详细的讲述,给我的感觉就是英国人是讨厌战争的,乃至他们根本不知道战争会发生。

英国的统治阶级是愚蠢的,他们的民众是爱国的。

在英国进行革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管是共产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的人都把中产阶级当成了最大的敌手。

而工农阶级却几乎无人问津。

还有的一些我的能力达不到,脑海中有些模糊的,朦胧的想法,但是我表达不出来。

当然也可能是没有真正的弄明白,谁知道呢?

事实不会骗人。

看了这一本,我买的书就几乎没有没看完的了,现在还有一本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讲的大概是茨威格从小到大,从和平到战争,从默默无闻到名动一方的历程。

从中你也可以看到世界大战对于欧洲各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光是在政治、经济上。

同时也对各国的文化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因素是贯穿全文的,起码我看了这本书的一半确实如此。

那就是文学。

茨威格从小生活在中等阶级的富裕家庭,在家中有哥哥的情况下,家中的事业就不需要他来继承,因此他就可以去追求自已想做的事情。

茨威格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艺术,包括但不限于,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

从中学时代,茨威格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疯狂的迷恋上了诗歌。

他们聚在一起,朗读名人的诗歌,观看喜剧,批判别人的诗歌,不管是发表在杂志上的,还是尚未发表的。

这样的举动他们持续了整个中学时期,以至于到了结束的时候,他们几乎每一个人文学素养都相当高。

甚至在批判文学、诗歌上,有些赫赫有名的诗人都不如他们。

当然,这是他自已说的,我对此持保留态度。

后来,茨威格去了德国的柏林留学,在这里他感觉自已拥有了真正的自由。

他抛弃自已之前的声望,在这里认识各种各样的人。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越是声名狼藉的人,他就越是想要认识他们。

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喜欢文学、喜欢艺术的人在一起讨论艺术,这是他在回忆中觉得自已一生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

我也觉得。

他希望认识真正的艺术大师,诗人、雕塑家、文学家,都是他的目标。

他也同样的受人喜欢,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些他受过的冷眼,他并没有写出来。

这是很有可能的。

不过我不确定,我不能拿现代的人的道德思想,去套在那时候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身上。

哪怕他们已经死了。

不能出来反驳。

茨威格喜欢收集诗人和文人的手稿原稿。

他认为相比于已经修订完整的稿子,满是修改痕迹的原稿才更让他心神激荡。

他为那种无形的文字,思想,第一次出现在这世间,第一次被写到纸上,成为有形之物而感到震撼不已。

我是不理解他的这种想法。

好了,暂时先写到这里吧。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