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午九点二十分左右的时候醒转片刻,之后感觉时间还早,脑子里想再眯一会,没想到的是,结果居然又睡到十点!
真是太堕落了!
晚上睡觉之前,我把闹钟定在了八点钟,还有一个定在了八点半,希望自已可以这个时间点起床。
结果显而易见,又是没有在乎闹钟的一天。
其实我昨天睡得挺早的,睡着的速度也挺快,可还是睡了这么久。
究竟是为什么,我不太明白。
世界上果然是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单单一个睡觉我都搞不明白。
难道是我的身体太过劳累?
可我也没有干什么活啊。
真是让人费解。
早上起来的时候我吃了方便面,吃的是白象最新推出的海鲜口味。
个人感觉还挺好吃的。
汤好喝系列的其它口味已经吃的有点多,吃腻了,这次想着换一个口味试一试,感觉还是可以的。
不过,我这次得吸取教训,不能经常买一种口味的,要轮换着买,才能保持新鲜感。
这个道理......
今天是周一,又是新的一周开始。
起来我看了看大A的走势,有点不好,如果今天拉不起来的话,可能要震荡一段时间了。
对于我来说,自然是希望它连续几天大跌的,快速的跌透,我才好进场。
因为我一般是买大盘指数,盈利空间比不上买具体股票的。
如果别人是吃肉的话,我就是喝汤。
当然在挨打的时候,别人可能是被打头,我可能就是被打屁股,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下午接近午盘结束的时候,我买了一千的创业板指数。
......
昨天关于写书又陷入迷茫了,连带着现在也是有点愁绪。
问题就是下定不了决心写什么,真的是太难受了,比我的书成绩不好还要难受。
毕竟,成绩不好可能是我的能力问题,而选择做不好,那就是态度有问题。
态度出问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希望我能早日调整过来吧。
我还是不够坚定,归根结底,可能是我的精神内核不够强大,我现在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光是认识到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改变。
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
我有个笨方法,可能也是最好的办法,找一个不讨厌的类型,往死里看,往死里写。
这或许是最适合我的办法了。
可我就连这个也不能很好的坚持下去。
总是东看看,西瞅瞅。
朝三暮四,三心二意。
我真是......
我能发现自已的问题,能正确的认识自已,就是没有那个决心改变自已。
或许这就是我最大的问题吧——
也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改变这个问题。
不过我有一个预感,如果真的改变的这个问题,那也一定是应在写小说上面。
因为只有它,是对我影响力最大的事物。
也是我自已最喜欢做的事情。
不是其它的东西可以相比的。
希望一切都好。
今天中午不想做菜了,早上吃的太晚,中午煮点水饺吃。
省事,饿的人多吃一点,不饿人的少吃一点。
各有各的应对方式。
今天既然是新的一周,我又可以在微信读书获取书币了。
当书币积攒到足够的数量时,我就可以在微信读书中买自已喜欢的书,虽然书是电子版的,但也是永久的。
每当买一本书后,我心中都会生出一种成就感。
会感到很快乐,我不知道如何准确的形容那种快乐。
但我知道,你也可能会喜欢的。
今天的阳光很好,窗外感觉明亮了很多,公园的花草树木也比平常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远处的大山也不像往日的那般阴沉,而是显得明朗了许多。
现在已经是十点四十五分,我也已经写了一千字,感觉写的有点慢,可能是没有灵感了,下午再写吧。
......
现在快要一点半了,刷了一会抖音。
有点无聊,不知道干什么,还是写会日记吧。
我想写小说,但是开不了头,真的是有点痛苦。
别人觉得写书挺累,但我真的不觉得写书累,相反我还很快乐。
一般人可能不理解,那就对了,我自已也不理解。
哈哈。
按理说写小说是一件既消耗脑力,也消耗体力的事情。
我不应该这么喜欢的,但我就是喜欢,也许这就是不讲道理?
昨天在我的几个小说软件中,删除了很多小说,基本上只留下了都市和玄幻这两种。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两种小说类型,希望能从中挑出来我最擅长写的类型吧。
其实我还有一个喜欢的小说类型,那就是仙侠。
但写仙侠的作者没有那种文化底蕴,写出来的一定是不好看的,我就不去自取其辱了。
虽然,我写这两种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
刚才给我的小说打赏了几毛钱,也算是完成了每日的任务吧。
想看书了,看会书吧,心烦意乱的时候就看一会书,总能静下心来。
静下来才能思考以后怎么办。
看了一本书,是教普通人如何写作的。
作者说写作的第一步最重要的不是“努力去写什么”,而是“努力去传达什么”。
看见这句话,我好像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我最近为什么写不出来小说。
就是因为我太想写,所以才不能写,才写不出来。
所以,写作的第一步就是拥有“想要传达出去”的心态就够了。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刻意强迫自已“赶紧写什么东西”,文字和语句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于笔下。
这本书写的真是太好了!
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编辑”和“作者”两个角色。
首先,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顾忌,只管随意的写自已想要传达的内容就可以,就好像我在写日记一样。
然后要平复好自已的心情,从写作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进入“编辑”的视角。
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客观的审视自已写的文章,进行调整和完善。
大体是就是语句,措词,错别字什么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大概是可以写出一篇具有一定水准的文章。
很有道理。
话说,我写日记好像就是做到了前半部分。
没有后半部分的进入“编辑”视角的审视和调整环节。
所以说,我写的日记目前来看还是一个半成品。
不过,我的情况似乎和作者说的有点不太一样,毕竟,我的这个日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章。
按照作者的理论,我写日记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读者传达我个人视角下的生活经历。
似乎非常适用于作者的理论,看来,我今天写完之后,要以“编辑”的视角重新审视一下自已的文章。
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性的修改,如果能让我的日记更好一点,读者看的更舒服一点,就是值得的。
这样的话,我应该是可以进步的吧?
“要我心血来潮的写作的话,确实不太容易;但以修改已有文章的形式去写东西,这条路说不定走得通......”
上面这句话是书中作者的原话,似乎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不过我不是编辑啊,怎么才能找到大量的可以被修改的文章呢?
难道我要去找一个编辑的工作吗。
虽然我挺喜欢干编辑的,不过我好像找不到......
在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想找一个文字工作的话,实在是有点不容易。
所以,在我看多了,改的文章多了,对于写书就不会有下意识的排斥。
而因为看的多了,见识更广,写作也就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了。
这样的道理似乎适用于每一个想要写点东西的人。
总结一下,就是不要想着上来就写出完美的作品。
先随便写,你想传达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
等到写完后,再进行修改,最后整理成文章,或许是最适合基础不足以及刚入门的新手。
作者贴了一张图,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描绘给大家看。
没有看他的书前:
第一章:无法动笔,真的费劲。
第二章:难以传达,颇为费劲。
第三章:鲜有读者,确实费劲。
第四章:枯燥无聊,难免费劲。
第五章:疏于坚持,终究费劲。
看他的书后:
第一章:无惧寻找写作题材。
第二章:风格改变,通俗易懂。
第三章:接受万千读者品读
第四章:文字变得动人心弦
第五章:写作成为固定习惯
这个图是真的挺有意思的,作者不仅写出了大部分作者写作遇见困难时每个阶段的心境,也写出了看完书后可以做到的对应改变。
不得不说,作者挺有自信的。
希望我看完之后,在经过训练,也可以做到作者说的那样吧。
这本书基本是一个章节对应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则是多了一总结,也就是第六章。
看上去,结构清晰,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只能说这个教科书是非常合格的。
将自已的事情表达出来颇为不易,但是把身边的点点滴滴,那些动人心弦的瞬间记录下来,也是一个好办法。
“自已”的概念是通过“他人”的存在构成的。
书中第一章中有一句很是打动我:
你越是想描述自已的事情,越会往第三者的讨论角度靠拢;唯有通过他人的表达,“自已”的形象轮廓才会变得更加鲜明。
这让我想起来写小说时候的一个小技巧:
如果你想写的你的主角很帅,或者很美丽,那就不能直接描写,而是要通过他人的反应,乃至于世界的反应来展现出来。
这样才能有信服力,读者才能更加有代入感。
所以,我对作者的这句话深以为然。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任意形式的刺激,将这些刺激明明白白的写出来即可。
换句话说,人人都是媒体。
人生若是一本杂志,那你就是“人生的编辑”
大多数人虽然有表达想法的欲望,但也不会非常刻意的去传达。
作者说:对于“无法动笔”的朋友,他更推荐我们主动将“作家思维”转变成“编辑思维”。
看到现在,我想用“编辑”的心态,而不是“作者”的心态试试看。
希望对我的写作能有帮助。
写文的根基是取材!
不知不觉我已经看了五十页左右了。
感觉这个书挺好看的,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虽然是工具书,但也是有趣味的。
不愧是教别人写作的,连这样的书也能写的这么吸引人。
今天的阳光总是找回往日自已失去的温度,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连心情也好了不少。
希望这样的天气可以多来一些。
阳光多多。
作者说要有搜寻材料的意识,且心思敏感的人,是进行取材的最佳人选。
举了个例子:
没有心怀我要取材的意识,踏进一家奶茶店后,点了一杯奶茶,几大口喝完之后就草草的离开回家了。
回到家里面,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会是这样的:
“今天有点渴,喝了一杯奶茶,感觉还行......”
这样写出来自然是有点差强人意,想让别人提起兴趣去阅读,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连自已都不一定想看第二遍。
好像,我以前写的日记,差不多也是这样的......
差点绷不住。
言归正传。
当我们怀着“进入取材状态”的立场进入奶茶店后,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察觉到的情景。如此:
奶茶店的墙壁上贴着一行字‘爱她,就送给她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这些奶茶店是怎么一回事?我只是想喝一杯奶茶而已,动不动就把自已的价值观灌输给顾客,还是这么有煽动性的话语。
难道我不给她买一杯奶茶,就是不爱她了吗?
到底是我们的爱情太廉价,还是你们的奶茶太过高贵,竟然更甚于爱情?
这样写的话,似乎吸引力大了不少,起码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文字是会看完的,且看完不会有觉得太过无聊,不管情绪是难过还是开心。
有搜寻材料的意识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适合搜寻材料呢?
答案是那些“对事物比较敏感的人”“神经质的人”。
所以,那些无论吃什么或者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感想,对这个世界很难有感情的人,想要搜寻材料就是非常困难了。
整理信息也是很重要的。
当你对一个事物提出“有什么意义”的思考,请务必用笔记等方式记录下来。当场感觉到哪里不太对劲,却又毫不质疑的全盘接受,那素材就会转变成默认的“常识”,最终你会连“搜寻材料的意识”也会消失无踪。
这句话让我产生了一定的震撼。
我不知道以前我无意中的质疑是多么关键的东西,对我个人来说。
现在我知道了。
看了看今天的写作字数,已经四千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
如果以前,我这个时候已经叉掉了日记,但今天因为收到我刚看的书的影响,我会以“编辑”的视角审查一遍,查漏补缺,改正不足之处吗,让我的日记能更加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