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餐厅菜品创新取得成效,生意愈发红火,却也引来了同行的嫉妒。
一天,陈峰像往常一样来到餐厅,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刚进门,大堂经理王姐就急匆匆地走过来,脸上满是忧虑:“陈总,您看看这个。”说着,她递过来手机,屏幕上是一篇本地美食论坛的帖子。
帖子的标题格外刺眼:“某餐厅火爆背后的黑幕,你还敢去吃吗?”陈峰皱着眉头点开帖子,里面详细描述了一些关于餐厅的负面消息,声称餐厅使用过期食材、厨房卫生状况极差,甚至还配有一些模糊不清、看似厨房脏乱的照片。
陈峰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深知这些都是恶意抹黑,但这样的帖子无疑会对餐厅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陷害,王姐,你先别慌,我们得想办法应对。”
王姐焦急地说:“陈总,现在网络传播速度这么快,很多顾客可能已经看到了这个帖子,这可怎么办呀?我今天早上已经接到好几个老顾客的电话询问了。”
陈峰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先检查一下餐厅的食材采购记录、厨房卫生标准流程以及监控录像,把这些能证明我们清白的证据都整理出来。然后联系论坛管理员,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先把帖子撤下来,或者至少在我们回应之前标注一下内容真实性有待考证。”
就在这时,餐厅的厨师长赵师傅也走了过来,他气得满脸通红:“陈总,这肯定是隔壁那家餐厅干的好事!他们一直嫉妒咱们生意好,之前就有过一些小动作,这次居然这么过分!”
陈峰心中也有同样的怀疑,但此刻他需要冷静:“赵师傅,先别急着下定论。我们先把自已的事情做好,用事实说话。”
负责采购的小李听到消息后也赶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摞采购单据:“陈总,这些是最近的食材采购记录,所有食材都是从正规供应商那里采购的,而且都有检验合格证明,我这就去整理详细的清单。”
陈峰点了点头:“好,小李,你辛苦一下。王姐,你去安抚一下员工们的情绪,告诉大家不要被这件事影响,照常做好本职工作。我现在就去联系律师,咨询一下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
在联系律师的过程中,陈峰得知如果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即使胜诉,也难以完全消除帖子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律师建议他先尝试通过公关手段解决,如果不行再考虑法律诉讼。
陈峰决定主动出击,他联系了本地一些有影响力的美食博主和媒体朋友,邀请他们到餐厅参观厨房、查看食材采购记录,并现场品尝餐厅的菜品。
美食博主小杨是个性格直爽、对美食有着极高热情的人,他来到餐厅后,第一时间就说:“陈峰,我看到那个帖子了,说实话,我不太相信里面的内容,但我还是想来亲自看看。如果真的是被冤枉的,我肯定会帮你澄清。”
陈峰感激地说:“小杨,太感谢你了。我们餐厅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食材品质和卫生,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你随便看,随便检查。”
小杨在厨房仔细查看了一番,又查看了食材的储存情况,然后对着镜头说:“我在这个厨房没有看到任何脏乱差的情况,食材也都很新鲜,储存得当。而且我刚刚和厨师长聊了几句,能感觉到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我觉得这个帖子很可能是恶意抹黑。”
媒体朋友张记者也表示:“陈峰,我们会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件事。不过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我们澄清了,可能还是会有一些人持怀疑态度。”
陈峰坚定地说:“我明白,但我不能坐以待毙。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就不怕别人的恶意攻击。”
在美食博主和媒体朋友的帮助下,餐厅发布了一系列的澄清文章和视频,详细展示了餐厅的运营情况和卫生标准。但仍有一些不明真相的顾客在观望。
这时,一位老顾客刘先生来到餐厅,他对陈峰说:“小陈啊,我在你这儿吃了这么久的饭,我相信你的人品和餐厅的品质。那些谣言肯定是假的,你不要灰心。”
陈峰感动地说:“刘先生,谢谢您的信任。有您这样的老顾客支持,我更有信心度过这个难关了。”
为了进一步挽回声誉,陈峰决定举办一场“厨房开放日”活动,邀请所有顾客到餐厅参观厨房的运作过程,亲自监督食材的准备和烹饪。
活动当天,来了很多顾客,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了厨房。一位年轻的顾客小王说:“原来餐厅的厨房这么干净整洁啊,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之前看到那个帖子还真有点担心呢。”
另一位顾客李女士也说:“这次活动很不错,让我们对餐厅更加放心了。以后会继续来光顾的。”
“王姐,这次的事情虽然是个挑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餐厅在应对危机方面的不足。以后我们要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维护,建立更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陈峰看着王姐说道。
王姐点头应道:“陈总,您说得对。这次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后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的。”
陈峰又转向赵师傅:“赵师傅,这次多亏了您和厨房团队一直以来对品质的坚持,不然我们也很难这么快澄清事实。以后还是要继续保持啊。”
赵师傅拍着胸脯说:“陈总,您放心,我们厨师团队肯定会坚守底线,保证菜品质量和厨房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