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种田之林羽传奇 > # 第8章:结识好友

# 第8章:结识好友

自从帮李婶家解决了农田的问题后,林羽在村里的名声更响了,大家都对这个聪明又热心的小伙子赞不绝口。林羽自已呢,也没闲着,依旧每天忙活着自家田里的事儿,琢磨着怎么能让庄稼长得更好,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这一日,阳光明媚,林羽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田里除草。他弯着腰,认真地清理着田间的杂草,额头上渐渐冒出了汗珠。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林羽直起腰,手搭凉棚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后生正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这后生身材魁梧,面色黝黑,透着一股朴实的干劲儿。

“嘿!这位兄弟,忙着呢!”那后生老远就喊了起来。

林羽笑着回应道:“是啊,庄稼活儿可不能偷懒,得时刻盯着嘞。”

那后生走近了,林羽才看清他的模样。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透着机灵劲儿,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我叫赵峰,就住在村东头。早就听说过你啦,林羽兄弟,你帮李婶家解决农田问题的事儿,在村里都传开了,大家都佩服你呢!”赵峰热情地说道。

林羽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都是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赵峰用力地点点头,说:“林羽兄弟,你这话说得在理。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热心肠的人打交道。其实啊,我也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能让咱这村里的日子过得更好呢。”

林羽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放下手里的锄头,说道:“哦?赵峰兄弟,你有啥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赵峰也不含糊,他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拍拍身旁的位置,示意林羽也坐下。林羽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两人便聊了起来。

“林羽兄弟,你看啊,咱们村这地儿,虽说不算肥沃,但也养活了咱们这么多年。可光靠种地,也只能勉强糊口。我就想着,能不能搞点别的营生,让大家伙儿的口袋都鼓起来。”赵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林羽深有同感地说:“是啊,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之前我改良农具,也是想着能提高种地的效率,多收点粮食。但要想真正改变村里的状况,确实还得有其他的办法。”

赵峰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林羽兄弟,我听说邻村有人搞起了小作坊,做些手工玩意儿拿去卖,还挺挣钱的。咱们村是不是也能试试这个路子?”

林羽听了,沉思片刻,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咱得先看看咱村有啥特色,能做出啥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这样才能有销路啊。”

两人正聊得起劲,村里的老学究钱先生踱步走了过来。钱先生在村里德高望重,读过不少书,肚子里满是学问,但为人有些古板,对新事物总是持保留态度。

“你们俩在这儿聊啥呢,这么热闹?”钱先生慢悠悠地问道。

赵峰赶忙站起来,恭敬地说:“钱先生,我们正在商量着怎么能让村里的日子好过些,想着能不能搞点别的营生呢。”

钱先生皱了皱眉头,说:“哼,年轻人就是爱折腾。咱这村子祖祖辈辈都是靠种地为生,哪有那么容易搞出别的名堂来。别到时候折腾半天,啥也没弄成,还耽误了种地。”

林羽也站起来,笑着说:“钱先生,您说得也有道理。不过时代在变,咱也得跟上步伐呀。现在光靠种地,确实很难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们只是想试试,说不定能行呢。”

钱先生哼了一声,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听劝。我看你们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别净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儿。”

说完,钱先生便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了。

赵峰看着钱先生远去的背影,有些无奈地说:“这钱先生,就是太保守了。咱要是都听他的,这村子就永远只能这样了。”

林羽拍了拍赵峰的肩膀,说:“别管他了,咱们接着聊咱们的。我觉得你说的那个小作坊的事儿,可以先去邻村考察考察,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再结合咱们村的情况,想想办法。”

赵峰点头如捣蒜,说:“对,林羽兄弟,你这主意好。我这就去准备准备,过两天咱们就去邻村看看。”

过了两日,林羽和赵峰便踏上了去邻村考察的路。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到了邻村,他们找到了那家小作坊。作坊里,几个工匠正忙碌地制作着各种手工制品,有精美的木雕,还有漂亮的刺绣品。

林羽和赵峰看得眼睛都直了,他们没想到这些手工制品能做得如此精致。

林羽走上前去,和一位正在雕刻的老师傅攀谈起来。

“老师傅,您这手艺可真是精湛啊!这些木雕拿去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吧?”林羽赞叹道。

老师傅抬起头,笑着说:“哈哈,小伙子,这手艺可是练了几十年了。咱这木雕在附近几个村子都挺受欢迎的,不少人都专门来买呢。”

林羽又问道:“老师傅,那您这作坊是怎么开起来的呀?刚开始的时候难不难?”

老师傅停下手里的活儿,回忆道:“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不容易啊。得找原材料,还得学手艺,最重要的是得找到销路。不过只要坚持下来,慢慢就好了。”

赵峰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盘算着。他对林羽说:“林羽兄弟,我觉得咱们村也能行。咱们村不是有不少人会编竹篮吗?咱们可以把这竹篮做得更精致些,再加点特色装饰,说不定也能卖得不错。”

林羽点头赞同道:“嗯,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除了竹篮,咱们还得再想想其他的东西,种类多一些,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两人在邻村考察了一整天,把小作坊的方方面面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已的想法告诉了其他村民。

然而,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对他们的想法感兴趣。村里的王二麻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王二麻子好吃懒做,整天就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哼,你们俩别在这儿瞎折腾了。编竹篮能挣几个钱?还不如我去山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挖到啥宝贝呢。”王二麻子不屑地说道。

赵峰一听就来气了,他瞪着王二麻子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我们这是为了大家好,想让村里的日子好过些。你要是不想干,也别在这儿说风凉话。”

王二麻子也不甘示弱,他梗着脖子说:“我就说风凉话怎么了?我看你们就是闲得没事干,净浪费时间。”

林羽见状,赶忙上前劝解道:“王二麻子,你先别这么说。我们这只是个想法,还没开始做呢。要是真能成,对大家都有好处。你要是有更好的主意,也可以说出来嘛。”

王二麻子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嘴里还嘟囔着:“我才没那闲工夫听你们瞎扯呢。”

虽然遇到了王二麻子这样的泼冷水,但林羽和赵峰并没有灰心。他们继续在村里宣传自已的想法,还找来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商量着具体的实施方案。

其中有个叫孙大娘的妇人,心灵手巧,编竹篮的手艺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她对林羽和赵峰的想法非常支持。

“林羽啊,赵峰啊,我觉得你们这主意好。我这就把我编竹篮的手艺好好教教其他姐妹,咱们一起把这事儿干起来。”孙大娘热情地说道。

有了孙大娘这样的支持,林羽和赵峰更有信心了。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原材料,组织村民学习制作技巧,忙得不亦乐乎。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手工制品终于制作完成了。有精美的竹篮,还有一些简单的刺绣手帕。

林羽和赵峰带着这些手工制品去了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他们找了个显眼的摊位,把手工制品一一摆了出来。刚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摊位。

林羽有些着急,他对赵峰说:“赵峰兄弟,这可怎么办?没人注意咱们的东西啊。”

赵峰倒是不慌不忙,他笑着说:“林羽兄弟,别急。咱们的东西好,总会有人发现的。来,咱们吆喝吆喝。”

说着,赵峰便扯开嗓子喊道:“瞧一瞧,看一看嘞,咱村纯手工制作的精美竹篮和刺绣手帕,质量上乘,价格实惠嘞!”

赵峰这一吆喝,还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一些路人纷纷围拢过来,看着摊位上的手工制品,不时发出赞叹声。

“哟,这竹篮编得真精致啊!”

“这刺绣手帕也不错,花样真好看。”

看着大家的反应,林羽和赵峰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华丽的商人走了过来。他仔细打量着摊位上的手工制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些都是你们自已做的?”商人问道。

林羽赶忙回答:“是的,先生。这都是我们村里的村民自已手工制作的。”

商人微微点头,说:“嗯,不错。这手艺虽说算不上顶尖,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你们这些东西,我全要了。”

林羽和赵峰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们没想到第一次来集市就能把东西全部卖出去。

“先生,您可真是太慷慨了。谢谢您的支持!”林羽感激地说道。

商人笑了笑,说:“不用谢。我看你们这些东西有潜力,拿回去稍加包装,肯定能卖得更好。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好东西,记得来找我。”

说完,商人便带着买下的手工制品离开了。

林羽和赵峰看着商人远去的背影,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林羽兄弟,咱们成功了!”赵峰激动地喊道。

“是啊,赵峰兄弟,这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啊。咱们回去得好好谢谢孙大娘他们。”林羽说道。

回到村里,林羽和赵峰把在集市上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其他村民。大家听了,都欢呼雀跃起来,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天晚上,林羽和赵峰坐在村头的大树下,望着满天的繁星,继续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林羽兄弟,这次虽然成功了,但咱们不能满足于此。咱们得继续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赵峰说道。

林羽点头赞同道:“嗯,赵峰兄弟,你说得对。咱们还得不断创新,提高手艺,扩大生产规模。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哈哈,有你和我一起干,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把村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赵峰笑着说。

“没错,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行!”林羽也笑着回应道。

错乱章节催更!